词条 | 大生态 |
释义 | 大生态,一种学问的概念,"大生态学"也可以称为"大生态",与"深生态学"和"浅生态学"同样是当今世界生态伦理学中的基础和核心理论,是“人类可持续发展”这一最高意识下探索人与自然关系新的科学思维方式。 大生态学的概念 大生态学集深生态学和浅生态学之优长,摒弃了人们对深生态学中的虚泛空远的消极情素和浅生态学中人类妄大霸气的错误思绪;赞同并采用深生态学"宇宙间的万物平等"的正确认识与思维,同时吸收浅生态学"以人类为中心"中的人类主人翁意识和人类应具有的楷模效应,提出了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和谐并存的理论。 大生态学与深生态学异曲同工 大生态学与深生态学所探讨的目标和涵盖范围是一致的,是以“地球生物圈内的一切物种的和谐永存”为探讨对象,或者范畴更大,如佛教理论中的“三千大千世界”的意识境域相同。对于深生态学里的人类应遵循的"八项原则"和"两个规范"的观点,认为是十分正确和非常科学的。这里的大生态学与深生态学所不同的是:深生态学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分析和阐述人类与自然应该和怎样和谐相处的理论;而大生态学则着重从社会科学的视野分析和阐述"人类自身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指出"人们的思维指导下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是关系这一和谐的关键"。 人的思维和其指导下的社会行为是大生态学核心课题 大生态将一切生态划分为"社会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三大类型, 或者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两大类型,因为经济生态也应属于社会生态的范畴。提出社会生态中的"政治生态"更为重要,这是社会生态的灵魂,是决定社会生态和经济生态质量的前提。大生态反对社会行进的盲乱,发展的冒进。指出生态环境的破坏根源在于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急功近利”和整体发展的“盲目失控”。近年很多地方生态的破坏就在于各级政府一度放弃了"计划意识"和"计划功能"而形成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而这种现象往往会重复出现,虽有正确的口号却又难以步入正确轨道,这是政治生态中社会机制的弊端所致。所以,强调地域最高权利的整体计划意识"和"总体协调运行"的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大生态理论的功能与意义 大生态理论从生态学的角度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的全部内容,是一种多维思维方式和将正确意识付诸战略行为的动态概念。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大生态战略”则是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理想的战略行为,它可以从发展的初始、从根本的环节上、在最大范围内解决环境生态问题。 大生态理论创立的契机与背景 大生态理论是我国安徽太和人赵国振上世纪末在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生态破坏最严重,生态危机趋于转化的转折时期发现并倡导创立的。该理论的提出对于我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理论方面弥补了一项空白。这一理论构想是籍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深生态学的思维都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中的“仁、礼、容、和”、“万物皆佛陀”、“天人合一”的思想之中,而且不能有所超越。这说明了中国民族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人说"可持续发展"是“出口转内销”的生态理论,而拥有这优秀文化的华夏民族自己却不能有独立完整的现代生态哲学思想。这种哲学生态是他探索并创立“大生态学”的契机和巨大精神动力 。理论的探索如探险,有艰苦跋涉也有寂寞与苦涩,须具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和牺牲精神,要针对现实社会根本性的问题和关键环节提出超前和独到的见解。这一思维都体现在他新浪“半颠枯藤”的博客里。 他的首篇论文《实施大生态战略是21世纪中国的伟大使命》2001年6月编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导》,书刊号LSBN.7-439-X.2;《树立大生态理念,实施大生态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发表在《中国环境管理》2003年12月总第128期,并获2003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与《中国环境管理》杂志社举办论文大赛一等奖。 大生态学更应属于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独立学科 生物圈中的一切事物都相对存在生态的。这种生态亦如其本身构成宇宙一样,而这样生态间相互关系的辩证科学构成了一部巨大的生态学。这部大生态学的神圣使命就是:“继续将深生态学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正确和科学的解答付诸实施”。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我们也赞成并期盼有这样的效果,但众多的人们在不同地域且存在千差万别的情况下达成共识,诸多方面和领域的互动与保障机制的健康运行,更有人类代际间的链接与传承等。这就构成了一个有多层子系统的巨大系统工程 。这每一个系统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个总体的巨大工程的实施与完成就是一个“大生态战略”。所以对于这样一个现象的研究与探索就远远超出了自然生态和自然科学的范畴。也因此有《将环境生态科学列放到社会科学的范畴》的建议,并提出:1、尽快将环境科学列放到社会科学范畴,作为一个独立和完整的学科。2、“大生态学”可以作为环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和基础的课题,也可以作为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独立学科。 大生态学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出现社会的不断深入,在反思自身行为的过程中人们也重新对于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关注和理解,并出现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讨论热潮。多认为马克思主义精典著作里原本很重视生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并有相当篇幅的论述。而赵国振则有更前卫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部大生态学”。在他博客文章《确立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生态文明中的指导地位》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中旗帜鲜明地阐述了这一观点。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探讨和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大生态学的使命不谋而合,更说明马克思的远见卓识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与正确。 大生态学这一新的生态哲学理论,是世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将会逐渐被人们认识和运用,也必然会在实践中发挥巨大作用并不断得以完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