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望六百年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者:张毅清 (作者), 查律 (作者)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5日) 平装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807156970 条形码: 9787807156970 内容简介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82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温家宝总理提到的这幅《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晚年的代表作,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用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这幅画于清代顺治年间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长50多厘米,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长600多厘米,原藏于北京故宫,1948年底与近百万件北京故宫文物一起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幅六百多年传世名画,承载着一段悲欢离合的传奇故事。《富春山居图》的命运,是两岸同胞骨肉分离的折射,也是两岸同宗共脉的见证。 2011年6月将在台北举行《富春山居图》两岸藏本合璧展,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一望六百年:〈富春山居图〉传奇》一书,以这次展览为契机,以该图的传奇故事为线索,介绍黄公望其人其作以及中国绘画史知识,以期展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深厚底蕴,增进海峡两岸的历史认同感和文化交流。 作者简介张毅清,女,1969年生,浙江杭州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文学学士,浙江省博物馆书画部副研究馆员。 查律,男,1969年生,浙江海宁人。2009年获中国美术学院史论系美术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目录序 陈 浩 1 绪 言 1 壹 一世黄公望 六世望黄公 3 忆昔少年游 4 人生如梦竟昏昏 8 兴寄山水尺素间 11 一湾溪水数函书 15 贰 画中兰亭 18 黄子久特妙风格 20 《富春山居图》中的物我关系 26 《富春山居图》的审美形态 34 《富春山居图》的画史意义 44 叁 天下有山亦有水 富春山水非人寰 56 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58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62 今日已无黄子久,谁人能画富春山 65 肆 六百年辗转悲欢 69 文人画家的至宝 70 乾隆皇帝的错爱 80 海峡两岸的愿望 86 附 录 88 写山水诀、论画山水 黄公望 88 题画诗 黄公望 90 书画题跋 黄公望 97 诸家评论 100 后 记 胡小罕 110 序言画犹如此 人何以堪 ——浙江古籍出版社推出《一望六百年》志念《富春山居图》合璧展 无论黄公望或者《富春山居图》,都是关于“望”的纷纭。 望,《说文》以为乃是“出亡在外,望其还也”。对于事物的可欲一开始就带了乡愁似的缠绵,就是刻在灵魂里的无法自已。 黄公望,或者《富春山居图》都是绵延在“望”的河流里。 黄公望,世传其养父一见子久乃云:黄公望子久矣。于是名为公望,字为子久。从一开始,这个异乡来的小孩子就活在别人的期望之中。而在当时的社会价值中,入仕成为黄公望实现自己背负的期望的唯一途径。这就注定了黄公望以后的人生道路。求吏求官,学道学画,种种际遇都是大痴道人无法排解的热望使然。 只是黄公望的命运注定在另一条路上。求吏入狱,求官无望,学道不成,学画岁暮,从原本设计的路上一步步退下来,黄公望乃能发现自己生命本身的希望与热情,从而不期然地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背负的期望。黄公望作画约始于31岁。但早年所画,“画法苍老,唯失于韵”,同时因奔走仕途,绘画仅为余事。50岁前后,历经坎坷,黄方潜心画事。因他自幼“习神童科”,“旁晓诸艺”,后又长期担任书吏,有很厚的书法功底,加之得到了画坛领袖赵孟頫的指点,所以画艺进步很快,不久就画名大振。而真正成就黄公望的是一卷《富春山居图》,黄公望完成这一长卷时已是82岁的老人,铅华洗尽,云淡风轻,黄公望邂逅了那个最真实的自己,从此消失于烟水苍茫之间。从此,《富春山居图》成为传奇,成为别人眼中的执念与想望。 第一位期望《富春山居图》的是黄公望的朋友无用。黄氏创作《富春山居图》时已是晚年,既历经沧桑,又有着鲜明个性。这秀润淡雅、气度不凡的画面,直可以说是凝聚了作者毕生的创作功力、学养境界和人生体悟。无用认定这必是一幅杰出的旷世之作,面世之后难免被人艳羡,恐遭巧取豪夺,所以早在作品还未完成时,便请黄公望先行题跋,说明是送给自己的,以防他人觊觎。伟大的艺术作品从一诞生就成为他人欲望的对象,这一欲望颠簸着《富春山居图》的运命。 在这一系列的故事中,吴洪裕是值得细说的知音。正是由于吴的绝望,才有了后来《富春山居图》的破裂。吴洪裕的父亲以千金代价从董其昌那里购得《富春山居图》,此后吴氏终身展玩近20年。吴洪裕没有子嗣,在死亡来叩门之际,他绝望了。因为对一件物品的过度的欲望必然导致绝望,在另一个世界没有它的陪伴,绝望;身后没有人会如自己一样珍视它,绝望。在这一绝望中,吴将《富春山居图》投入了火炉。对于这幅画的幸运或者不幸的是,吴洪裕的侄子抢出了这幅画。长卷得以留存了下来,但是起首的一段已经被炽烧得火痕累累,重新装裱之后,只能分拆成了前后两个部分,即《剩山图卷》和《无用师卷》。在以后的日子,两幅画卷各自承载着各种各样的冀望飘零。 数度甲子的岁月流转,2010年已经海天相隔的两段画卷带着乡愁家愿重新走入世人的想望。在人们的努力之下,2011年6月,《剩山图卷》和《无用师卷》将正式在台北合璧展出,这是两岸文化交流的盛事,《富春山居图》岁月荏苒之后的合璧,牵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江河流转,那些风流成败之后,一个文明总是要靠一些念想希望成就自己的根脉,使其生命源远流长。《富春山居图》比渺小的我们走得更远。 是为序。 浙江省博物馆馆长 陈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