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日一谈
释义

基本信息

书名:《一日一谈》

作者:马相伯

ISBN:9787532117819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01

页数:148

定价:8.0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一日一谈》是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杰出教育家马相伯先生晚年评论国内外时事,回忆其从政、外交、办学、读史的随笔短论集。无论政治、经济、文化、学术、宗教等问题,莫不有所涉及;更主要的则是老人援笔亲历的清末掌故,民国轶闻,重大变革,政要交往等,为后人留下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堪称是近代中国的历史见证。

作者简介

马相伯(1840—1939),原名志德,又名建常,改名良,以字行,晚号华封先生,江苏丹徒人。1862年入耶稣会,后获神学博士学位。1869年升神父。曾任上海徐汇公学校长、清政府驻日使馆参赞。 1903年创办震旦学院。 1905年创办复旦公学,并两度担任该校校长(监督)。1907年参加梁启超组织的政闻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被任命为国民党政府委员。遗有《马相伯先生文集》。

出版历程

1935年10月5日至12月21日,记者王瑞霖在上海采访了97岁高龄的马相伯,先后分60余次,共为67篇。文章保留了老人口述的语气,轻松自然,庄谐杂出,并且每篇都记下了口述的日期,以示郑重。随后,这部作品以《一日一谈》为题,连续刊发于天津《益世报》。1936年初由上海复兴书局出版了《一日一谈》单行本。

《一日一谈》每天都在报纸上向人们讲述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连续刊登了两个多月,“市井争传,一时洛阳纸贵”。有的故事说出来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有的话也只有马相伯能说。马相伯学贯中西,经纶满腹,在长期从政中曾与许多要员打交道,因而《一日一谈》中月旦人物的篇章颇有可读之处。

记者王瑞霖曾记下了采访马老第一天时的情景:“老人起居虽须人扶持,耳朵亦不大方便,然而精神却很饱满,和他谈起话来,还是滔滔不绝,并时做手势以助语气。据介绍:老人从前非常擅于讲演;现在看他口讲指画的精神,始信友人之言不诬。”在记者采访过程中,97岁的老人又到复旦中学等单位作抗日演讲,一次又一次参与组织民主集会。但不久就病倒了。《一日一谈》实际上成了马相伯生前的最后一部著作。

1999年在纪念马相伯先生逝世六十周年之际,《一日一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再次隆重推出。

作品评价

《一日一谈》与马相伯的《致知浅说》、《拉丁文通》、《五十年之世界宗教》、《马相伯先生文集》等学术著作相比,这组随笔短论显得很突出,是臧否人物,记录历史,研究作者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窗口。

一些有关人物性格、细枝末节的描写,只能从这类掌故随笔中略见一二,正史文本里是看不到的。这是本书的价值所在。当然,《一日一谈》里并不是只谈李鸿章,也谈及慈禧、溥仪、袁世凯、丁汝昌、张之洞、郑孝胥、蔡孑民、胡适等,披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一日一谈》被评价为“革命老人从政生涯的忠实记录”、“是一个人的中国近代史”。那曾经的落寞与辉煌,挟裹风雷的百年传奇,拼死抗争的不屈精神,已化作一个民族永久的记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