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盆菜
释义

大盆菜起源于古代,细吃有先后,细持有讲究,既经济又方便,好友共聚餐既简单又快捷。现今几已成为香港饮食文化的标志。

大盘菜起源

「喫」是人生一大享受。说到「吃」,在世界上中国人认了第二之后,相信没有任何国家敢认第一。中国人花了数千年的时间来研究饮食文化,从食物的材料到烹调处理,乃至上菜的每一个细节均经过细致的琢磨,各具特色。大致上,中国菜有八大菜系之分,当中包括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湘菜、闽菜、浙菜和徽菜。中国之烹调方法更是包罗万有,单从火候和工艺而言,便有煮、蒸、炒、煎、炸、焖、煲、炖、煨、熏、炝等法,所弄出来的味道亦截然不同。至於用作盛载食物的碟子(北方称之为盆子),体积大小各有不同之馀,形状更是千奇百怪,有些也许连听也没有听过,例如三吋碟(以直径计)、五吋碟、大圆碟、椭圆碟、方碟、多角碟、盏、簋、锅、鼎等等,种类实在繁多、色彩缤纷。这些盛器通常以陶瓷或金属制成,是中国古今闻名的艺术品。

起源说古今

当中香港盆菜确是与众不同,别树一帜,其主料和配料众多,烹调方法各不相同,而且排放方式相当讲究,最後还配上不常见的木盆为盛载器皿。事实上,当时的乡村地方鲜有金属器皿,最高级的盛器皆以木制成。正因为如斯特别的配搭,「盆菜」自此名倾中外,不少中外旅客更因而慕名而来,希望见识一下这独特的菜式。据说「盆菜」可能是著名「一品锅」的鼻祖,甚至跟「火锅」、「打边炉」、 「煲仔饭」也有点关系。然而,它的起源众说不一,其中一个传说最合情理,也最为可信,却带点伤感。

珍馐情怀表爱国

根据《史书》记载,距今六百多年前的南宋末年,奸臣误国,以致元兵南下进迫。陆秀夫、张世杰等朝官自浙江安徽逃难到福州,并立赵罡为帝(公元 1276 年)。当时,文天祥未有跟随宋帝南下,却受到元兵一路穷追猛打并于中途被元军捉擒并扣押至伶仃洋一带,以期追赶宋帝并令其仅馀将领迫降就范。文将军忠肝义胆,不顾皮肉之苦,并撰下「伶仃洋」一诗以表心志。诗云:『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另方面,宋帝等在福州藏匿不久,又经漳州逃到九龙,并且驻驿于九龙湾西,即今日的启德机场旧址。後来宋帝病死,众臣拥立赵昺为帝。当时启德一带不过是小山丘一个,後来人们就在该地兴建了「宋王台公园」来纪念这事。此外,该地附近的名胜二王殿村、金夫人墓(宋帝小公主的金身)、侯王庙也见证著当年的历史。不久,宋帝君臣等人又欲移师向西,在途经今日的新界时,当地居民见皇师驾到,当然希望殷勤招待,但仓卒之间要找来大量盛装菜肴的器皿也著实不易,于是居民就地取来一些大木盆以盛载菜肴,这样的一个急智,竟就成了今日的香港名菜「盆菜」。

盘菜臻至盛筵席

传统盆菜以木盆盛载,材料则一层叠一层的排放。不过,现在大部分盆菜都改以铜盆、锑盆、锡箔纸盆甚至塑盆来盛载。自从盆菜被发明至今,新界原居民每每于 岁时祭祀、大时大节、乃至婚嫁庆典等礼仪时,都会以 「盆菜」招待客人,为的当然是希望嘉宾吃个饱、饮个醉,这正是他们的好客之道。但是要品嚐盆菜是否一定要走到围村去呢?也不一定。以往盆菜的确是围村独有的菜肴,但时至今日,港九市区许多食肆都会推出盆菜作招徕,令盆菜得以发扬光大,成为香港的特色菜肴之一。

制作细心显敬意

古代盆菜是用传统方法泡制的,主要采用、南乳、面豉酱等作调味。而近代的盆菜一般用豆瓣酱、头抽、南乳、等来烹制,绝不添加味精之类的添加剂。也许有人会问为何品嚐一席盆菜往往都要於三日前预订作准备?理由很简单,只因烹煮一个传统盘菜是相当繁复和辛劳的工作。一道具有乡村风味、正正宗宗的围村盆菜,其实是由很多人分工合作,在祠堂内预备和烹煮的。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制作盆菜的三天预备功夫,便知道盆菜的价值在哪里!

第一天要上山斩柴。由於古代并没有石油气或煤气,所以必须预备充足之木柴以便日以继夜去烹制盘菜材料。现今仍有不少围村坚持以木柴为燃料,因为围村居民觉得石油气的火气不及柴火强久耐温。他们认为只有木柴火才可以煮出 盘菜的真正风味,然而,若围席数目太多,他们都会改用石油气。假如邻近有荔 枝园的话更是理想,皆因荔枝柴木的火力较强劲。正如俗语谓:「你有牛白腩,我有荔枝柴。」当然,随著科技的日新月异,现代化的食肆和食品制造工厂已经完全利用电力、柴油、煤气或石油气来烧菜。

第二天则要购买充足的新鲜材料。围村盆菜通常不会用冻肉或冰鲜的产品,原因是古代农村社会根本就没有电冰箱。再者,没有新鲜的材料又怎能制作出新鲜美味的传统盆菜呢?更重要的是,传统盆菜用於拜天祭祀和祠堂喜庆的宴会。假如只是随意求便宜便利的使用罐头、冰冻、 即食产品之类去制作,围村人便有感对上天神灵、祖宗乡亲不敬。而今,名贵的盆菜则会配上海鲜和鲍参翅肚之类为材,成为现代社会演变出来的产品。

第三天大清早便要开始炆猪肉,这必须炆制一整天才入味呢!古法炮制的围头猪肉是要把半肥瘦的猪腩肉出水、上色、入味、风乾後再猛火迫出油和慢火收水炆制,经十多小时的耐心烹调後,便成为入口软滑甘香、肉汁香浓丰富、不肥不腻、别具特色的围头猪肉,令人想一吃再吃。回想几十年前烧柴火炮制,火炉又热、烹煮时间又长,一方面在考验师傅的火炉控制,另一方面正考验他们的耐性和心机。

盘菜烹调依规举

看罢盆菜的起源後,让我们看看盆菜的制法和吃法吧!在香港新界的围村,传统盆菜的制法都是父子相传,又或是村民之间互相传授,极富商业秘密的味道。看来我们只有吃的份儿,要学习如何制作只有望门轻叹了。每当中国传统节庆来临时,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师傅都会肩负起制作盆菜的重任,而且一次可以制成数以百盆美味无穷的盆菜,真是「大制作」,而且场面热闹。

制作盆菜的材料相当丰富,古代所用的材料最少有八样,包括萝卜、枝竹、鱿鱼、猪皮、冬菇、炆鸡、鱼球和猪肉。近代的用料更是多不胜数,主要材料包括:猪、鸡、鸭、鹅、鲍、参、翅、肚、鱼、虾、蟹、冬菇、鱼球等;配料则有鱿鱼、门鳝乾、虾乾、猪皮、枝竹、萝卜等。其中,以围头炆猪肉最考师傅功夫,亦是围村盆菜的精神所在。大家也许会发现蔬菜在盆菜材料中并不入流,因为蔬菜在乡村地区而言并没有多大价值,试问又怎能招待古代的皇帝和现代尊贵的顾客们呢?所以蔬菜和饭面等皆是随盆分别送上。

盘菜细吃很科学

只要想想也令人垂涎三尺的各种材料经烹调後,会被师傅一层一层有序地叠进大盆之中,这工序又称为「打 盆」。「打盆」是有正宗的要求的,上三层是米鸭、鸡、鲮鱼球、乾煎虾碌等乾料,下三层则是萝卜、猪皮和围头猪肉等容易 吸收 ? 汁的材料,这样便可做到?汁一层一层地往下渗。吃的时候一层一层的吃下去, 一层比一层的滋味。当将近食饱时,可把多馀肉料先取出,然後加点滚水当作火锅底,灼些青菜或煮个粉面,尽享盆菜的精华之馀,而且营养均衡。

盘菜细吃有先后

第一层:乾煎虾碌、油鸡

第二层:炸门鳝、手打鲮鱼球

第三层:冬菇、虾乾等

第四层:围头猪肉或南乳炆猪腩

第五层:枝竹、鱿鱼

第六层:萝卜、猪皮等

盘菜臻至盛筵席

盆菜起源自宋代,由宋帝昺年间留传,从落难香港的 「黄帝菜」,摇身一变而成为新界原居民每每於岁时祭祀、 大时大节、乃至婚嫁庆典等礼仪时作为招待客人的菜肴,即今天的「盆菜」,让嘉宾吃个饱、饮个醉,这正是他们的好客之道,亦成为他们的习俗之一。居民在祠堂摆设盆菜宴,一开就是数十席到上百席,甚至是早晚连开的「流水宴」,「流水宴」是指宴席由早到晚摆足一整天,全日不同时间开席,大家围炉共坐,随到随喫,气氛热闹。

由於祠堂是拜天祭祖,亦是开会议事之地,差不多每个围村都有其祠堂。此外,祠堂也是在有喜庆的时候聚集村民一起在这里煮盘菜及吃盘菜的地方。喜庆节日如婚礼一般会在祠堂拜祭却不会在那里举行,传统的家庭会吃盘菜,而新一代则会到酒楼去;天后诞时村民会舞龙舞狮,有些会朝拜天后、出会、巡游及少不得的盘菜宴;一年一次的开灯仪式,即有村民诞下男丁时庆祝仪式,其後便会摆设盆菜宴继续庆祝;扫墓时亦有一个习俗称「食山头」,意谓在山头吃盆菜。鉴於一些传统古老的围村习俗慢慢给改变过来,如以往的「太公分猪肉」,即将猪肉分给诞下男丁的家 庭,但是随著时代的演变,取而代之的方案是分钱罢了。唯一仅存而又 富特色的围村活动便是食盘菜以及食山头了。

传统盆菜以木盆盛载,材料则一层叠一层的排放。不过,现今为了吃得热腾腾的盆菜,盛载的器皿渐渐改以铜盆、锑盆、锡箔纸盆等金属器皿代替笨重的木盆,甚至用塑胶盆来盛载。除此之外,这个转变亦与木盆容易藏污纳垢、存放易坏、添置和维修困难,以及环保卫生等原因有关,渐渐被瓦盆或金属盆所取代。

虽然吃盆菜只是新界原居民的习俗,每逢祠堂祭祀、生日及喜宴,才有机会一睹盆菜的风采。但是要品嚐盆菜是否一定要走到围村去呢?也不一定。时至今日,经过百多年的时间洗礼,时下食法已改变了很多,盆菜已成为香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港九市区许多食肆都会推出盆菜作招徕,令盆菜得以发扬光大,成为香港的特色菜肴之一。

现代盆菜潮流广

近年来,香港人食盆菜已成为一种时尚潮流。为显示盆菜珍贵,时下的食肆更加入各款海味山珍和鲍参翅肚等高价值的材料烹煮。现在的食法确是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现时香港的盆菜宴已发展到包办到会、堂食外卖,什么形式都有。年近岁晚,更是各大小食肆推介盆菜的高峰期,为迎合消费者的口味与要求,海鲜盆菜、咖喱盆菜、素食盆菜、欧陆盆菜及日本盆菜等,色式俱备,口味各有不同,魅力依然。

所谓古老当时兴,新界围村的传统美食,已不再是新界人的专利,不少城市人开始用以作酒宴的主菜。连锁快餐店推出盆菜外卖自取,茶餐厅和大排档亦有供应,甚至成为大型慈善餐宴的卖点。此外,为了方便繁忙都市人,今时今日一般外卖盆菜都包装得极为精致,而且方便携带,一般都会以金属盆或瓦盆盛载,方便消费者在家里利用卡式火锅炉慢火加热享用。这就显出香港人灵活变通的精神。但是话说回头,香港现行的教育制度,侧重於高科技、高增值和急功近利的模式,容易忽略了本地文化、本土风俗。

食出文化想感情

值得一提的是,「食盆」时有个相当有趣的惯例,就是一定不可以客气。食用者会一起把盆内食物倒置,将它反来覆去,尽享各层味美的材料,寄意同心协力和时来运转。盆菜的优点不但是饮食与历史结合的菜式,更是创意层出不穷、独一无二、一盆多味的特色菜肴。盆菜宴席既经济又方便;好友共聚餐既简单又快捷。盆菜,现今几已成为香港饮食文化的标志、食出气氛、食出感情!

未来

各行家食肆亦不妨就著这种渐渐冒起的特色菜,多加点新「煮」意,说不定,这将掀起热潮,将本地饮食文化推向另一个高峰、另一个新层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5 2: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