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函遍复
释义

《一函遍复》是印光大师的一篇重要文稿。印光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出生于1861年,往生于1940年。距离我们现在时代是比较近的,印祖所在的时代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内忧外困的时期;也是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凋零的时期。儒家文化基本上中断了它的传承,中国佛教也备受冲击。而印光大师就是在这么一个时代,是应劫而生的一位祖师。应着时代的劫难,挽狂澜于既倒。近代的中国幸亏还有一批像印祖这样的高僧大德,才使佛教在震旦国得以传承下来。

印祖早年出家,韬光敛迹,不为外人所知。民国元年(1912年),高鹤年居士将印祖的《宗教不宜混滥论》、《净土普被三根论》、《佛教以孝为本论》等几篇论文在《佛学丛报》发表,署名“常惭”。这些文稿以其见地的精纯,和文字般若的摄受力,马上即引起了教内外的关注。于是,当时一批很有眼光的居士,像徐蔚如、周孟由等,就收集印祖的文稿,出版《印光法师文钞》。这样,印祖的名望马上就被社会所知,所谓龙天推出。将近三十年,观察他后来的弘法有一个特点:于世间法则推崇儒家文化,于出世间法则专以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作为宗旨。

印祖主要是以书信文字的形式和他自己真修实干这样的特点来摄受众生,也精通大乘的各宗各派,但不以大通家自居,专修专弘净土法门,一生的弘法风格非常平实。

印祖开始弘法活动之后,向他写信求教的信件就像雪片般地飘来。印祖也非常慈悲,早年所有信众的信他都亲自回复,有的居士给他的信稿有时候是十多篇二十多篇,更有很多是请求印祖作序、跋、疏文、碑记等。印祖每天晚上都回信,写文章,校对书籍到很晚,这样就显得很难应付这么多的信件。他曾经就想到香港或是到其他地方去,但是法缘还是在江浙一带,被妙真和尚和很多信众恳求,还是留在了苏州。在有一次校对书籍的时候,眼睛受到很大的伤害(印祖从小眼睛就不是很好,由于他坚持念佛才使眼疾不至于发作,但常常不小心也会使眼睛的视力受到很大的伤害),这样就使得印祖不得不采取了一种方法,来解决每日信众的若干问题(常常有很多信众写信来问问题的时候,印祖就告诉他在《印光法师文钞》里面都有,只要认真看《文钞》,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但凡夫众生的习性,他拿到文钞不会深入地去看,还是愿意写封信来问这些问题)。那么,印祖在这种情况下,就写了《一函遍复》——只要来信没有特殊情况,就将印好的《一函遍复》作为回信寄出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7: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