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半儿·败荷减翠菊添黄 |
释义 | 《一半儿·败荷减翠菊添黄》是宋末元初文学家胡祗遹所作的一首小令。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五色斑斓而又颇显苍凉的秋景图,渲染出了女主人公度日如年的愁苦心情。 作品名称:《一半儿·败荷减翠菊添黄》 创作年代:宋末元初 文学体裁:小令 作者:胡祗遹 宫调:仙吕 曲牌:一半儿 作品原文〔仙吕〕一半儿 败荷减翠菊添黄, 梨叶翻红梧叶苍。 绣被不禁昨夜凉。 酿秋光,一半儿西风一半儿霜。 作品译文残败的荷丛消减了鲜翠的容光,金色的菊花却陆续开放。 梨树叶面渐渐泛成红色,梧桐的叶子越来越苍黄。 昨夜夜间的寒意,绣被儿已不能抵挡。是什么造就了秋天的气象? 一半儿是漫空吹舞的西风,一半儿是遍地洒落的清霜。 作品鉴赏这首小令起首二句,以荷、菊、梨、梧的物象,交错构成一幅五色斑斓而又颇显苍凉的秋景图。在铺排这些色彩时,作者不是平直地叙述某物是如何如何,而是更细腻地强调某物变成为如何如何,并进行了精心的搭配。看“败荷”与“翠菊”,一个是“减”,一个是“添”,字面相映,而萧飒的秋意则是一致的。还有“梨叶”与“梧叶”,在昔时同为一片区别不大的绿色,而如今一者翻红,一者变苍,可谓泾渭分明。这样的写法,不仅避免了在铺陈中的平板、单调,而且表现出了秋气渐深而给人带来的感觉与印象。果然,第三句就更明白地现出了人物的主体。从“绣被”的提示来看,这是一名闺中女子。“不禁昨夜凉”,说明她昨夜没有睡好。夜不成寐,是纯为气候原因也好,还是别有缘故(元散曲最善于利用这一点,在女子的孤眠处境上大做文章),总之是增补了节令的悲愁感。南唐后主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罗衾不耐五更寒。”在度景入情的手法上,两者是颇为相似的。 第四句的“酿”字极为精警。它将“秋光”的形成再度延展为渐积的过程,使下句所指出的两个“一半儿”的“西风”与“霜”,在“酿”的动态下弥漫开来,占满到秋光的整个画面。败荷黄菊,红梨苍梧,无不直接受到两者的影响,那“绣被”的不禁凉,就更不用说了。小令的末两句,暗示了闺中女子感受秋愁已非一日的事实,“酿秋光”还隐约可见她度日如年的愁苦心情。 这是作者《一半儿》四时小令中的一首。其表现夏令的一首写道:“纱厨睡足酒微醒,玉骨冰肌凉自生。骤雨滴残才住声。闪出些月儿明,一半儿阴阴一半儿晴。”都是在短小的篇幅中,融情入景,怨而不露。这种婉约多致、崇尚神韵的写作风格,体现了散曲清丽派的典型特色。 作者简介胡祗遹(1227年~1295年),字绍开,号紫山。磁州武安(今属河北省)人。中统初辟为员外郎。1264年(至元元年)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太常博士。后出为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宋亡后,转任湖北道宣慰副使。1282年(至元十九年)任济宁路总管,后升任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治绩显著。后召拜翰林学士,未赴,改任江南浙西按察使,不久以疾辞归。卒,谥文靖。《元史》有传。祗遹学出宋儒,著述较丰,著有诗文集《紫山大全集》,今存二十六卷本。卷八有《黄氏诗卷序》、《优伶赵文益诗序》、《朱氏诗卷序》等文,为研究元曲之珍贵资料。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秋潭孤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