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野小蒜
释义

概述

野小蒜学名Allium macrostemon Bunge,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薤白、野蒜、小根蒜、山蒜、菜芝、小根菜。植株高可达70cm。鳞茎近球形,粗1-2cm;外被膜质鳞皮。叶基生;叶片线形,长20-40cm,宽3-4mm,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长葶由叶丛中抽出,单一,直立,平滑无毛;伞形长序密而多花,近球形,顶生;长梗细,长约2cm;长被6,长圆状披针形,淡紫红色或淡紫色;雄蕊 6,长 长于花被;雌蕊1,2房上位,有3棱,长枝线形,细长。果为 果。花期6-8月。主要生长于山坡湿地,田边草丛中。

食用信息

主要食用部分为嫩茎叶,鳞茎,其营养成分,每百克全株含蛋白质3.4g,脂肪0.4g,糖类26g,粗纤维0.9g,钙100mg,磷53mg,铁4.6mg,胡萝卜素 0.09mg,硫胺素0.08mg, 素0.14mg,抗坏血酸36mg,尼克酸1mg,保健上传统中医学认为薤白具有温补作用,可健脾开胃,助消化,解油腻,促进食欲。对体弱者而言,薤白可润中补虚,使人耐寒。另外,薤白的钙、磷等无机盐含量极高,经常食用有利于强健筋骨,特别对于成长期的儿童和缺钙的老人有良好的营养价值。我州通常于2-4月采摘嫩茎叶供食用,至6月份叶片开始枯黄时采收鳞茎,将整株掘起,扎成束,挂在阴凉通风处,供加工或出售。

性状描述

鳞茎肥厚,呈球形,直径达2厘米,具白色膜质叶鞘。叶多为半圆柱形,中央稍空,长约30厘米,宽约5毫米,叶鞘长5-20厘米。花茎直立,高30-60厘米,伞形花序球形,具多数花,径2-5厘米,花被粉红色,花被片卵状长圆形,长4-5毫米,基部稍结合,先端钝或锐尖,背脊紫红色;雄蕊较花被长,着生于花被基部,花丝下部扁而阔,基部略连合;花柱外露;柱头小,不分裂。花期5-7月。

产地: 产秦岭北坡低山区及渭河滩较潮湿处。花及鳞茎可供食用。

用途: 花及鳞茎可供食用

西北地区常有用野蒜包包子,包饺子的习俗。

野小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3: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