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噎胀效应 |
释义 | 定义:­所谓的噎胀效应是指受者受众积极主动地接触媒介,伴随有选择地接收信息,并被信息影响而采取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就像一个人总想吃东西,结果把自己噎着,胀了肚子一样! 渊源:杜鸿远在2009年作毕业论文时,对联播平台进行定义,并从中找到噎胀效应的事实。我所提到的案例是地质灾害,这灾害在媒介之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种关注一方面是出于大众媒介被这种信息垄断,另外一方面是在议程中对受者施加了影响。所以,对于并不了解事实的人来说,他们不得不主动地积极地去寻找信息,并被这信息影响。就如同灾害报道中那些捐款的大众。 时代背景:点播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传播领域的受众市场和经济学里的市场细分一样,也在进行细分。这是从媒介主位来说。然而,点播时代还有另外一个市场细分,受者自然细分。这是出于受众主位来说。 在媒介主位,媒介自身制作节目时,就已经设置了目标受众群。 而在受众主位,受者并不像传统的受众一样等待信息的到来,而是主动地去寻找信息。这时就会形成一个事实,作为单个人的受者,以及作为一些因议程而聚合的受群,他们对于信息就存在主动寻找和选择的过程。受众就此而分化了。 关键字:点播,议程共享,受者,受群(受众圈子)。 点播:海量信息时代当代是一个海量信息时代,个人接触媒介的机会成本大大降低。 议程共享:网络时代特点当代是一个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经脱离了传统的面对面形式。虽然可能有一定失真,但通过网络,人一样可以实现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信息共享。也同样可以在网络上形成自己的生活圈,组成自己的言论讨论群体。通过网络,们很容易接收到信息,同时参与对信息议题的讨论之中。而这种参与性,使受者具有信息主导地位,同时也将对受者施加影响。 受者:个人对于信息的主动性加强,个性得以体现过去的传播效果都是宏观传播效果,但在当代,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个人拥有独立的信息接收和发布终端的机会成本也是比较低的。就像在中国,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而手机就是一个很好的终端。而个人的性格,兴趣,爱好等,都将影响个人对于信息的选择,同时,经过选择的信息同样会反作用于个人,对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巩固。同时,遇到不感兴趣的议题,他们也能更自由地离开选择其它的信息,受者具有了主动选择媒介,议题的能力。 受群:受者因兴趣而聚合在一起,对共同的议题进行交流的受众圈子个人兴趣的延伸,在这个兴趣圈里,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提供者,都是议程的参与者。在当前,个人对于信息,对于圈子内部的舆论都有了更为主动的表达。他们对于意见领袖已经没有像之前那样的服从或从众心理。这是由于当前意见领袖对于信息的控制能力下降了,而受者对于信息的接触和选择性都加强了。一旦议题超出受者的注意选择范围,受者可以随时离开。 指导意义:市场细分(这其实已经在实践)1)噎胀效应第一次像微观经济学一样,提出受者本位的传播效果。 过去的传播效果理论(1、枪弹论。2、有限效果论。3、适度效果论。4、强大效果论)都是从宏观角度进行描述。他们忽略了在当代网络时代,个人对于信息的控制能力已经大大加强,个人成为大众媒介已经成为可能。而在过去,个人如果不是公众人物,想向公众发布信息是不可能的。所以,过去,名人都是杰出人物,或专家,或国家领导,或娱乐明星。然而,在如今,通过网络,个人经过一些怪涎行为也同样可以成为名人。这样形成的名人就已经超出了过去。同样,过去的受者在狭义的大众媒介面前,就只能像宏观传播效果论里所描述的一样,表现出正态一致的影响。而同时,在正态之外的受者却被排除在外。 2)噎胀效应像细分市场一样,为媒介的发展指出细划受众的必要性。 这一点,也许已经成为了现实。就像现在的频道划分一样,已经有了综合,新闻,科教,经济,文艺,等各种频道定位。当前,媒介本身的发展已经和经济市场理论一样进市场进行了细分。只是在传播效果理论方面,还没有一个基于受者本位的理论出现。当然,要想把受者本位的受众市场拿下来,就必须“抓住他们的胃”,也就是要提供“美食”。这就要求媒介组织在细分受众市场,明确自己的定位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要具有独家信息,核心竞争力。纵观当前媒介的发展,建立联播平台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