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麦哲伦星云
释义

大麦哲伦星云,又称大麦哲伦星系(Large Magellanic Cloud 简写为LMC)在南半天球距离南天极约20°左右的地方,位于剑鱼座与山案座两个星座的交界处,跨越了两个星座,占据了8°×7°的天区,相当于 200多个满月的视面积。环绕着我们的星系-银河系运转,距离约为5,000秒差距(~160,000光年),直径大约是银河系的1/20,恒星数量约100亿颗。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看不见它们,在我国南沙群岛一带,也只能在非常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寻找到它们。

中文名:大麦哲伦星云

外文名:Large Magellanic Cloud

别名:大麦哲伦星系

赤经:05h 23m 34.5s

赤纬:-69° 45′ 22″

红位移:278 ± 3 km/s

视直径 (V):10°.75 × 9°.17

视星等 (V):0.9

简介

大麦哲伦星云的形态类似不规则星系,但似乎有一些螺旋结构的痕迹。有些推测认为大麦哲伦星云以前是棒旋星系,受到银河系的重力扰动才成为不规则星系,因此在中央仍保有短棒的结构。在NASA银河系外数据库中依据哈柏星系分类为Irr/SB(s)m。大麦哲伦星系是本星系群中第四大的星系,其余三个依序为仙女座星系(M31)、银河系及三角座星系(M33)。在南半球的夜空中,大麦哲伦星云是一个昏暗的天体,跨立在山案座和剑鱼座两个星座的边界之间。

大麦哲伦星云是以16世纪葡萄牙著名航海家麦哲伦的名字命名的。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率领一支200多人的船队,从西班牙的一个港口出发,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1520年10月份,麦哲伦带领船队沿巴西海岸南下时,每天晚上抬头就能看到天顶附近有两个视面积很大的、十分明亮的云雾状天体。麦哲伦注意到这两个非同一般的天体,并把它们详细地记录在自己的航海日记中。麦哲伦本人后来航行到菲律宾时被一个小岛上的土著居民杀害了,但是他的18名部下在历经了千难万险、经过几乎整整3年之后,终于在1522年9月6日回到了西班牙,完成了这次环绕地球航行的壮举。为了纪念麦哲伦的伟大功绩,后人就用他的名字命名了南天这两个最醒目的云雾状天体,称之为大麦哲伦星云和小麦哲伦星云,因为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它们实际上是两个河外星系。

其实早在约公元964年,'Abd Al-Rahman Al Sufi就已经在恒星之书(Book of Fixed Stars)中记录了这个星云。

特征

银河并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星系:通过各种方法,人们已经观察到的星系已经有好几万个了!不过,由于距离太遥远,它们看起来远不如银河那么壮丽。借助望远镜,它们看起来还只像朦胧的云雾。离咱们银河系最近的星系——大麦哲伦星云和小麦哲伦星云,距离我们银河系也有十几万光年。一般地,我们把除银河以外的星系,统称为“河外星系”。

大麦哲伦星云里存在丰富的气体和星际物质,并且正在经历着明显的恒星形成活动。这种大量恒星的形成现象可能是因为大麦哲伦星系受到了银河系潮汐力的影响。并且,银河系的潮汐力也从大麦哲伦星系中剥离了一些恒星和星际物质,形成了漫长的麦哲伦星流。

通常只有住在地球南半球居民才看得到的大麦哲伦星云 ,是离我们第二近的星系,它也是小麦哲伦星云(SMC)的近邻。在绕着银河系公转的11个矮星系中,大麦哲伦星云也是其中之一。 大麦哲伦星系内充满了各种星体和天文现象。当前已经在大麦哲伦星系内发现了60个球状星团,400个行星状星云和700个疏散星团,以及数十万计的巨星和超巨星。大麦哲伦星云是个不规则星系,它有个由年老红色恒星所组成的棒状核心,外面环绕著年轻的的蓝色恒星,以及靠近上面这张影像顶端的明亮红色恒星形成区 - 蜘蛛星云。 近代最明亮的超新星SN1987A,就是发生在大麦哲伦星云里。而大小麦哲伦星云和仙女星系(M31)以及银河等40余个星系和矮星系构成了本星系群。

距离

跟所有的星系一样,确认LMC正确的距离是一项挑战,多年来测量所得的数值变化极大。主要的困难肇因于作为银河系外测量距离标准烛光的造父变星和天琴座RR变星,在银河系内的视差还未能正确的校准;另一个原因则是LMC的金属含量偏低对发光效率的影响尚不确知。在过去的十年,已经将距离确认在155,000~165,000光年的范围内,以一个最近的距离模数估计的值是18.56,大约是51.5千秒差距。

位置

大小麦云都在南半天球距离南天极大约20°左右的地方。大麦云位于剑鱼座与山案座两个星座的交界处,跨越了两个星座,占据了8°×7°的天区,相当于 200多个满月的视面积。小麦云位于杜鹃座,占据了4°×2°的天区,相当于30个满月的视面积。大麦云和小麦云之间相距大约20°。在南半球看大小麦云,一年四季,它们都高高地悬挂在南天天顶附近,争相辉映,从不会落到地平线以下。就像我们在北半球看北斗七星永远不会落到地平线以下一样。它们是南天的一对瑰宝。可惜的是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看不见它们,在我国南沙群岛一带,也只能在非常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寻找到它们。

命名

大小麦云是以16世纪葡萄牙著名航海家麦哲伦的名字命名的。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率领一支200多人的船队,从西班牙的一个港口出发,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1520年10月份,麦哲伦带领船队沿巴西海岸南下时,每天晚上抬头就能看到天顶附近有两个视面积很大的、十分明亮的云雾状天体。麦哲伦注意到这两个非同一般的天体,并把它们详细地记录在自己的航海日记中。麦哲伦本人后来航行到菲律宾时被一个小岛上的土著居民杀害了,但是他的18名部下在历经了千难万险、经过几乎整整3年之后,终于在1522年9月6日回到了西班牙,完成了这次环绕地球航行的壮举。为了纪念麦哲伦的伟大功绩,后人就用他的名字命名了南天这两个最醒目的云雾状天体,称之为大麦哲伦云和小麦哲伦云,因为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它们实际上是两个河外星系。

观测形态

从我们的银河系看出去,最明亮的星系是大麦哲伦星云 (LMC)。 通常只有住在地球南半球居民才看得到的大麦哲伦星云,是离我们第二近的星系,它也是小麦哲伦星云 (SMC)的近邻。在绕著银河系公转的11个矮星系中,大麦哲伦星云也是其中之一。 大麦哲伦星云是个不规则星系,它有个由年老红色恒星所组成的棒状核心,外面环绕著年轻的的蓝色恒星,以及靠近上面这张影像顶端的明亮红色恒星形成区 - 蜘蛛星云。 近代最明亮的超新星 SN1987A,就是发生在大麦哲伦星云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