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清平 |
释义 | 人物简介杨清平,男,汉族,1970年出生,1994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现为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国家考古发掘领队。 主要成就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大量的田野考古工作,包括龙滩电站、百色洞巴水电站、来宾桥巩电站、南宁至水任高速公路 、兴业至六景高速公路、岑溪至兴业高速公路、洛湛铁路广西段、湘桂高铁等多项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的文物经费洽谈、文物调查和勘探工作; 主持和参加了象州南沙湾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崇左何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江边新石器时代遗址、平南相思洲遗址、马山县尚朗岭新石器时代遗址、贵港长训岭新石器时代遗址、百色大梅旧石器时代遗址、田东那平旧石器时代遗址、昭平柴围岭遗址、崇左市汽车总站停车场北宋至明清墓群、临桂钱村遗址、西林达下古港口遗址、容县西山冶铜遗址等几十处遗址的发掘工作。 学术科研方面,发表考古发掘报告和论文近30篇。尤其是在广西的史前考古、青铜时代考古、六朝考古以及地方史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广西的考古学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发表的代表性考古发掘报告有:《象州南沙湾贝丘遗址1999~2000年度发掘简报》、《广西崇左市汽车总站停车场北宋至明清墓葬发掘报告》(合著)、《广西马山县六卓岭、尚朗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合著)等。 代表性的研究论文有:《略论广西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有关问题》、《广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初步分析》、《东周时期两广地区瓯骆墓葬文化因素浅析》、《两广地区几何印纹陶审美价值探讨》、《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功能的文化人类学考察》、《广西武鸣河流域先秦墓葬的初步研究》(第2作者)、《六朝时期岭南地区墓葬形制及相关问题分析》、《试论六朝时期广西地区的农业》、《六朝时期广西地区农业经济繁荣原因探析》、《试论六朝时期儒释道“三教”对岭南地区葬俗的影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岭南合葬墓形制及相关问题的探讨》、《试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岭南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历史上壮汉逐步融合相关因素分析》、《广西六卓岭和尚朗岭遗址文化性质的初步认识》(合著) 、《环北部湾地区原始文化探索》(合著)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