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兰钦
释义

杨兰钦

福建福州人,1956年生于福州。福州福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创办人、董事长兼总经理。

1、中医中药专家:自幼酷爱医学,十几岁开始攻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等典籍,对中医药有专业研究,现为福建中医院研究员、中医专家。北京中医进修学院客座教授。

2、蛇类生物学专家:18岁时被蛇咬伤,通过自己掌握的中医药知识自救,而后立志蛇类研究,现为蛇类专家,被誉为“亚洲蛇王”“世界蛇王”。

3、杨兰钦先生先后被推选为福州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省市工商联常委、福建省政协委员、市人大财经委员、中国野生动物协会养殖委员会常委等。

4、杨兰钦先生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传承先祖精神,倡导创立“世界杨氏宗亲联谊会”,并亲任副会长兼理事长。

5、杨兰钦先生为商以德、诚信为本、牟利有度、竞争有义、利润长流、和善待客的从商原则,促进事业上的巨大成功,被业界誉为“儒商”。

1991年中国工商杂志:新 “ 捕 蛇 者 ” 说

光彩人生 中国工商杂志社主编 记者: 闵文 1991年

新 “ 捕 蛇 者 ” 说

——记福州福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兰钦

我国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著有《捕蛇者说》传于后世。文中描写蛇“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着重描述了当时捕蛇者生活的艰辛。本文的主人翁则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勇敢顽强地拼搏而取得成功的弄潮儿的故事。

两个“捕蛇者”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他们的命运也就截然不同。故本文题为“新捕蛇者说”。—— 题记

他今年36岁,正值风华正茂的年华,他眉清目秀身高1.80米,修长匀称的身材穿着裁剪合体的西装,显得潇洒,风度翩翩。他喜欢读书、打猎、游泳、钓鱼和摄影,这些都是当代青年时尚的爱好。他有一个秀雅的名字——杨兰钦,凡与他初次见面的人都说他像个书生、学者。陌生人怎么也不会将他与那盘在一起蠕来蠕去,身藏剧毒,令人恐惧,口吐红色芯子,能致人于死地的毒蛇联系在一起。可是,他至今已和蛇整整打了18年交道。

人们常说:“—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杨兰钦却说,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1974年7月,18岁的杨兰钦在福州高中毕业后,随着“上山下乡”大潮,来到闽北山区尤溪县插队。这里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因为他在学校时看了些医药书籍,懂得一些医药常识,贫下中农对他“量才录用”,当上了生产队的赤脚医生。这样一来,他就开始进一步学习、钻研医药卫生知识。

第二年的9月15日,这个日子杨兰钦终生难忘。这一天是他人生历程的转折点。

初秋的闽北山区,已有些凉意,将要进入冬眠的蛇类,此时正是觅食的活跃时期。9月15日傍晚,和伙伴们一起种了一天树的杨兰钦正待收工。突然,草丛中窜出一条青竹蛇,咬在了他的左脚腕。青竹蛇是剧毒蛇类,他的小腿立即红肿起来,很快,毒素从腿部向全身扩散。有医药常识的杨兰钦,为了阻止蛇毒迅速扩散,争取时间治疗,在同伴的帮助下,立即用绳子捆住大腿,并服了解毒药。

因为服用的蛇药不对症,未能制止蛇毒的扩散。他腿内灼热,当晚便出现内出血,一夜便了八次血。到第二天拂晓人已进入昏迷状态,并出现了红视,睁开眼看到的东西都呈红色。这是生命垂危的先兆。

为了挽救杨兰钦的生命,同伴们用拖拉机将他送到30里以外的公社卫生院时,蛇毒已经扩散到大腿根部,整条左腿都变成黑色。当时缺医少药的农村,医务人员面对这个奄奄一息的青年人束手无策。

此时,杨兰钦全身麻木,但头脑偶尔还清醒。一个念头紧紧抓住他:我要挺住,要死里逃生,好了以后要去对付这可恶的蛇……。强烈的求生欲望,使他在痛苦的煎熬中忽然想起了学校生物课老师曾经讲过用中草药治疗蛇毒的偏方。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同伴: “去采叶下珠……捣烂…”

同伴们飞快地奔向山林,很快将药采回来,洗净,捣烂,一口口喂杨兰钦服下去。吃了他自己配制的蛇药四小时后,开始见效了:他开始感到腿部瘙痒,继续服用,半天后便血停止了,继续服用半个月后,症状明显减退;两个月后,他战胜了死神,彻底痊愈了。杨兰钦自己治好了毒蛇咬伤,在当地传开了,他成了小有名气的“蛇医”。

经历过这次生死搏斗之后,杨兰钦有了治疗蛇毒实践的同时。深深地悟出了一个道理:人处在逆境时绝对不能失去自信。自信心对他后来事业上的奋斗成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令他终生受益。

此后在尤溪农村两年里,杨兰钦专攻蛇医。他着了魔似地研究蛇。他跑图书馆搜集资料,到书店购买养殖蛇的有关书籍,给研究所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写信,请教有关养殖、研制、治疗方面的技术问题,还经常抓蛇解剖进行研究。

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为他以后从事研究蛇的事业打下了基础,从此,他与蛇结下了不解之缘。

生死关头,奋力拼搏,勇者生。成败之间,全凭毅力,谁有顽强的意志,他就是强者。

1977年12月,杨兰钦结束了三年农村插队生活,被招工到三明化工厂当制氧工。不久,他被送到南京化工厂培训。

这时,经历十年浩劫后的共和国,正处在拨乱反正时期,全国上下正在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聪明好学的杨兰钦认真仔细地阅读了许多文章后,他预感到过去轻视人的价值的现象不会长久继续下去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将来临。

当时,他每月只有18元生活费,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他节衣缩食,买了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书籍,认真钻研、领会。他所钟爱的医药、蛇医、生物、化学等书籍更是他必读的。博览群书的收获是广泛的知识积累、开阔的眼界和活跃思维。

他认定了事业的目标:进行蛇类的开发和研究。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去开创自己的事业。

1982年,杨兰钦几经周折,终于调回福州的一个工厂。凭他的才学,从事技术或行政工作是毫无问题的,但他却自愿争取去当锅炉工。他的选择令许多人不解:看上去挺聪明机灵的小伙子,怎么犯傻?

但早已迷上了蛇,多年从事业余研究,并且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技术和经济实力的杨兰钦,此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对在厂里谋个什么职位毫无兴趣。他认为烧锅炉对他最合适:一天只烧两个小时炉子,其余时间他可用来阅读大量的书籍。到了晚上他就去捉蛇,作为研究实验之用,这真是一举数得。

福建省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福州市附近多山,地形条件复杂,是蛇类生息繁衍的理想环境。这里蛇类资源十分丰富,有五步蛇、金环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竹叶青蛇、蝰蛇,蝮蛇、烙铁头蛇等其他一些特有蛇种,在沿海海域更有丰富的海蛇资源,如青环海蛇、海蝰蛇、中环扁尾海蛇、扁尾海蛇等。这些丰富的蛇类资源,为杨兰钦开拓事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那时,有两个伙伴和他合作,共同进行蛇的初步开发研究。他们每晚骑自行车往返约百里,到福州附近的山上去捉蛇。开始时他们赤手空拳,用原始的办法——利用地形来捉蛇,总是收获不大。时间一长,经验自然就多了。他们利用蛇的生态去捉,收获就多了。有时一夜能驮回满满一口袋蛇,遇上运气好时还能捉到银环蛇、眼镜蛇等珍贵的剧毒蛇。

为了使捉来的、收购来的蛇有地方存放和饲养,他们三人凑了120元,买了砖头、水泥,自己动手砌了一个简陋的养蛇场。他们杀蛇,将皮和肉出售,用蛇毒、胆汁初步加工成深加工的原料,向有关部门提供。经过三年的努力,他们的事业已经初具规模,经济上亦有了一定的积累。他们有了象样的门市部,还装上了电话。但杨兰钦并没有因此而满足。

多年来,杨兰钦设想的蛇类开发事业,不是简单的捉蛇、养蛇、卖蛇。他要深入研究蛇类,开发多种蛇制品,进行深加工,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杨兰钦决心破釜沉舟——辞职,一心一意去研究蛇。辞职能否被批准,他心中没底。于是,他试探地向厂里提出停薪留职的要求,结果被厂领导严辞拒绝,还引来人们纷纷议论,有人说他异想天开,有人讥笑他财迷心窍。但他却横下一条心: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于是,他洋洋洒洒写了十几页厚的《关于蛇类开发前景规划》,送到了省领导的案头。省领导阅后觉得这个青年有见地,有胆识,表示支持他的决心。这样,他的停薪留职的申请终于被批准了。

古人云:失败乃成功之母。有事业心的人,不去计较一时的得失,而是注重总结失败的教训。

杨兰钦过去研制开发蛇制品,只是业余的,小打小闹。如今却不同了,他丢掉“铁饭碗”,可谓是背水一战,就得动“真格”的。他从事的是险象环生的事业,蛇有剧毒,生性凶猛,弄不好会伤人致命,对此他已有深切的体会。当时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人们习惯地认为,舍弃公职等于拿自己的前途去冒险。这点杨兰钦心里亦很明白,但他抱定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一定要闯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

他心里设计着一幅美丽的蓝图,要办一个像样的养蛇场,要成立一个研究毒蛇制品的研究所,研究所要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还要聘请优秀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总之,他的事业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杨兰钦正式注册开办了一家公司。与原来两个合作伙伴三人各占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他全力以赴去搞产品的开发研究工作,公司的销售和管理由两个伙伴负责。很快他们积累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资金。

一头扎进蛇堆里忙于生产和研究的杨兰钦,做梦也没有想到,两个与他一道共甘苦的伙伴,此时已和他志不同、道不合了,手里有了钱,他们开始追求享受和挥霍。有一天,一个与公司经常有业务联系的单位派人找到杨兰钦,指责他们公司拖欠货款,使他感到意外和愕然,为他对多年合作的伙伴是深信不疑的,但事实是无情的,经过认真的查帐,他才发现,他俩另外搞了一个经营部,进货不付款,公司的积累早已花光,并负债四万元,而且,银行已拒绝给他们贷款了。这对杨兰钦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眼看着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多年合作的伙伴要分手,他心如刀割。为了回报多年的情谊,杨兰钦没有指责他们,他给了其中一个人两万元,把当时在福州很难装上的电话给了另外一个人,商定今后互不干扰对方的业务。杨兰钦负担起公司的全部债务。从此,他单枪匹马,重打鼓,另开张。这是1986年的事。

自1987年起,杨兰钦“单干”了。凭着他过去的信誉,在最困难的时候省外贸公司向他伸出援助的手,从业务上支持他。为了重振旗鼓,他骑着一辆旧摩托车,腰挎BB机到处联系业务,每天只能休息几个小时,这时,妻子是他唯一的助手。

为了搞好企业的管理,他刻苦学习电脑操作,用新的电子技术来弥补人手的不足。经过半年的艰苦拼搏,他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赚了100多万元,还清了全部债务,并在福州近郊祭酒岭租了几幢房子,盖起了养蛇场,建起了蛇类加工厂和科研所,还在福州马尾开发区开设了门市部,福州市开发区福龙公司正式挂牌营业了。

创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他认为已成过去。他追求的是事业的不断发展。

蛇的形象令人恐惧,蛇能伤人甚至导致死亡。人们普遍怕蛇,但在杨兰钦看来,蛇很可爱,他介绍起蛇对人类的有用价值时如数家珍一般:蛇善于捕鼠,能保护庄稼;蛇毒可以治疗多种疑难杂症;蛇皮制品可以装点人们的生活;蛇肉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蛇油可以制成护肤霜,用于美容和治疗烧伤;蛇蜕(蛇脱下来的皮)是名贵的中药材……总之,蛇浑身是宝。

福龙公司综合开发的蛇类产品,包括:食品、中药材、生化制品、皮革、化妆品五个项目。开发高科技产品和开拓事业都需要人才。杨兰钦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招聘了大学生、教师、科研人员、退离休专家50多人,并对100多名工人进行培训,成立了生物化学研究所,根据市场需要开发新产品,并承接国家计划的科研项目。很快杨兰钦和福龙公司便在当地名声鹊起。

有一次,福建省土畜产品进出口公司慕名找上门来,要求他们生产一批蛇类制品,以供出口。签订合同后,杨兰钦投资10万元,亲自带人到广东、广西、湖南、安徽、四川等省的山区去收购蛇。他们奔波了七天七夜,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十分辛苦。

按期交了货,企业的声誉提高了,客户不断扩大。随着业务的发展,公司也逐渐壮大。现在职工人数近200人,企业总投资额1000万元左右。

1989年8月,杨兰钦参加全国工商联在新加坡举办的贸易洽谈会。由于不了解新加坡的市场需要,他只带了一些样品去参展。只想试试看,不料却引起轰动。东南亚地区的商人对他的中药材、蛇干、蛇胆,蛇酒、蛇毒制品很感兴趣,成交达460万美元。

新加坡之行取得了成功,绐杨兰钦引来了外商。不久,他与港商合资成立了福州福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使他的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合资公司设在马尾开发区,拥有厂房6000平方米,养蛇场占地六亩多,设备先进。蛇的品种达150种,凡是中国大陆上有的蛇,在这里都能见到。公司的科研机构不断充实扩大,拥有众多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以及在国际同行中有着相当影响的,国内一流的蛇类生态和蛇毒研究专家。拥有半导体真空冻干机、高速离心机、紫外线及可见光分光度计等国际一流设备。

福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可以生产10种蛇毒,14种蛇毒制品,以及蛇皮、蛇皮制品、蛇胆、蛇干、蛇酒、蛇油及蛇鞭等系列产品。其中蛇毒制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远销美国、意大利、新加坡、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每年为国家创汇500多万美元。

事业不断地发展,杨兰钦和福龙公司的名气越来越大,盛名之下,该怎样做?他很清楚成绩的取得与省、市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与广大客户的信任和理解是分不开的。每当他遇到困难时,总是得到他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要无愧于社会,回报关心、帮助他的人,他除了办好企业之外,还要认认真真地做人。他常说,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不枉过此生就要全身心做好每一件事。

他遵纪守法,对财务人员加强财务纪律和纳税意识教育。多年来,福龙公司一直是福州市的纳税大户。最近,公司被评为农业银行福建分行一级守信用单位。

十多年的拼搏历程,杨兰钦的事业艰辛与希望同在,有成功,也有失败,使他养成了外柔内刚的性格和对事业执着追求的顽强意志。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杨兰钦担任的社会职务越来越多。现在他是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总商会常务理事、福州市私营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养殖委员会常务委员。对每一项社会活动他都积极参与,发挥作用。

如今,被人们称为“蛇王”的杨兰钦,既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功,更致力于未来事业的开拓与发展。他认为;既然命里注定自己要在蛇王国的天地里驰骋,那就要不遗余力地去揭开和探索“蛇王国”的奥秘。让这既能伤人,又能治病救人的生灵为人类造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4: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