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方俊 |
释义 | 人物简介杨方俊1943年3月出生,湖南长沙人,民进成员。父亲曾任全国工商联委员,家境较富裕。杨方俊1961年从大麓中学(现长沙市九中)高中毕业,考入南京铁道医学院,1963年底因故休学肄业。 人物历程1964年受聘担任长沙市商业职工学校中文教员,次年转长沙市二十中任教。1970年考入长沙市教育学院中文系进修,1974年毕业留校任教。1983年调长沙大学中文系,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会,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长沙大学工作数年间,历任学生科负责人、校办公室副主任、校外事办主任、校工会主席兼校招生办副主任。其间编写了《写作通论》《旅游文化艺术史》等教材。 1990年因工作需要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任民进湖南省委员会常委、秘书长。同年随教育厅教育代表团赴加拿大访问了尼亚加拉学院等大学,回国后主笔撰写参访观感向上级领导进行了汇报。1995年当选为湖南省第八届省人大代表。1996年率民进代表团访问菲律宾,为湖南省引进外资和派遣留学人员做了不少工作。同年受派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民主党派干部学习班深造并获毕业证书,毕业论文《浅谈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发表于中央某社科杂志。 重要贡献1997年杨方俊当选为民进中央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湖南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及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1999年相继参加了中央统战部民主党派领导干部学习班、中央统战部第一期党外领导干部(赴美)市场经济研修班的学习。结业后赴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进修两个月,获结业证书。回国后撰写了《美国观感》一文,被湖南省委统战部所办杂志采用。 杨方俊在省人大常委会和民进湖南省委员会任职期间,多次撰写提案、建议和调查报告,其中《衡阳清亭村的减负调查报告》获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奖,并得到民进中央委员会有关领导和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的肯定。2003年随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团参观了比利时等五国的议会并访问了芬兰、瑞典、挪威等国,与对方开展了一些行政交流活动。同年12月受聘担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和湖南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2009年退休时一并离任参事。任参事期间,随课题组多次到各市、县、区调研,撰写了大量的调查报告或参事建议,认真履行了一名参事参政咨询、建言献策等职责。 2004年,杨方俊随“省邻西部大开发地区经济财政情况的调查”课题组,先后前往永州市、怀化市和湘西自治州的部分县(市、区),杨方俊对近几年来地方经济和财政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并到相邻省区有关市、县进行了对比调查。在此基础上,们用大量的数据,对邻西部大开发地区的经济财政状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和比较,并给出了不少合理化的发展建议。该报告在2004年度省政府参事座谈会被作为发言材料,并被《湖南内参》2005年第9期、《内情参考》2005年第3期全文采用。 2005年,杨方俊和瞿宝元、傅德虎两位参事组成调研组,先后对益阳市的沅江、南县,常德市的安乡、津市、鼎城,岳阳市的华容、君山、湘阴等八个环洞庭湖的县(市、区),进行了县乡财政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并据此形成了《关于环洞庭湖县乡财政经济运行现状调查》和《关于延长洞庭湖区三市财政建设贴息资金的建议》。在报告和建议中,们对这些湖区县乡财政经济面临的“资源及产业结构单一、县乡治水防汛负担沉重、乡镇财政来源锐减”等问题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支持商品粮基地加快发展、实施湖区扶持政策、延长并适当增加湖区财源建设贴息资金、减轻项目配套资金压力”等八条建议,为改善湖区县乡经济财政状况提供了政策性的参考。 另外,杨方俊还与其他参事合作撰写了《文化遗产紫鹃界梯田的调研》《关于江永县需要豁免香柚开发借贷款的情况反映》《关于长沙医学院教学实验实训中心基建施工中与望城县执法部门发生冲突的情况反映》《革命老区县乡财政经济情况调查》《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发展的建议》《关于省大型水库移民及水淹区经济状况的调查报告》《十县(市)改革开放三十年财政经济情况的调查报告》《恢复湖南艺术学院 培养湖湘本土艺术人才》和《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等10余篇调查报告或参事建议,为省委、省政府领导科学民主决策发挥了一定的参谋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