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都庙 |
释义 | 简介杨都庙,原名严都拉让扎仓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境内,杨都庙的周边水草丰美,空气湿润,泉水和河流纵横交错,风景十分秀丽。始建于清朝康熙 1864年,清廷赐名“施善寺”。杨都庙是锡盟少数几个、阿巴嘎旗唯一至今仍保持宗教活动的寺庙。杨都庙由大庙、小庙和却日殿三部分组成。大庙建筑面积449.44平方米,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灰色砖瓦结构,庙内保存着各种铜、银制佛像、祭品、乐器等共1000多种,还有珍品藏经等。每年农历六月开一次庙会,此庙主持却西·洛藏华丹隆柔嘉措(1934年出生于青海省贵德县,2001年11月21日在北京元寂,享年67岁)。现杨都庙已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杨都庙是由阿巴嘎的一个诵经会发展而来的。1864年,也就是清同治三年,旗王扎萨克看中了这片肥美的土地,便在阿巴嘎附近建立了这所寺庙。当时清廷赐名“施善寺”,授度牒(有编制,受俸银的喇嘛)二十五,有300多名僧侣,占地面积3053平方米。1921年扩建,占地3600平方米,鼎盛时期喇嘛达到813名,其中常住喇嘛500名, 是北方喇嘛教徒所向往的寺庙。至今保存较好,共有13座建筑,形成一个完整的寺庙建筑群。有主庙、召庙、侧庙、钟鼓楼、金刚庙等建筑,各种佛像、祭品、乐器千余件,僧侣800余名。 大红院中央是主庙,主庙前方大门两侧有钟鼓楼,马哈仁兹庙(金刚庙)等。为庆祝庙的落成,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在杨都庙所在地召开了五部十旗集会的那达慕大会,主持大会的是1936年被认定为第四代活佛的却西·洛藏华丹隆柔嘉措。杨都庙也因此而远近闻名,并成为锡盟五部十旗会盟圣地。在文革期间,杨都庙遭到毁坏,仅三大殿保存下来。 现状1980年杨都庙恢复了宗教活动,1988年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阿巴嘎旗政府先后拨款13万元对此庙进行了修缮。杨都庙由大庙、小庙和却日殿三部分组成。大庙建筑面积449.44平方米,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灰色砖瓦结构,庙内保存着各种铜、银制佛像、祭品、乐器等共1000多种,还有珍品藏经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