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无锡滨湖 |
释义 | 无锡滨湖简介无锡市滨湖区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江苏省东南部,无锡市西南部。南依太湖,北接北塘、惠山两区,东连南长区、新区,西临常州市武进区。 2000年12月21日,由原无锡市郊区、马山区和锡山市部分乡镇组建成立。全区现有区域总面积629.37平方公里,陆地面积258.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87平方公里。2010年末,滨湖区辖胡埭1个镇,马山、雪浪、蠡园、华庄、太湖、河埒、荣巷、蠡湖8个街道办事处,拥有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江苏省蠡园经济开发区、江苏省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共有10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9个村居合一委员会。 2010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8.9万人,户籍人口46.25万人,总户数16.24万户。人口出生率7.07‰,人口死亡率5.76‰,人口自然增长率1.31‰。 滨湖是无锡市建设滨湖新城的重点区域和建设山水城、生态城的标志性板块,无锡实施特大城市发展战略的重点工程大多在滨湖区境内。 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青山绿水,景色秀丽,三次产业发达,经济繁荣兴旺,滨湖区是著名的中国古代吴文化发源地、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和当代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之一。阖闾古城就在滨湖区境内,中国民族工商业先驱荣宗敬、荣德生诞生于此。 地理位置无锡市滨湖区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江苏省东南部、无锡市西南部。南依万顷太湖,北靠万里长江,东邻上海、苏州,西接南京,为苏南中心地区。境内水陆交通便捷,环太湖公路、京杭大运河、锡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张家港、江阴港、无锡机场、上海虹桥、浦东机场、南京禄口机场近在咫尺,组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立体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经济实力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2.52亿元,增长13%。全区财政总收入139.18亿元,增长82.6%,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8.3%;其中一般预测收入55.19亿元,增长31.3%。财政支出87.01亿元,增长179.6%。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6.21亿元,增长26.7%。 【农业】 2010年,全区实现农业总收入超4亿元,“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太湖花都等加快推进。全区新增适度规模农业面积340公顷,比例达75.15%;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66.7公顷。都市农业收入3100万元,实现目标任务的103.33%;农业项目投入1.5亿元,全部实现目标任务;实现生物农业销售收入1亿元,培育生物农业规模企业1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幅13.8%。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三品”种养面积比例达75%,完成目标任务的115.38%。 【工业】 2010年,全区工业完成纳税销售收入1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0.3亿元,比上年增长18.8%;规模骨干企业完成纳税销售收入4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0亿元,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3%;技术装备投资占工业投入比重超过70%,累计培育国家高新企业56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9家。新城工业安置区新拓展面积134.3公顷,完成主辅分离20家。工业投入结构进一步转型优化,技改投入占比达52%,技术装备投资占全部工业投入比重超过70%,五大新兴制造业投入增幅35%,新上企业和项目实现100%入园率,年度工业集中度达88%。 【服务业】2010年,全区服务业完成纳税营销收入1295亿元,比上年增长2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9%。功能性服务业提升发展,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服务业占全区GDP比重达到47.5%,服务业投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80%。大力推进河埒核心商务区建设,区首个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开业。大力培育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次级商业圈,湖滨路商业街继续加大内部环境建设和产业布局调整。加快推进连锁业态发展,扶持灵山豆制品连锁放心工程。推进大型卖场建设,建成灵山旅游商品卖场、世纪联华超市、苏宁电器河埒店等卖场,并启动胡埭生产资料大卖场建设。 【旅游业】 2010年,全区接待旅游总人数1009.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6%;旅游总收入100.3亿元,比上年增长25.1%。 【民营经济】 2010年,全区民营企业注册资金336.01亿元,税收收入56.29亿元,分别增长21.3%和17.7%。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60.12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639.47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2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14亿元,分别占全区总量的73.1%、62%、83.7%和31.9%。 【社会事业】 教 育:2010年,全区拥有各类学校35年,其中:中等专业学校1所,普通中学14所,小学20所;在校学生45199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4431人,普通中学15217人,小学25551人;专任教师3427名,其中:中等专业学校239名,普通中学1427名,小学1761名。 科 技:2010年,全区共申请专利5332件,其中发明专利1077件;实用新型专利1415件,外观设计专利2840件;专利授权数为3560件,其中发明专利110件;实用新型专利1166件,外观设计专利2284件。 文 体:2010年,全区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群众文化馆、站10个;影剧院3个,坐席数2318张;图书馆藏书72.99万册,阅览坐席数300张。全区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026人,其中:国家级指导员6人、一级指导员30人、二级指导员306人,三级指导员684人。 卫 生:2010年,全区卫生机构169个,其中医院3个;床位数1205张,其中医院763张;卫生技术人员1782人,其中医院636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749人,执业助理医师55人,注册护士575人,药剂人员120人,检验人员56人。 民 政:2010年,全区社会救济总人数3663人,其中城镇3572人,农村91人;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035.04万元,其中城镇1015.6万元,农村19.44万元;拥有养老机构18个,收养老人1000人;福利企业18家,职工1198人,其中残疾人员426人。 环 保:2010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占总天数的比例达到91.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区重点水污染源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6.5%。全区建成8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全区烟尘控制区面积103.9平方公里,清洁能源区面积10.36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面积103.9平方公里。 安 监:2010年,全区各类事故死亡为85人,与上年相比下降20.6%。重点行业领域死亡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火灾事故连续三年保持零死亡,冶金、危化品企业全年未发生死亡事故,建筑、特种设备死亡事故与上年相比均下降50%,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三项指标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19.1%、33.4%和20.5%。 【城乡建设】 2010年,无锡市首家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建成开业,荣巷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初显成效;渔港片区完成拆迁,美湖片区金水路建成通车,湖滨商业街包装出新;金城湾片区蠡湖东扩环境整治拆迁基本完成。加快实施老街镇区改造,周新老街已部分修复。涉拆建筑签约400万平方米,拆除345万平方米,全面完成轨道一号线、惠河路、尚贤河二三期等17个市重点工程和23个安置房、园区、地块项目拆迁任务。新开工建设贡湖苑、仙河苑四期等安置组团423万平方米,竣工319万平方米。提供安置房2.8万套,安置12355户;安置房累计办理初始登记10292套118万平方米,受理转移登记5931套57万平方米。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太湖杯”城管创优、“两整两创”等活动,拆除违建8.31万平方米。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100%,38条城市道路废弃道口整治、12个街景亮化改造项目、5个道路节点整治项目全面完成。 【人民生活】 2010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900元,同比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30元,同比增长10%。 湖光山色滨湖区濒临烟波浩渺的太湖,紧靠“江南第一山”惠山,拥有风景秀丽、长112多公里的太湖湖岸线。作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十大旅游城市之一的无锡的旅游景点大部分集中在滨湖区,区内有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5个,2A级景区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个。有高88米的青铜大佛——灵山大佛所在地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被誉为东方神仙岛的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有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的“太湖佳绝处” ——鼋头渚风景区;有暗香浮动、香雪如海的梅园;有一代佳人西施泛舟的水如锦、桥如虹的五里湖、蠡湖风光等。中央电视台凭借滨湖区的秀丽山水,在这里兴建了唐城、三国城、水浒城等影视基地。近几年来,新开辟了太湖花卉园、九龙湾乡村家园、龙寺农业生态园、唯琼农庄、雪浪山农业生态园、红沙湾农业生态观光园、慕湾生态园等一批旅游新景区和新景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