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旦 |
释义 | 明朝官吏杨旦,字晋叔,杨荣曾孙,杨晔从弟,建安人,弘治中进士。历官太常卿。以忤刘瑾,左迁知温州府,治最,稍迁浙江提学副使。瑾诛,累擢至户部侍郎,督京、通仓,出理饷甘肃。还,进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讨平番禺、清远、河源诸瑶。嘉靖初,迁至南京吏部尚书。张璁、桂萼骤进,旦率九卿极言不可。会吏部尚书乔宇罢,召旦代之,未至,为给事中陈洸所劾,勒致仕。年七十余卒。 当代画家人物介绍杨旦(杨伟涛)郑州市人; 先后就读于空军第一飞行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高研班。中国美术家协会蒋兆和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南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空军政治部《空军报》美术编辑、河南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 作品“向我开炮”获全军美展一等奖;“中国历史五大盛世”获全国书籍装帧设计优秀奖;“惊雷”获河南省美展一等奖。 作品“集”入选全国中国画展(2008);“收获之后”入选“奥运人文”中国画名家邀请展(2008);“生民”和“回家”两幅作品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蒋兆和艺术研究会主办的“民生·生民-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学术邀请展”(2009);“一个瓶子”入选“融·聚-中国国家画院学术邀请展”(2009)。出版有《杨旦水墨人物画》、《杨旦焦墨人物画》、《杨旦彩墨人物画》、《杨旦插图集》、《霓裳唤春》、《素娟邀夏》、《翠羽吟秋》、《斑斓啸冬》等20余种画册。 相关评论水墨世界里的精神游历----杨旦水墨印象 晓红/文 绘画最难处在于能画“虚”,虚是真正的存在,也是超越了限制的无限与永恒。当存在使我们感到压抑、郁闷、不安,生命渴望挣脱种种束缚,渴望与生永聚时,我们常常会自觉不自觉的选择徜徉在自己的文化家园与精神故乡中,也因此会遇到同道,唱响彼此灵魂的声音。从这一点上,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有着难以言传的认同与默契。 杨旦曾对我说:“我讨厌旅行。但是现在我预备讲述我自己的旅程。” 这旅程由线开始,因为石涛说过: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画者是用一根线为天地万物绘形写态的,杨旦的童年即开始线描世界的游历,从最初的繁复到今日的简约,从惟恐说不清楚到今日的惜墨如金,这一旅程整整走了四十年。留在我们记忆中的作品有《雪落无声》《众生》《生民》《回家》《开封石锁》等。那时侯杨旦有一个很大众的名字“伟涛”,作品转型时更名“旦”,取向死而生之意,将人生过往看作黑夜,“旦”即为挣脱夜的裹挟,奔向光明的诱惑。从线到水墨,我们处处可以看到杨旦对存在之间的关系解释不停地发出“诘问”,那游弋在水与墨世界里的超然与自适,那以神写形,透过人物风神时时展现的逸境与诗境,那似浓还淡,变幻多姿,浓得化解不开,淡得意味深远的水墨意境,无不阐述着“立象以尽意”这一审美命题,揭示着“道”与“象”,“无”与“有”,“虚”与“实”的辩证关系,在宁静的氛围中营造出内在的律动,在水墨淋漓的布局中隐含着巨大的空间感,体现出一种超拔与散淡。杨旦试图通过他的笔墨语言,否定并穿越其自身所处的文化逻辑与思维结构,建立起关于自己旅程的想象与话语。 杨旦的水墨在某一时期被评论界误读为“现代水墨”或“印象水墨”,但这几年的努力已经验证了他的旅程始终是向前追溯的,根深植于传统,尽管他深爱着莫奈、席勒、高更、克里姆特,在他的创作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他们源自远处的呼唤,但是,作为具有宗教学术背景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他的影响更多的来自一种精神启示,杨旦始终归属于东方文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