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
释义 |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是大连理工大学所属的十九个学院之一,是“十五”的第一年即2001年1月成立的,是经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文批准成立的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是大连理工大学根据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决策,以学校雄厚的多学科师资队伍为依托,以推动软件产业快速发展为目标而成立的学院。 学院简介(学院名称 办学条件 学生规模 教职工情况 院系设置 实验室、教学基地情况 招生计划与就业情况) 办学原则(人才培养 就业工作 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实习与就业) 机构设置(学院办公室 教务办公室 学生工作办公室 财务办公室 创新实践基地 对外合作办公室 后勤办公室 分党委委员会 工会委员会 图书馆 实验中心 体育馆 公安科) 学院简介学院名称中文: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英文:School of Softwar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缩写 SSDUT) 办学条件大连理工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管委会并无偿划拨土地1180亩,学校先后投资近3亿元用于开发区校区软件学院建设,建成教学楼(39725平方米)、信息中心及图书馆(32317平方米)、综合办公楼(10724平方米)、体育馆(8778平方米);学生公寓(32174平方米)和食堂(9294平方米)等约14万平方米的建筑物;同时建成校园道路,各种辅助管网,校园绿化,标准塑胶运动场等。 学生规模截止2011年4月,共有在籍学生437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3104人。 教职工情况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现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实力。目前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共有专兼职教师180余人。 院系设置学院设有软件工程系、网络工程系、嵌入式系统工程系、服务科学与工程系和数字媒体技术系。 本科专业方向:软件开发与测试、嵌入式技术、大型机技术、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数字媒体艺术、金融信息化、网络规划与管理、网络安全、系统集成。 研究生研究方向:算法与计算复杂性理论、智能信息处理、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嵌入式软件、软件开发与测试、金融信息化、知识工程与数据挖掘。 实验室、教学基地情况学院现有9个专用实验室(软件实验室、硬件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计算机拆装实验室、外语多媒体网络实验室、IBM大型机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基地、网络中心),5个联合实验室(IBM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AMD64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Intel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C*Core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远程教育实验室)、4个人才培训中心(IBM软件人才培训中心、埃森哲软件人才培训中心、华为3COM网络技术学院、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和2个校内教学实践基地(通华科技教学实践基地、三曦智能实验室),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近30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和2个校内实训基地(大连市软件人才(大工)实训基地、瑞萨嵌入式实训基地)。并建有面积为1万平方米的校内软件园区,现已有4家软件企业入驻。同时,与英国伦敦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国外5家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招生计划与就业情况目前,软件学院有全日制本科生、双学位学生、双证硕士研究生、单证硕士研究生共四种培养类型。本科生面向全国由学校统一招生,年计划招生800人左右。脱产研究生分为单证硕士和双证硕士两种,年计划招生200人左右。学院从2002年至今共招收培养各类学生15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高于97%,硕士(全日制)达98.5%以上。 办学原则人才培养一、 学院以人才培养为根本,通过人才、资源引进和自主建设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已形成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院以引进和培养为着力点,通过校聘和院聘方式,教师队伍中专任教师已达到98人,专业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较高,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比例为84%,远远高出学校具有博士学位人数比例的平均值,为学院后续发展打下基础和积攒后发优势。由于学院是以培养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为目的,要求教师成为高水平工程研究型人员,而大部分教师来校之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为此,学院下大力气加强师资培训,让专业教师进企业,接受企业洗礼和实践磨练,最后带着攻关项目回到学校,实现“完美转身”;同时,为强化外语教学,派出外语教师出国进修提高教学水平。 由于引进CMU、SAP等国际知名教学系统,促进了软件工程教学和双语教学;通过加强实验室建设、特色专业远程教学建设和搭建科研公共资源平台,丰富了教学资源、开阔了学生视野、提升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 以产学研合作带动学科点增长、拓展学科领域和专业方向,使教学内涵不断得到深化。自2003年以来学院已增设软件工程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大型主机专业方向、嵌入式系统专业方向、金融信息专业方向、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方向等课程,教学体系更加完善,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合理。 就业工作二、 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把就业工作纳入到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努力推行“打造一个品牌,加强三个结合,保证三项落实”的“一三三”工作模式。 在几任领导的努力下,学院上下已形成就业工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关乎学院持续发展和社会声誉的共识。在担任学院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的院长统领下,增设“对外合作副院长”一职,主抓就业工作办、对外合作办、实训基地办三大块,形成教学副院长、学生工作副院长和对外合作副院长三位一体、齐抓共管、全员促就业的组织体系。 今年学院在全校范围内较早成立就业工作办公室,在学校管理人员岗位编制有限的情况下,学院设立院聘正科级岗位,加强工作环节和工作力度,保证工作切实有效开展。学院把每周五下午固定为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时间,落实就业工作任务开展情况,这项会议制度已坚持多年,保证了就业工作常抓不懈。为使就业工作深入、细致、有步骤地开展,实施工作目标分解和细化,制定“一年级试探期、二年级定向期、三年级冲刺期、四年级分化期”的工作方案,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就业工作绝不是孤立的一环,是整个人才培养大环境下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人才培养过程的收口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本着这一精神,学院“钉牢”人才培养这一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狠抓“质量”关,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优质品牌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贯彻“就业工作与学生培养工作相结合,就业工作与教学实习工作相结合,就业工作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三结合方针,统一管理,加强指导,确保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务求做到就业工作“思想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 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三、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瞄准行业发展方向进行前瞻性思考和布局,按照学生个性培养各类型适用人才,已形成“四有”“两基地”的办学特色,即有规模、有质量、有影响力、有特色,打造出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和软件产学研基地。 在多年办学经验积累过程中,学院充分认识到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显性表现,其内在起决定作用的仍是人才培养质量这个关键的隐性因素。为此,学院将教学团队、学风建设和过程管理上狠下功夫,针对行业发展和专业特点,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适合培养一流软件人才的办学模式。首先,扎实学生基础知识。加强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突出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英语、日语教学,使学生四年内达到英语4级和日语国际二级水平,近几年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98%以上,英语六级通过率达到60%以上,日语二级通过率达到90%以上;在专业教育阶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要求,根据学生特点实施研究型、工程型、学习型模块化培养方式,人才培养针对性强。 其次,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校企联手合作办学,把企业引进课堂,把课堂延伸到企业,是学院坚定不移的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特点;学院不断增加经费投入,打造和开拓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学生实训基地、高新技术展示中心、校企联建研究生培养基地;目前校企联建实训基地经费已投入300余万元,拟就具有开放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和高新技术展示中心进一步投入400万元,建成国内一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自主学习与体验平台。毕业生中有25%-50%的学生担任科研助手或到实训基地实训,50%以上的学生直接到企业实习。 把国际“大牌”软件生产厂家“请”到校园内设立实训基地、学生有3-6个月教学实习课的实践技能训练、聘请国外专家进行专题项目授课、紧跟国内外行业热点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搞研发等做法;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不仅获取了教学资源,充实了教学内容,解决了师资不足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科研阅历和实践技能,让学生体验职场氛围,了解企业流程、企业文化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克服了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而在职场受困的不足,增添了学生就业的信心和职场竞争优势。 实习与就业四、 实习和就业紧紧相扣、校企联合培养“直销”学生,是软件学院走出的一条富有特色的办学路子。 学院不断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广泛联系,利用产学研合作和经常走访企业进行交流的契机,了解行业需求,开拓就业市场,培养适销对路的软件人才,实现毕业生高质量、高层次、高效率就业。目前学院已与3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并与其中一些重点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并要求企业接收80%在企业实习的学生就业,为毕业生搭建了充分的实践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就业资源。2010届学院共汇总需求信息2200个,供需比达到2.75:1。 学生在大四学年,可到有就业意向的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训练,依据企业需求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训练,不仅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而且还增强主动就业意识;毕业生能够尽早了解企业,同时“看清”自己适应的方向。金融危机期间,在软件行业不景气、招收名额减少、招收标准提高的情况下,学院比以往提早把学生派往企业,为毕业生与企业多次对接、实现毕业生完全、充分就业赢得了时间。200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03%,学校平均就业率是93%;2010届本科毕业生811人,目前,已落位51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64%。目前,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冲刺阶段,软件学院对每一位毕业生,特别是未落位学生进行了详细摸底,做出研判和分析,分析内容详尽、角度多样、挖掘透彻;学院正在加大力度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为实现毕业生人生理想,成就毕业生上大舞台、干大事业做出不懈努力。 机构设置学院办公室负责日常综合性政务工作、组织安排与协调全院重大活动、教师招聘管理、文件收发、学院整体组织协调和任务分发工作等 教务办公室拟定学院教学工作计划、课程安排及教室的调度、组织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审定工作等 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本科生招生、团委学生会工作 财务办公室学院报销业务、各类费用收缴等 创新实践基地实训工作、网络与电子设备、大学生创新与创业中心、高新技术展示与体验中心和师生科研展示平台管理、引进校外企业、加强校企合作、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校园网及部分教学设施维护与实施等 对外合作办公室学院外事联系、国内、国际对外交流与合作等 后勤办公室学院水、电设备管理、校园绿化管理、宿舍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 分党委委员会党员发展审批及管理、入党积极分子及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基层组织机构建设、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因公出国、出境人员的政治审查、党校工作等 工会委员会代表和组织教职工依法参加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组织教职工参加各项活动等 图书馆学校派出单位,报纸、期刊、电子文献检索、图书借阅服务等 实验中心学生实验管理、实验室维护、实验设备管理、实验室发展与规划、实验教学研究等 体育馆学校派出单位,体育教学、训练、比赛、大型活动及业余健身活动服务等 公安科学校派出单位,校园安全与保卫服务等 现任领导罗钟铉 院长 学院全面工作;主管财务工作。 惠晓丽 分党委书记兼行政副院长 负责软件学院分党委建设管理工作;群团工会工作;行政管理工作;人事管理工作;教职工队伍建设工作;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 薛强 副院长 对外合作工作;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就业工作。 郭禾 副院长 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工作。 李明楚副院长 科学研究工作;软件工程研究所建设工作。 柏建阁副院长 后勤服务工作;治安保卫工作。 徐胜君副院长 负责学生(含研究生)管理工作;本科生招生工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