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叹光阴似水流
释义

作品原文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无名氏

叹光阴似水流,看日月如翻手。论颜回岂少年①,算彭祖非长寿②。晗才风雨替花愁③,今日早霜降水痕收④。撩指冬临夏,须臾春又秋。

凝眸,尧舜殷汤纣⑤。回头,梁唐晋汉周⑥。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①颜回: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称。因孔子对他有“不幸短命死矣”的哀叹,故后人将他作为享年不永的典型。其实颜回活了三十二岁。

②彭祖:上古时人。传说活到周代,享年八百岁。

③风雨替花愁:金代赵秉文《青杏儿》词首句。

④霜降水痕收: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语。

⑤殷汤纣:商朝的成汤与纣王,分别为立国和亡国君主。殷,商朝的别称。

⑥梁唐晋汉周:五代时期(907—960)先后更迭的五个王朝。

作品译文

可叹光阴像流水那样迅疾,日出月入,像翻掌那般轻易。颜回早天,谈不上什么享年不永,彭祖八百岁,也算不了长寿得意。才见春天的风风雨雨像是分担着花草的愁悲,如今一转眼早又秋霜陨降,水位低贴下岸壁。弹指冬去夏来,瞬时春天又换成了秋季。我凝望着历史,看尧、舜、商汤、纣王,一代代君主变易;回首人世,梁、唐、晋、汉、周,一回回王朝更替。

作品鉴赏

元散曲在感慨或说教时,往往围绕着某一个观点反复阐说,层层加码,有一种穷形极致的风味。本曲就是一个例子,全曲的主旨一目了然,是感叹人生的短暂。为此,作者动用了五组对句。

第一组对偶的用意最为显豁。“光阴似水流”,同现时常说的“年光似水”、“岁月如流”是同一个意思,连孔老夫子也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见是人同此心。而“日月如梭”、“日月如跳丸”之类的比喻在文章中也司空见惯,这里说“日月如翻手”,不过是换一种说法。这两句应当说是平淡无奇的。

第二组对偶不像前组那么合掌,改从正反两面说,本质上还是一个意思。它的发明权是庄子,《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天。”抹杀颜回与彭祖在寿命上的区别,甚至像庄子那样走到极端,将殇子与彭祖在寿天的评价上颠倒个个儿,正是基于人生有限的观念。这一联是使用了人物的比喻。

第三组的两句夹用了前人的现成语。金代文学家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脍炙人口,遂成了元曲中的习句。如康进之《李逵负荆》杂剧[混江龙]:“可正是清明时候,却言风雨替花愁。”乔吉[春闺怨]小令:“帘控钩,掩上珠楼,风雨替花愁。”“霜降水痕收”则是苏东坡的词句,也屡为元人所借用,如邓学可《乐道》套数[倘秀才]曲:“恰云生山势巧,早霜降水痕收,怎熬他乌飞兔走。”这两句夹在“恰才”、“今日早”的口语中,造成了一种半文半白的风格。第四联“撩指”、“须臾”云云,是这两句的概括和重申。两联一长一短,在文气上形成了舒徐和遒紧的变化。

相对来说,第五组对仗较有新意。这是一组扇面对,后半部分以“尧舜殷汤周”五个并列的字词对仗“梁唐晋汉周”,这是诗词所罕见的。“凝眸”、“回首”,只表动作,不作评论,却因两组五字的顺序并立,使人领悟到王朝走马灯式的变换,风流烟云似的幻灭。全曲的五组对仗,犯上下复意之忌,本身算不得有什么高明。但汇合在一起,却从人生、时序、历史的不同角度互为补充,即使是老生常谈,也因而带上了哲理和气势。淋漓尽致、堆叠渲染是元散曲的风格特征之一,且往往能收到化平腐为神奇的效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