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连海事大学 |
释义 | 大连海事大学位于中国北方海滨名城大连市西南部,是中央部属高校,交通运输部唯一直属高等学府,被国际海事组织(IMO)认定为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国家“211工程”建设序列重点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1953年,由东北航海学院、上海航务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大连海运学院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 学校主页: 中文名:大连海事大学 外文名: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简称:大连海大,英文缩写:DMU 校训:学汇百川 德济四海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工科 主管部门:交通部 学校属性:211工程 现任校长:王祖温 所属地区:中国辽宁省 主要院系: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管理学院、法学院等 国家重点学科:2个 硕士点:73个 博士点:18个 学校地址:辽宁省大连市凌海路1号 百度地图学校层次大连海事大学位于中国北方海滨名城大连市西南部。学校占地面积13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7.3万平方米。学校拥有设施和功能齐全的航海类专业教学实验楼群、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水上求生训练馆、教学港池、图书馆、游泳馆、天像馆等;拥有航海模拟实验室、轮机模拟实验室等90余个教学科研实验室,拥有1艘万吨级远洋教学实习船--育龙轮和全国第一艘专用远洋教学实习船、也是世界最先进的专用远洋教学实习船之一的--育鲲轮,2艘国内最先进的无限航区远航教学训练机帆船“波贝433”。(以上内容统计数字截止为2011年9月) 海大校徽整个校徽为一个舵轮,意为航海,说明该校为航海类院校。图案最外一环,为舵轮的环,环的最下方“1909”字样,为该校建校时间。图案外圈第二环,为中英文“大连海事大学”字样。 图案中间部分:最下方为两篇嫩叶,意为萌芽,象征“勃勃生机”和“茁壮成长”,嫩叶上面,为一本打开的书,象征“学习”、“学校”,这本打开的书,又似“大海”、“海浪”;海浪上面,为一艘船,下为船体,上为风帆,意为扬帆远航;风帆又似一只和平鸽,意为“热爱和平”、“科学航海"。最外圈白色空白部分,和内圈白色环形组成了船舵的图案。 成立时间1 9 0 9 年 南洋公学船政科 学校历史大连海事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 1911年,以船政科为基础创办邮传部上海高等商船学堂。 1912年,改名为吴淞商船学校。 1929年,经停办后正式复校,定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决定,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航业管理系正式合并,成立上海航务学院。解放前,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历尽艰辛,几度中断。解放以后,高等航海教育得以迅速发展。 1953年,由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前身为国立辽海商船专科学校,系由1927年东北航警处创办的东北商船学校演变而来)、福建航海专科学校(成立于1952年,与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时为我国惟一的高等航海学府。 1960年,大连海运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963年周总理亲自批示大连海运学院航海类专业学生实行半军管。 198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学校设立了亚太地区国际海事培训中心; 1985年,世界海事大学在学校设立分校; 1993年8月22日和10月20日,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了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词“坚定、严谨、勤奋、开拓,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 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1997年,被国家批准进行“211工程”重点建设; 1998年,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港务监督局和挪威船级社(DNV)的认证,成为我国第一所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DNV三个认证规则证书的大学; 2004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检查,并获得优秀; 2006年,交通部、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就支持加快大连海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达成了共建协议。通过不断地建设和发展,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方面已居于世界同类院校的前列。 2009年,学校成功举办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暨大连海事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活动,李长春、张德江、刘延东、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学校致信或题词祝贺,刘延东、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视察了学校。 东北航海学院历史东北航海学院,其前身可追溯到1927年东北航警处于哈尔滨创立的“东北商船学校”。“东北商船学校”,是继上海“吴淞商船学校”、福建“集美航海学校”之后旧中国又一所培养海运人才的专门学校,也是东北地区历史上第一所海运院校。是大连海事大学前身。 (1)东北航海学校时期 1927年3月,东北航警处正式批准于哈尔滨筹建“东北商船学校”。 1927年6月,“东北商船学校”在租得东北联合航务局圈儿河修船课房屋为临时校舍后,于北平、奉天和哈尔滨设三处招生点,招收首期新生。 1927年8月12日,“东北商船学校”正式开学。 1927年11月,哈尔滨江北船坞新校舍落成,“东北商船学校”即由圈儿河修船课迁入新校舍。 1927年12月5日,“东北商船学校”补行开学典礼。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商船学校”于哈尔滨沦陷后停办。 (2)高等船员养成所——国立高等船员养成所 1937年2月,伪满洲国交通部在东北商船学校基础上于哈尔滨开设培养航运专门技术人才的学府“交通部高等船员养成所”。 1937年4月1日,第一期学员暂在哈尔滨道里炮队街正式入学上课。 1943年,日伪集团决定将学校迁往葫芦岛。 1944年9月18日,学校所有职教员、学生迁入葫芦岛的新校舍。迁校之后,“高等船员养成所”改为“国立高等船员养成所”。 1945年“八·一五”,“国立高等船员养成所”自行解散。 (3)国立葫芦岛商船专科学校——国立辽海商船专科学校 1946年11月24日,在原“国立高等船员养成所”学生的再三要求下,民国政府当局决定在葫芦岛原“国立高等船员养成所”旧址成立“国立葫芦岛商船专科学校”。 1947年4月14日,“国立葫芦岛商船专科学校”正式开学。 1947年5月15日,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核准“国立葫芦岛商船专科学校”改名为“国立辽海商船专科学校”。 1948年10月,学校迁入天津,再于当月中旬迁往北平。 1949年2月28日,学校师生动身由北平迁往沈阳。 (4)东北商船专科学校——东北交通专门学校——东北商船专科学校——东北航海专科学校——东北航海专门学校——东北航海学院 1949年3月3日,“国立辽海商船专科学校”师生抵达沈阳,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交通部接管后,改校名为“东北商船专科学校”,将学校原机构解散,即令其与东北邮电学校等合并,成立“东北交通专门学校”。 1949年8月初,东北行政委员会交通部决定将“东北交通专门学校”解散,分别成立“东北商船专科学校”和“东北邮电高级职业学校”。 1949年8月10日,“东北商船专科学校”正式开学。 1949年底至1950年初,学校迁往大连。 1950年2年2日,迁校结束,校址设于大连市白山路79号。 1950年8月,学校改名为“东北航海专科学校”。 1950年9月,再改名为“东北航海专门学校”。 1950年12月16日,学校行文正式呈请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要求改建航海学院。 1951年4月28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正式批复,同意“东北航海专门学校”改为“东北航海学院”,学校隶属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 (5)大连海运学院——大连海事大学 1953年,在东北航海学院基础上,与上海航务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隶属交通部。 上海航务学院历史1909年7月(宣统元年) 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前身为南洋公学)监督唐文治于该学堂增设船政科(航海专科)。 1911年(宣统三年正月) 邮传部决定于上海吴淞炮台湾创建商船学校,并电令唐文治操办。 1911年8月 上海吴淞炮台湾校舍建成,该校定名为“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仍由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管理,学堂监督由唐文治兼任,聘夏孙鹏为教务长,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划归商船学堂。 1912年1月 邮传部上海高等商船学堂改由国民政府交通部直辖,易名为吴淞商船学堂,唐文治兼任校长。 1912年3月 国民政府交通部任命原清末筹备海军大臣、海军提督萨镇冰为吴淞商船学校校长。3月15日萨镇冰到职。 1912年9月22日 吴淞商船学校迁入吴淞炮台湾新校舍。校舍占地面积约百余亩,设有实习工厂、游泳池、运动场、图书室、仪器室等。 1913年8月 萨镇冰奉命督办吴淞水陆警察事宜,吴淞商船学校事务由夏孙鹏代理。 1915年 吴淞商船学校奉国民政府之命停办,全部校舍、实习船及书籍、仪器等由海军部接收,开办海军学校。 1928年 国民政府交通部决定收回吴淞商船学校校舍,筹备恢复吴淞商船学校。 1929年9月1日 吴淞商船学校正式复校,定校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长由交通部部长王伯群兼任,杨志雄任雄副校长,主持日常校务。校舍仍为原吴淞商船学校校舍。 1929年10月8日 正式开学。 1932年 “一·二八”事变,校舍被日军轰炸,学校在上海市内租屋上课。 1933年春 校舍修复,学校迁回。 1933年8月 奉令停办预科,改设附属高级中学。 1935年8月 停招附属高中新生。 1937年 日寇入侵我国,抗日战争爆发,在“八·一三”淞沪战役中,校舍被侵略炮火摧毁,学校被迫停办。 1939年6月 国民政府国防最高会议教育专门委员会决定在重庆恢复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改称“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隶属于教育部。 1939年11月27日 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于“江顺”轮举行隆重开学典礼。 1940年3月1~6日 经教育部批准,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开始迁移至重庆江北人和场段家公馆和黄家祠堂,7日继续上课。 1942年秋 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新校舍在溉澜溪落成。 1943年 部分师生因对校长宋建勋不满,掀起学潮。国民政府教育部于同年5月8日下令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解散。此事不仅引起学校师生的强烈不满,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教育部在同年6月又不得不下令将学校归并国立交通大学(重庆九龙坡)。 1945年11月 抗战胜利后,并入交通大学的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师生迁回上海。 1946年2月 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在上海恢复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同时组成复校筹备委员会筹备复校事宜。 1946年10月14日 在上海东长治路正式开学。至此,学校经三度停办终在上海再次复校。 1950年9月12日 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航业管理系正式合并,成立上海航务学院。 1953年2月,上海航务学院整建制迁往大连。 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历史1920年2月 陈嘉庚在集美学校创办水产科,招收旧制小学毕业生,学制四年,渔航兼学。 1921年2月 “福建私立集美学校”总校名定立,内分中实部(包括中学、水产科、商科),师范部,女师部,小学,幼儿园。 1921年9月 水产科与商科合称为“集美学校实业部”。 1924年1月 水产科改称为“集美学校水产部”。 1925年1月 水产部改为“集美学校高级水产航海部”,招收初中一年肄业学生,学制五年,渔航兼学。 1926年5月 陈嘉庚从法国购进一艘载重为274吨的拖网渔轮,定名为“集美二号”。该轮为中国第一艘拖网渔轮,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渔轮。 1927年3月 改部为校,定校名为“私立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 1932年9月 增办新学制,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开始编高一组。 1935年春 校名改为“私立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 1937年12月 因日寇入侵,学校迁往安溪县官桥乡。 1938年1月 集美各中等学校全部迁入安溪文庙,合并办学,定名为“福建私立集美联合中学”,水产航海职业学校改为水产航海科。 1939年2月 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三科脱离“联合中学”,定名为“福建私立集美职业学校”,移往大田县城关。 1939年10月 因日寇飞机轰炸,职业学校疏散到大田城外玉田村上课。 1941年8月 独立为校,恢复原名“私立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简称“集美高水”)。 1942年8月 为便于闽南沿海各县学生入学,“集美高水”迁到安溪县城南街王田祖神祠。 1944年2月 福建教育厅因“集美高水”设备完善,将省立水产职业学校委托“集美高水”代管(该校至1946年3 月迁至莆田县。) 1945年8月 抗战胜利,学校由安溪迁回集美原址,但原校舍被日寇飞机轰炸破坏严重,学校逐步修复校舍。 1947年9月 学校分设渔捞科、航海科两个专业,但渔捞科只招收一届就停办了,学校主要办航海科。 1949年9月23日 集美解放。 11月28日 国民党军队飞机轰炸集美,校舍遭到严重破坏。学校迁到后溪下店圩借民房续办。 1950年6月 学校迁回集美原址。 集美学校董事会责成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校长陈维风筹备创办商船专科学校。 1951年1月 国家教育部电准成立“福建私立集美水产商船专科学校”(简称“集美水专”),由“集美高水”负责办理,招收高中毕业生,开设驾驶专业,学制为三年。 1951年2月 福建私立集美水产商船专科学校招生开学,暂用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的校舍,并由陈维风任校长。 1951年8月,福建私立集美水产商船专科学校与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脱离,独立成校,由原任山东大学水产系主任沈汉祥教授任校长。 “集美水专”独立办校。 设在惠安崇武的“福建省立水产职业学校”并入“集美高水”。 1951年秋1952年9月 经教育部批准,“集美水专”与厦门大学航务专修科合并成立“国立福建航海专科学校”(简称“福建航专”),校址设在集美。 设在福州马尾的“福建省高级航空机械商船职业学校”航海科并入“集美高水”。 1952年12月 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校名改为“福建省同安私立集美水产航海学校”。 1952年9月 福建私立集美水产商船专科学校与厦门大学航务专修科合并成立福建航海专科学校。校址设在集美,校长为刘荣霖。 1953年11月 福建航海专科学校迁往大连。 学校概况大连海事大学设有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管理学院、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法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系、物理系、体育工作部、专业学位教育学院、交通运输高级研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航运发展研究院(航海教育研究所)等19个教学科研单位,设有50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近25000人,同时招收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并校50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近6万名,其中大多数已成为我国航运事业的骨干力量。学校还为7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培训留学生及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4000余名。 新百年、新海大、新征程、新贡献,大连海事大学在交通运输部、教育部和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瞄准新目标,践行“学汇百川,德济四海”的校训,传承“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海大精神,弘扬“同舟共济,艰苦卓绝,科学航海,爱国为根”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承载使命,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学校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并向着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努力奋斗! 办学优势学校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2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J.M)、翻译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15个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科技合作基地,6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1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师资队伍大连海事大学拥有一支整体素质好、层次结构较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286名,博士生导师(含兼职)195名,聘任二级教授34名,三级教授66名,并涌现了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在海上交通工程、航海信息工程、船舶智能化、船舶动力系统及节能技术、船机修造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海洋环境保护、海事法规体系等领域,集中了一批专业理论深厚、科研能力较强的知名专家、教授和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骨干。学校还聘请共享院士6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名、讲座教授68名、客座教授384名,通过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实质性工作与交流,使大连海事大学师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各学科前沿理论,进一步拓展了视野,活跃了学术气氛。 学校校训学汇百川 德济四海。 “学汇百川”出自东汉王充《论衡·别通篇》:“人含(胸中容纳)百家之言,犹海怀百川之流也。”王充反对读书人株守一经,提倡博学广览,做兼通诸子百家之言的“通人”,他说:“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大人之胸怀非一,才高知(智)大,故其于道术无所不包”。 “学汇百川”作为校训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海大人具有大海般的胸襟,虚怀若谷,广收博取,善于汲取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二是指海大在治学上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容纳各种学术思想,汇聚八方人才。 “德济四海”系化用《周易·系辞上》“知(智)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中的“道济天下”。“济”有救助、造福、成就之义,这里是造福、服务的意思。“德济四海”作为校训有两层意思:一是做人要以德为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二是指海大培育的人才应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具有经邦济世、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志向、责任和能力。 海大赋悠悠华夏,泱泱神州,炎黄血脉,百代传流。殷商凿木为舟,拓开桴海之先河;郑和七下西洋,谊结邦国之良俦。俟至晚清,外患内忧,横遭强虏,中华蒙羞,海权旁落,国遭践蹂。先贤猛醒,意气方遒。兴船政,立吴淞之始基,办学堂,策百年之筹谋。斯为中国航海教育之铮铮响箭,亦是大连海事大学之涓涓始流。裹硝烟而辗转,未泯图强伟志;历风雨而盘桓,终怀兴国鸿猷。雄鸡唱,惊宇宙,醒雄狮,腾骅骝。三校合并,依山傍海新貌,海运学院,根深叶茂枝虬。 百年海大,沧桑巨变,跻身世界航海名校,勇占航海高教鳌头。风雨如磐,惊世成就,攀高攻坚,凯歌频奏。楼宇栉次鳞比,不啻千丈画卷;书声绕一片心海,堪比柳莺啁啾。精英广聚,师资雄厚;芬芳桃李,迹遍五洲。重点学科,似嘉榴惊艳上苑;巨擘名流,如金铎声震斗牛。科研攻关,屡登国家奖坛;科学管理,登高日上层楼。“半军管”,造就一流素质;展雄姿,方显我辈风流。情跨山海,联谊亚非欧美;道通中西,海内高朋牵手。学汇百川,集小流而成江海;德济四海,怀祖国而抚全球。 伟哉海大,荜路蓝缕,创辉煌,情伴大海奔涌;壮哉海大,继往开来,迎挑战,热血谱写春秋! 《光明日报》6月5日 国际合作大连海事大学十分注重对外交往和校际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典、埃及、越南、斯里兰卡等27个国家的70余所国际著名院校、单位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在合作办学、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合作科研等方面一直保持着实质性联系,合作的领域正在不断拓宽。2005年3月学校与世界海事大学合作举办培养的“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首次招生,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国际合作办学层次。2006年学校与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航海工程学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实现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首次输出。学校还与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亚太航海院校联合会(AMETIAP)、国际航海教师联合会(IMLA)、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南亚国家联盟、国际航运协会(ISF)、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以及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学校还积极开展教育创新,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引进教育资源,1992年成立了由百余家港航企事业单位参加的校企董事会,多年来,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支持与帮助。学校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航海工程学院建立了我校校区,并于2007年在斯里兰卡开始招生,实现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首次输出。学校还与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亚太航海院校联合会(AMETIAP)、国际航海教师联合会(IMLA)、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南亚国家联盟、国际航运协会(ISF)、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以及马士基(MAERSK)、日本邮船(NYK)等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学校还积极开展教育创新,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引进教育资源。 大连海事大学一直致力于建设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学。目前,学校共有长期外籍专家和教师30多人,每年短期来访讲学的国(境)外学者多达百余人,来访外宾近千人。学校已经实现了英语口语课全部由外籍教师授课。多年来,积极的与国(境)外著名院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活动,为学生创造对外交流的机会,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学校目前已经开展了多项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为学生的深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1、世界海事大学(World Maritime University)硕士班项目 2005年,大连海事大学与世界海事大学,联合开展了“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项目。该项目的教学采用全日制全英语授课,教学大纲、教材、教学管理、质量体系保证等全部与世界海事大学现行的同专业相同,任课教师2/3由世界海事大学的专家担任,学业完成并通过论文答辩的学员可以获得由世界海事大学颁发的理学硕士学位。 2、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2+2”双学位项目 2005年,大连海事大学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开展本科“2+2”双学位合作项目。参加本项目的学生在大连海事大学学习两年,然后到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学习两年,学业完成可以获得两校分别颁发的学士学位。 3、英国思旺西大学(Swansea University)法学院“3+1+1”项目 2007年,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与英国斯旺西大学法学院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开展本硕连读“3+1+1”项目。参加本项目的学生先在大连海事大学学习3年,然后到英国斯旺西大学学习1年,学业完成获得大连海事大学的本科学位,然后继续在英国斯旺西大学学习一年硕士课程,学业完成获得斯旺西大学的硕士学位。 4、俄罗斯涅维尔斯基国立海事大学“2.5+2.5”双学位项目。 2007年,大连海事大学与俄罗斯涅维尔斯基国立海事大学签订了“2.5+2.5”合作协议。参加本项目的学生,先在俄罗斯涅维尔斯基国立海事大学学习两年半时间,然后回到大连海事大学学习两年半的时间,学业完成,最终获得两所学校分别颁发的学士学位。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大连海事大学将继续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瞄准新目标,发扬“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精神,承载使命,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学校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并向着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努力奋斗! 现任领导张延华党委书记兼副校长 性 别:男 民 族: 汉族 籍 贯: 河南省商丘市 出生日期: 1960年04月 负责:党委全面工作;组织部 王祖温校长兼党委副书记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55年11月 籍 贯: 山东省威海市 负责:负责行政全面工作;组织部,科学技术处,航运发展研究院 王长勇副校长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53年5月 籍 贯: 辽宁 昌图 负责:负责基建处,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投资管理公司,出版社,大连海大航运管理公司 文小芹副校长 性 别: 女 民 族: 满族 出生日期: 1954年11月 籍 贯: 天津 负责:负责学校办公室,规划与资产管理处,财务处,校友事务与合作处 孙培廷副校长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59年8月 籍 贯: 河北 清河 负责:负责研究生院,质量管理处,交通运输高级研修学院(专业学位教育学院),深圳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图书馆,档案馆,期刊社 郑少南副书记兼副校长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62年5月 籍 贯: 山东 长青 负责:负责宣传统战部,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武装部、保卫处,离退休工作处,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防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陈鹏纪委书记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1957年5月 籍 贯:浙江慈溪 负责:负责纪委全面工作;监察审计处,信息处,工会,后勤服务(集团)公司 刘正江副校长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59年11月 籍 贯: 江苏 如皋 负责:负责人事处,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航海教育研究所,教学设施管理中心 历任领导校名 东北海船 校长 王时泽 1927.2-1932 (9.18事件后停办) 国立葫芦岛商船专科学校 校长 王时泽 1946.11-1947.5 (兼任) 国立辽海商船专科学校 校长 王时泽 1947.5-1947.8 ( 兼任) 校长 何正学 1947.5-1948.10 校长 士福金 1948.10-1949.2 东北商船专科学校 校长 教务长朱杰主持工作 东北航海专科学校 校长 孙大光1950.8-1950.9 (兼任) 校长 孙大光 1950.9-1951.5 (兼任) 东北航海学院 院长 孙大光 1951.5-1953.5 (兼任) 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 监督 唐文治 1909.8-1911.8 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 监督 唐文治 1911.8-1912.3 (兼任) 吴淞商船学校 校长 萨镇冰 1912-1915 (兼任) 交通部吴淞商船学校 校长 王伯群 1929.7-1930.9(以交通部长兼任) 校长 杨志雄 1930.9-1932.5 校长 夏骏鹏 1932.5-1933.1 校长 徐祖藩 1933.1-1934.7 校长 许建廷1934.7-1935.1 校长 伍大名 1935.1-1936.1 校长 刘次训 1936.1-1937.8 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 校长 吴俊生1939.9-1939.11 校长 宋健勋 1939.11-1939.11 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 校长 周均时1946.7-1949.4 校务委员会主任 于眉 1950.3-1950.9( 兼任) 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金月石 1950.3-1950.9 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冈森 1950.3-1950.9 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曹冲渊 1950.3-1950.9 上海航务学院 校务委员会主任 于眉 1950.9-1951.1 福建私立集美水产商船专科学校 校长 陈维风 1951.1-1951.8 (兼任)校长 沈汉祥 1951.8-1952.9 福建航海专科学校 校长 刘荣霖 1952.9-1953.11 大连海运学院 院长 茅程 1953.3-1957.11 院长 杨笑萍 1957.11-1961.4 代院长 朱杰 1961.4-1962.3 院长 茅程 1962.3-1962.7 院长 陈新丰 1964.1-文革 院长 朱杰 1978-1983 院长 周光庭 1983.6-1984.8 院长 陈祖慰1984.8-1991.12 院长 司玉琢1991.12-1994.4 大连海事大学 校长 司玉琢 1994.04-1998.12 校长 吴兆麟1998.12-2004.01 校长 王祖温2004.01-至今 组织机构机关职能部门及群团组织 学校办公室(政策研究室挂靠) 纪委办公室 组织部、人事处 宣传统战部 学生工作部(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挂靠) 武装部、保卫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内网) 研究生院 规划与资产管理处 质量管理处(内网)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信息处 财务处(内网) 基建处 离退休工作处 校友事务与合作处 工会 校团委 教学科研单位 航海学院 轮机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法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外国语学院 数学系 物理系 体育工作部 专业学位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航运发展研究院 教辅单位 图书馆 档案馆 期刊社、高等教育研究所 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 教学设施管理中心 附属单位 投资管理公司 出版社 大连海大航运管理有限公司 后勤服务(集团)公司 附属学校 医院 奖学金设置设奖名称 设立人(单位) 设立时间 设奖额度 奖励范围 奖励等级及标准 (元/生?年) 1 木兰奖学金赵锡成博士及朱木兰女士 1985年9月 1万元人民币/年 航海类 设一个等级 20002 航海奖学金 中国航海学会1990年9月 7000元人民币/年 航海类 设二个等级 3000、2000 3 上海海运(集团)公司奖学金 上海海运(集团)公司 1990年9月 5万元人民币基金 航海类 设二个等级 1000、500 4 航政教育奖学金 交通部海事局1992年9月 10万元人民币基金 海事管理 设二个等级1000、500 5 晴川奖学金 湖北晴川轮船有限公司 1993年7月 5万元人民币基金 航海类 设二个等级1000、500 6 船检奖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1993年11月 12万元人民币基金 所有专业 设二个等级3000、2000 7 饭岛幸人奖学金 日本饭岛幸人先生 1994年7月 100万日元基金 所有专业 设二个等级2000、1000 8 康泰奖学金 大连经济开发区康泰货运公司1995年3月 3000元人民币/年 人文学院 设一个等级500 9 威尔森奖学金 挪威威尔森轮船公司 1996年10月 1.5万美元基金 所有专业 设一个等级3000 10 泛洋奖学金 美国泛洋海运公司 1996年10月 10万元人民币基金 所有专业 设一个等级1000 11 吴福—振华奖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7年1月 交通部确定/两年一次 所有专业 设一个等级3000 12 中远集团奖学金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2002年11月 8万元人民币/年 航海类 设四个等级5000、2000、1000、500 13 德国船级社奖、助学金 德国劳氏船级社2003年9月 3万元人民币/年 航海类 设三个等级3000、2000、1000;助1000 14 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奖学金 日本邮船株式会社 2005年6月 1万元美金/年 所有专业 设二个等级4000、2000 15 SMC奖学金 日本SMC株式会社 2005年6月 100万日元 机电材料、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设一个等级2000 16 河北远洋奖、助学金 河北远洋运输有限公司 2005年8月 35万元人民币 所有专业 设一个等级:奖5000;助2000 17 泰嘉助学金 大连泰嘉海运集团 2005年8月 10万元人民币 航海、轮机、海管、海商 设一个等级2500 18 旅顺物流园-伍陆柒捌集团奖助学金 旅顺物流园-伍陆柒捌集团有限公司 2005年11月 20万元人民币 所有专业 设三个等级5000、4000、3000;助1000 19 ▲杨良宜奖学金 香港杨良宜先生 1990年9月 20万元港币基金 海商法 设三个等级1000、500、350 20 ▲嘉实多奖学金 嘉实多中国有限公司 1998年5月 3100美元/年 轮机管理 设三个等级3000、2000、1000 21 ▲海大航科奖学金 大连海大航运科技有限公司 2001年5月 10万元人民币/年 航海类 设三个等级10000、6000、3000 22 ▲昆仑奖学金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 2001年11月 4万元人民币/年 轮机工程 设三个等级2000、1500、1000 23 ▲瓦锡兰奖学金 瓦锡兰中国有限公司 2001年12月 2万元人民币/年 轮机工程 设二个等级 2000、1000 24 ▲台骅奖学金 上海台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5月 1.4万元人民币/年 交流学院 设一个等级2000 25 ▲宝供物流奖学金 宝供物流企业集团 2002年9月 1万元人民币/两年一次 物流管理、物流工程 设一个等级5000元 26 ▲中海工业船舶奖学金 中海工业有限公司2003年10月 1.5万元人民币/年 轮机工程 设二个等级2000、1000 27 ▲道达尔奖学金 Total Lubmarine香港分公司 2004年6月 1.5万元人民币/年 轮机工程 设三个等级4000、2000、1000 28 ▲大木奖、助学金 辽宁新大木物流有限公司 2005年6月 2万元人民币/年 人文学院 设一个等级:奖3000;助1000 备注: 1.带“▲”者为设立在学院的奖学金,由各学院自行评定,并将评定结果报学校备案。 2.以基金形式设立的奖学金,根据评奖当年其账户中的利息额度确定评奖名额及奖励标准。 3.表中所列设奖额度及奖励的等级和标准仅供参考,以评奖当年各奖学金账户中的额度确定评奖名额及奖励标准。 社团组织大连海事大学社团 社团名称 成立时间 隶属关系 负责人 校学生会 1953年 校团委 张舜 广播台 1953年 校团委 王宇 校报记者团 1956年 宣传部 孙英利 电航学社 1979年 信息团委 刘建明 摄影协会 1982年 社团联合会 严然 航海气象小组 1982年 航海团委 王召龙 海潮文学社 1988年 社团联合会 张亚臣 艺术团 1989年 校团委 赵品一 海青杂志 1992年 校团委 孙肖雄 军乐团 1994年 航海团委 张函 青年志愿者协会 1995年 校团委 闫海 经济学会 1995年 交管团委 缪浩洋 网球协会 1996年 社团联合会 李炫君 法律援助中心 1996年 法学院团委 马骁 艺澜戏剧社 1997年 社团联合会 周航 自我教育委员会 1997年 学生处 甯君 校自管会 1997年 学生处 张宏博 “绿”杂志社 1997年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 张乐 家教服务中心 1998年 学生处 施宇 先锋戏剧社 1998年 外国语团委 杨莎莎 法学院自管会 1999年 法学院团委 王晓春 MEA英语协会 1999年 社团联合会 马靖 勤工助学服务中心 1999年 学生处 陈中州 社区服务中心 2000年 社团联合会 田静 启航计算机协会 2000年 信息团委 于仁春 同舟学社 2000年 轮机团委 刘启萌 海青网 2001年 校团委 曹正磊 社团联合会 2001年 校团委 侯衍玲 公共关系协会 2001年 社团联合会 王立新 吉他爱好者协会 2001年 社团联合会 王嵩 方舟创业公司 2001年 交管团委 邱康宁 阳光旅游协会 2001年 交管团委 曾凯 DMU环境与发展协会 2001年 环工团委 傅玲子 α—SPACE外语爱好者协会 2001年 外国语团委 胡菁媛 游泳协会 2002年 社团联合会 刘晓文 电子商务实践基地 2002年 交管团委 罗卫红 海风网络安全小组 2002年 社团联合会 雍果 学生电视台 2002年 社团联合会 张义新 海环话剧社 2002年 环工团委 丁晗坚 职业发展协会 2003年 社团联合会 王平平 PEC户外运动协会 2003年 社团联合会 陈志才 轮滑协会 2003年 社团联合会 余畅 模特队 2003年 社团联合会 邵小卷 创世纪营销学社 2003年 交管团委 徐隆嘉 物流协会 2003年 交管团委 胡成宝 军事爱好者协会 2003年 信息团委 王博章 溢博实践沙龙 2004年 轮机工程学院团委 张超 外事志愿者协会 2005年 社团联合会 谷黎明 凌寒棋社 2005年 社团联合会 薄浩 长跑俱乐部 2005年 社团联合会 龙晓磊 金属工艺协会 2005年 轮机团委 王维伟 管院院刊 2005年 交管团委 郭安琪 外国语学院日语协会 2005年 外国语学院团委 毛依然 自强社 2006年 社团联合会 殷泽州 海舞堂街舞协会 2006年 社团联合会 常吉 天蓝工作室 2006年 社团联合会 辛宇 海大购物网 2006年 社团联合会 周仕正 心理健康协会 2006年 学生处 段宗哲 校友服务队 2006年 学生处 徐泽谦 影视协会 2006年 航海学院团委 王浩源 海轮棋社 2006年 轮机工程学院团委 尹长岭 轮机工程学院英语协会 2006年 轮机团委 童道平 蓝文字文学社 2006年 人文团委 佟婉君 创业协会 2007年 社团联合会 周旭巍 理财协会 2007年 社团联合会 张蕾 滑板协会 2007年 社团联合会 谭宗欣 德逸曲艺社 2007年 社团联合会 王堪宇 深蓝动漫社 2007年 航海团委 曲梦琪 影视协会 2007年 航海团委 王浩源 第四维 2007年 交管团委 李云浩 MEB篮球社 2007年 交管团委 刘书君 民乐团 2007年 校团委 陈陆一 墨艺书法学社 2007年 信息团委 王艺阔 邓三研究会 2007年 人文团委 曹霞 起点创意 2008年 社团联合会 江宠颐 信息交流平台 2008年 社团联合会 王金龙 飞盘协会 2008年 社团联合会 张晓丽 清扬羽毛球 2008年 社团联合会 张海林 电子竞技 2008年 社团联合会 崔宸 乒乓球协会 2008年 社团联合会 王月 双截棍协会 2008年 社团联合会 韩友良 武术协会 2008年 社团联合会 姚海洋 钢琴协会 2008年 社团联合会 姜冠中 管弦乐队 2008年 社团联合会 李春敏 交管自管会 2008年 交管团委 孙欢 财务管理学会 2008年 交管团委 王思 海大工作室 2008年 交管团委 周海明 校友志愿者 2009年 校友事务与合作处 樊丽媛 海大讲解团 2009年 校友事务与合作处 马晓丹 礼仪队 2009年 社团联合会 刘磊 爱心社 2009年 社团联合会 王丹丹 水球俱乐部 2009年 社团联合会 张明 演讲与口才 2009年 社团联合会 赵大鹏 乐学自助堂 2009年 社团联合会 张晶 商学会 2009年 社团联合会 王召龙 百川实践 2009年 社团联合会 王生海 网工协会 2009年 社团联合会 吕俊文 联想ideas 2009年 社团联合会 杨萌 粤语协会 2009年 社团联合会 林佩珊 天文协会 2009年 社团联合会 杜佳虎 街球协会 2009年 社团联合会 吴松洋 读书会 2009年 法学院团委 单成林 FFA航运学习社 2009年 交管团委 李金才 就业网 2009年 就业指导中心 张湛 海大人杂志社 2010年 校友事务与合作处 林茜茜 漂移板协会 2010年 社团联合会 王珺 凤凰社 2011年 社团联合会 方永杰 著名校友马家骏:学校前身吴淞商船学校1914年第一期毕业生。中国第一代远洋船长。建国后曾任上海市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 钱永昌:学校前身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0级学生,该校首届毕业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曾当选为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84—1991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 林祖乙:学校前身福建航海专科学校1951级学生,1954年毕业于该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现任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中国水上消防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 洪善祥:学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58级学生。现任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曾先后担任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副总经理,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 刘松金:1965年8月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远洋运输轮机专业,高级经济师。1985年6月任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1986年12月任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总经理。1991年10月任交通部副部长,1994年5月任交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陈政高:该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72级学生。现任辽宁省省长。先后担任大连海运学院团委书记,共青团大连市委常委、学校部部长、副书记,大连市长海县副县长,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辽宁省副省长,沈阳市市长,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兼辽宁省省长。 朱正昌:1962年9月至1968年6月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大连海运学院学习;1993年3月任省交通厅厅长、党组书记;1998年11月任省委常委、省直机关工委书记;2000年7月任省委常委、省直机关工委书记、山东大学党委书记;2002年7月任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2005年1月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5年2月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 黄先耀:现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大连海事大学轮机管理1978级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1998年09月,任交通部海事局党委书记、副局长,中央纪委、监察部驻交通部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局局长;2004年02月,挂职任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2004年08月,任交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08年03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 潘立刚:1978年3月至1981年12月在大连海运学院学习。2006年3月起任湖北省委组织部部长。2006年9月起任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2007年6月当选为中共湖北省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常委。现任中组部部务委员兼干部二局局长。 赵化明:现任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男,汉族,1957年9月生,辽宁黑山人,1976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法学专业,研究生学历。 1998年11月至2000年11月营口市政府副市长、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2000年11月至2003年4月营口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营口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其间:2000年9月至2004年3月在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4年4月至2005年1月营口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5年1月至2008年2月营口市委副书记、市长。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营口市委书记。2010年7月任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方嘉德:该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61级学生。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全总十三届主席团成员,中共十五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国职工对外交流中心副会长,中国航海学会副理事长。 李建玉:1962年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航海系。1988年9月任监察部驻民航总局监察局局长。1993年3月任中共民航总局纪委副书记兼监察局局长。1994年9月任中共民航总局纪委书记。1997年在中共第15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任茂东:该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74级学生,教授。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曾任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院长,交通部科教司司长。 林玉乃:该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60级学生。高级工程师。任中国航海学会秘书长、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主任。曾先后担任交通部救助打捞局局长,青岛远洋公司副总经理、交通部安全监督局局长。 胡汉湘:该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61级学生。高级工程师,原交通部水运司司长。曾先后担任海洋运输管理局副局长、运输管理司副司长、全国水运总调度主任等职。 何 杰:我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77级学生,现任环保部部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曾任交通部人劳司技干处处长,人劳司司长助理、副司长、司长。 常德传:1968年从大连海运学院毕业,到青岛港从事一线装卸工作,至今在青岛港工作已达40年。现任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以其卓越的经营管理业绩,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十大“人民尊敬的企业家”、中华十大诚信英才、新世纪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大榜样人物、共和国小康建设功勋人物等荣誉称号。 徐祖远:该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73级学生。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曾任广州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海发展股份公司货轮公司总经理。 陈忠表:该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58级学生。高级经济师。中国船东协会会长、中国航海学会副会长、曾任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董事长。1994年4月被中国企业家协会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金球奖) 刘功臣:该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73级学生。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正局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交通部远洋船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已被推荐为国家科技发展专家库专家。 宋家慧:该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73级学生。高级船长,国家注册安全高级工程师,现任交通部救捞局局长,党委委员。曾先后担任大连远洋运输公司航运处处长,大连海监局副局长兼副监督长、交通部海事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林建清:该校原轮机系轮机管理专业1977级学生。现任中国海运(集团)中公司副总裁兼中海工业有限公司,中海集团国际贸易公司和中海电信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轮机学会会长,中国航海董事会主席。 肖建国:我校原计算机系1978级学生。现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方正(香港)有限公司副总裁。 苏新刚:该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78级学生,现任交通部水运司司长。 邹斌: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船舶驾驶专业毕业。2007.01-2008.11,交通部(交通运输部)水运司副司长。 梅劲:现任安徽省交通厅厅长。1978年3月大连海运学院轮机系轮机管理专业学生;1997年10月安徽省交通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2006年4月任淮北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市长、党组书记;2006年9月任淮北市长;2007年12月19日任省交通厅厅长。 赵零:1966年7月大连海运学院电工系港口电器设备专业毕业。现任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1997年12月-2002年2月,武汉市委副书记;2002年2月-2003年1月,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赵沪湘:1980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高级工程师。2005年12月起任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董事、总裁、党委书记。2006年3月起兼任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7年8月起兼任中外运航运有限公司董事长。现同时担任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会长、国际货运代理协会(FIATA)副主席等职务。 周祺芳:中集集团第六任董事长。1965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历任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副总裁、香港招商局集团副总裁兼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总经理、平安保险公司副董事长等职;现任招商局集团常务副总裁。其创办的中远川崎重工及中远修船集团是中国修造船业管理最好的企业之一。鉴于周祺芳先生的卓越成就和杰出贡献,国务院评定其为具有特殊贡献专家。 张建华:该校社会科学系水运政工干部专修班1983级学生。现任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副总裁,党委委员,高级政工师。 魏家福:1999年获该校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现任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 张良: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船舶驾驶专业。2006年11月出任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副总裁。历任天津远洋运输公司船长,天津远洋运输公司人事处处长,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 魏卿: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毕业。澳大利亚中国商会会长,中远(澳洲)有限公司总裁兼党委书记等职。现任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天津远洋运输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 司玉琢:大连海事大学前校长,海商法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和1988年两次获交通部优秀教师称号;创办了“国际海事”(海商法)和外贸运输专业,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于98年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以海商法为主要方向的国际法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主要起草人之一,参与重要海事诉讼、仲裁案件多起,经常以专家身份率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与国际海事立法的研讨,是国际海事委员会(CMI)“运输法(Transport Law)专家小组”成员之一,参加“联合国贸法会运输法公约”中国代表团团长(2002-至今)。 李科浚:1975年5月大连海运学院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本科毕业。1976年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渥太华大学留学。1978年至1994年在国家船舶检验局工作,历任主任验船师、副处长、处长、副局长。1988年至1994年任中国船级社副社长。1993年7月至1997中央党校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94年任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副总裁。1998年哈佛大学商业学院学习高级管理。1999年1月至今,任中国船级社社长、理事长和总裁。2005年7月任国际船级社协会副主席。2006年7月,任国际船级社协会主席。 庄卫华:女,福建漳州人,1962年2月出生。1985年2月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研究生部船舶无线电导航技术专业,分配到集美航海专科学校任教。1986年12月晋任讲师。1990年赴加拿大UniversityofNewBrunswick大学留学,1993年获博士学位。同年10月开始在滑铁芦大学工作,从事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和无线电移动通信领域的科研工作。现已带出博士生毕业生2名、硕士生毕业生8名。目前带有6名博士生和3名硕士生。已在国际一流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90多篇论文,与他人合著一本教科书“WirelessCommunicationsandNetworking”。2001年获安大略省省长优秀研究奖。1997年7月成为滑铁芦大学终身教授。2002年7月成为滑铁芦大学正教授。2011年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公交线路正门: 10、28、202、406、531路 海事大学站 西门: 10路 凌南路站 北门: 406路 理工大学站 10路 栾金东街站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