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言以助味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费孝通 著出 版 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5-1

版 次:2

页 数:404

字 数:70000

印刷时间:2005-5-1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9787810904841

包 装:平装

编辑推荐

80年代初,我开始“行行重行行”,即到各地去调查农民生活。每到一地,必访尝当地乡味土肴以为一乐。在徐州沛县访问时,当地主人享以狗肉并述说刘邦的故事,我忽想起《中国烹饪》之约,乘兴写了一篇《乡情脉脉话酒肴》寄去。从此开了一个先例,陆续在十多年里写下了同一类的短文有十多篇。

写这一系列的短文时,可以不加思考,顺笔写来,写到哪里就到哪里,没有拘束,颇有一种自由之感,有异于写其他文体的作品。心虽好之,但总觉得不是写文章的正道,似乎只能私下给人消遣,不能登大雅之堂。因之,这叠存稿也作了格外的处理,堆在一处,平时也不去翻阅。

其实一个人的写作,像做人一样,总难脱一个既定的格调。即使是“两面派”、“变色虫”,也只是自骗自而已,在别人眼里,其原形还是一路货。我这次把这十几篇另外处理的短文拿出来自己重读一遍,看到了除题材上都围绕在“食”上,行文格调还是没有什么不同于收在《逝者如斯》和《芳草天涯》里的杂文。我之所以不把它们混同起来大概别有原因。这原因也许要找病态心理学者去分析了。“食色性也”,性既不可公开谈论,食论也得另作处理了。

我决定把这十几篇短文结集出版,而且认为不妨作为前两本杂文集的继续,以纠正我过去所有的那种另眼相看的偏见,并把这点说明,作为后记附在书后。《话说乡味》则是一篇刚刚写就、尚未公开发表的新稿。

以《言以助味》为书名,用来说明这几篇短文实际上可起的作用而已。

内容简介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的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一生致力于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城乡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等的研究,本书将其在各地访问期间所品尝美食的经历与你一同分享:龙胜猕猴桃、盐城藕粉丸子、家乡的凤尾菇、秦淮风味小吃……让你了解这位学术大家生活中的一面。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生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联合国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日本亚洲文化奖;1994年接受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

目录

乡情脉脉话酒肴——漫话徐海佳肴名酒

闻香已醉未品先酣——洋河写酒

龙胜猕猴桃

再谈猕猴桃

家乡的凤尾菇

盐城藕粉丸子

撒拉餐单

访日记吃

秦淮风味小吃

肺腑之味——苏州木渎纪肺汤品尝记

榕城佛跳墙

无棣金丝枣

府书记的十大营养蔬菜

话说乡味

后记

书摘

人老了,对这些虚妄的意境却分外珍惜。我又何必要再去戮穿这些自营的空中楼阁呢?约我去游夫子庙的朋友似乎对我的心情有所领会,正想修补一下上回的余伤,所以说:旧景已经复修,不妨去一睹明清风格的建筑。而且还着重地加上了一句:你没有忘记那年的秦淮小吃罢?

说起秦淮小吃,我必须补上一笔。那年在夫子庙,我们挤入人群,节节拥塞,四周行人像是被什么魔力吸住似的,推都推不开。原来大街两旁连三接四地沿路摆着各色各样的小吃摊了:豆腐花、索粉、烤肉串 我一见生情,顿时引起了幼年在吴江城隍庙里看草台戏时,尽情享受各种小吃的回味。我几次想沿街坐下来饱尝一番,但是朋友却催着我向前挤,说是前边的茶楼里已为我订了座。

一顿小吃,我顿觉心神开朗,一下扫除了方才对夫子庙、秦淮河的无聊的怀旧。这固然是茶楼主人烹饪有道,更重要的是把我从夫子庙拉回了秦淮河,领略到了一点蔷薇色的神韵。秦淮河的小吃是小家碧玉。它们原是出身于乌衣巷口寻常百姓家里,王谢堂前山珍海味的盛宴里没有它们的份。秦淮小吃恰是蔷薇,而不是牡丹。蔷薇不择地而长,墙角井旁,随遇而安。它们秀发挺立,不需花坛玉盆;花开花落只要适时,不择春夏,谢了再开,开了再谢,不到严冬霜冻,不告休止。秦淮小吃不也正是这样,街头屋角随处可买,沿河就座,一盘棋,一杯酒,均可助兴吗?想当年,桨声灯影中,玲珑的小船叫卖于画舫之间,确有一番普罗风味。P64

小时候我家中更多的副食品是取自酱缸。酱缸里有不断供应我们饭桌上“小菜”的原料,常有的炖酱、炒酱——那是以酱为主,加上豆腐干和剁碎的小肉块,在饭锅上炖熟,或是用油炒成,冷热都可下饭下粥,味极鲜美。酱是家制的,制酱是我早期家里的一项定期的家务。每年清明后雨季开始的黄霉天,阴湿闷热,正是适于各种霉菌孢子生长的气候。这时就要抓紧用去壳的蚕豆煮熟,和了定量的面粉,做成一块块小型的薄饼,分散在养蚕用的匾里,盖着一层湿布。不需多少天,这些豆饼全发霉了,长出一层白色的绒毛,逐渐变成青色和黄色。这时,安放这豆饼的房里就传出一阵阵发霉的气息。不习惯的人不太容易适应。待豆饼霉透之后,把一片片长着毛的豆饼,放在太阳里晒,晒干后,用盐水泡在缸里,豆饼溶解成一堆烂酱。这时已进入夏天,太阳直射缸里的酱。酱的颜色由淡黄晒成紫红色。三伏天是酿酱的关键时刻。太阳光越强,晒得越透,酱的味道就越美。

逢着阴雨天,酱缸要都盖住,防止雨水落在缸里。夏天多阵雨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