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亚洲千手螺 |
释义 | 名称类别【物种名称】亚洲千手螺 【中文俗名】刺螺、观音螺 【拉丁学名】Chicoreus asianus 【命名者】 Kuroda, 1942 【科属分类】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新腹足目、骨螺科 外形特征贝壳呈纺鎚形,壳重厚坚固。螺层约8层,缝合线浅而宽,每一螺层有纵肿肋3条,其上密集排列著坚硬半管状的棘,在体螺层肩部上一列棘最发达,在纵胀肋之间有一个非常发达的瘤状突起。壳面具有细而密的螺纹和较发达的螺旋肋。壳色紫黑或紫褐色,壳顶部常被腐蚀而呈白色。壳口小,卵圆形,内面白色,唇缘通常橙红色或橙黄色,外唇边缘齿列状,外侧具一列发达的枝棘。内唇光滑,前水管沟短,形成半封闭的管状,管壁右侧具较密而短的棘。後水管沟形成一小而深的缺刻。端核型几丁质口盖。以藤壶或软体动物为食。 分布范围世界分布 东海至南海 台湾分布 台北县贡寮乡龙洞,台北县贡寮乡盐寮,台湾东北角,新竹外海 习性环境暖海产。生活在低潮线或数米深的岩礁海底,浅海珊瑚礁、岩石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