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鸭姆潭水轮泵站 |
释义 | 鸭姆潭水轮泵站简介 该站位于九龙溪下游沙溪河上游,距永安城区11公里。属县、乡(镇)联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该站设计装机容量8×1250千瓦,理论年利用小时为6189小时。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5593平方公里,上游正常水位176.2米,下游枯水165.4米。原设计左右岸均安装大型水轮泵,提水灌溉大湖、曹远、茅坪等3个乡1.84万亩旱田。后将右岸的水轮泵工程更改为以线代渠,采用分散的电力提水灌溉方式;左岸则保持原有设计。由市水电局牵头组织力量勘测设计和施工。 该工程于1976年底开始勘测设计,1977年11月正式破土动工。1977年12月31日,经省水电厅批准,列入省水利基建项目,核定工程总投资138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556万元。 全县12个乡 (镇)以民兵连组建形式,调动1000多人的建设大军在工地安营扎寨,夜以继日奋战两年又十一个月,于1980年10月18日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正式发电投产,并入省电网运行,实现高速优质。 1981年5月7日,8台机组全部投产,同时并入省网。 1985年底,左岸水轮泵房内安装2台63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至此,该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126万千瓦,是全市已建成的装机容量最大的小水电。同时,2台大型组合水轮泵通过试车抽水,实际扬程1.00米,出水流量0.7立方米秒,灌溉效益含曹远、大湖两乡耕地面积7400亩。该电站具有发电、灌溉、供水、渔业、交通等综合效益。 至1989年底,该电站累计发电量达4.73亿千瓦时,售电收入3075万元,相当于全部投资的2.5倍,为国家创产值达11.825亿元,在全市小水电站中经济效益最佳。多次受到省、三明市主管部门的表彰。 该电站枢纽工程由拦河坝、发电厂房、非溢流坝、水轮泵房、坝顶公路桥、变电站等6个主要部分组成。闸坝、非溢流坝坝顶全长230.3米,最大坝高20.9米。发电厂房、水轮泵房均建左岸,发电房内安装8台1250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设计引用流量为135.2立方米秒,设计水头10米。闸坝段共设置闸门25扇,其中22扇为钢筋混凝土平板闸,孔口尺寸为4×4.6平方米;3扇为钢质弧形门,孔口尺寸为12×4.6平方米。坝顶公路桥全长232.9米,桥面宽6.5米。 该工程在设计施工中进行3项技术改进:(1)为了便于泄洪运行,改12孔4×4.6平方米闸为3孔12×4.6平方米弧形闸;(2)为便于施工,改非溢流坝部分冲砂孔为拦砂坝,节省资金约5万元;(3)为节省材料和资金,改实心重力式固定坝为空腹式重力坝,节省混凝土7000多立方米,节省资金35.9万元。该项目荣获三明市技术改进奖。 县委、县府把建设鸭姆潭水轮泵电站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工程勘测、设计、立项全过程由县直接领导,县委书记袁启彤、县长张主惠亲自抓,县委常委王治全具体分管。县水电局集中水电系统主要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勘测、设计专业队。县招待所腾出6套客房和一个会议室专供设计人员住宿和办公,并为10多名技术人员办理集体伙食。在县领导的关心下,该工程从勘测至初步设计立项仅一年时间,其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工程破土动工第一天,全县12个乡镇223个行政村及部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参加誓师大会,县委书记、县长带头参加劳动。在右岸围堰合拢的关键时间,袁启彤第一个跳下深潭。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4套领导班子深入工地开会,及时现场解决各种问题。 工地成立现场指挥部,下设政治处、办公室、坝区指挥所及设计组、施工组、材料组、运输组等机构。县从各部门抽调20多名科局级以上干部担任上述机构领导,常驻工地抓现场施工管理。他们既是指挥员,又是劳动者,跟12个乡镇民兵同吃同住同劳动。广大干群居草棚,战寒暑,安营扎寨整3年,苦干实干千昼夜,谱写了一曲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凯歌,在永安小水电建设史上留下光荣的一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