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雪峰断颈龙舞 |
释义 | 雪峰断颈龙是雪峰山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间龙舞文化。 断颈龙灯始于何时,源于何故,从史志上已无考证,只是在当地民间传说中有纪念唐朝魏征梦斩荆河老龙典故之说而名,流传至今已有1300年历史,自古以来成为百姓中家喻户晓最具影响的传统文化活动,经久不衰;具有民族艺术性。断颈龙的制作,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饰以彩绘,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龙头与龙身分离,龙身节数必须是单数,有9节、13节、27节不等,每条龙身配以两至三个龙头。亮龙外用纸糊、纸枚醮油点火于龙肚内,舞时点亮火枚,便于晚上出动。断颈龙的出列阵容庞大,一般有一面大锣,两只铁锍开路,牌灯在前,上书“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吉祥句;散灯在后,有狮灯、车灯、花灯、动物灯、故事灯、蚌灯、彩莲船等,其中制作精美的故事灯最具特色,民间传说故事人物应有尽有,有的龙灯队配有200盏以上。断颈龙灯的表演形式别具一格,由引宝领舞,龙头与龙身分离,带以双头与宝相舞,灵活多变,自成套路,而龙身以滚灯为主,恰似蛟龙行空,配以激昂的辰河高腔锣鼓乐曲,催动助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性。断颈龙是洗马乡最受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村村有龙灯队,户户有舞龙人,舞龙习俗代代相传,年年不间断,全乡常年有龙灯队20只,直接表演人员500人以上,参加活动人树达5000至10000人。其中中和、中段、芽柳等村,村村组织两至三条龙灯,家家自扎故事灯,人人主动捐款买灯纸、灯油。纸扎工艺、舞龙套路、表演风格在全乡具有代表性,涌现出肖元庆、易图义、易长仁等一批在龙灯艺术上有造诣、有影响的代表性人物。 该项龙舞艺术文化底蕴沉积深厚,绝无仅有,具有很高的民间艺术研讨价值。且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一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该项目已列入2007年怀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