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学田制 |
释义 | 学田制学田制:是指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由国家拨给或者学校自行购置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学校的固定资产,学校将这些土地租佃给附近的农民耕种,收获的粮食和钱租用作赡学的经费。 学田制背景在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发展史上,自汉代以来,教育经费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宋朝之前,未确立一种比较稳定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宋代在仁宗朝以后,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学田制为核心的多种形式、多种来源的教育经费筹措制度,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阻碍教育发展的经费问题,为宋代教育及其以后各朝各代教育经费问题解决提供了范例。 宋代最早由朝廷赐给府州学校学田,是在乾兴元年(1022年)十一月。叛国子监孙奭奏请朝廷赐给兖州州学学田10顷,“以为学粮”,得到朝廷允准。此后各地纷纷效仿。此举被认为是宋代学田制度的开端。 宋代中央官学得到赐田始于仁宗康定元年(1038年)。至此,学田也成为国子监太学的主要经济来源。 学田产生的必然性一,宋代历朝皇帝都奉行“右文”政策,实行尊孔崇儒的文治政策。对通知者来说,经地方府州学校普遍建立起来,不仅是标榜文治局面的象征,同时也是进一步加强对各地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控制的重要举措。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问题,就产生了赐给学田这种形式。 二,宋代鉴于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经验教训,采取了强化皇权的措施,同时也将地方财权归中央统一掌控。宋代朝廷所赐的学田,绝大多数是地方政府名下的田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这是宋代强化皇权的一个特定现象的产物。 三,实施学田制以维护地方官学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宋代政府急于解决科举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弊端,即士子离籍冒贯的问题。宋代的科举规模不断扩大,士子离开本地去招考额比较多的地区投考,造成各种矛盾冲突。因此,为了使科举考试和学校教育本地化、一体化,士子必须在本地区学校读书,科举考试也要通各地的官学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这就要求建立一个能够容纳大量学生寄读求学的遍布全国的学校网,而做到这一点,就要提供足够的养士教育经费。因此学田制产生了。 学田的来源宋代州县学田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但就大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官拨绝户田产和产权不明的田产。宋代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客户,豪强户富以至寺院争夺强占土地的事端较多,因而出现了绝户或者产权不明的田产,像这种情况,官府往往将其判给学校了事。 2,没收寺庙田产。宋代寺院淫祠甚多,所占田产也遍布天下,朝廷拆淫祠毁寺庙,以其田产浮财移用于修建学校。 3,其他形式的公田转为学田。 4,当地富户捐献田产。 5,地方财政提留的系省钱或学校自筹资金购置田产。 学田的分配依据学校所在地区的行政级别而有所差别。 通常上府大州的官学学田为10顷; 一般州郡府的学田数量为5顷; 一般的县学,学田数量多为2顷; 学田制的发展南宋绍兴十三年之后,绝大多数的州县增办学田,实际上已不必再像北宋那样申报朝廷批准,完全可以由地方官自行决定,因此南宋学田的增扩速度比北宋快得多。 学田的管理宋代州县学田在使用管理方面的主要特点,是由地方行政长官负责学田的增购和调拨,学校负责账目的等级和管理。 学田制的意义一,为地方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宋代从太祖开始就在科举方面限制形式之家,鼓励平民出身寒俊之士读书入仕。学田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中下层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强了科举和教育平民化的倾向。 三,学田制确立了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经费制度的基本形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