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学生自我问题与教育方案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 孙嘉卿 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字 数: 125000

页 数: 186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501973309

包 装: 平装

定价:24.00

内容简介

《学生自我问题与教育方案》就试图解决这样一些伴随青少年自我发展出现的问题。虽然“自我发展”这个说法听上去很抽象,但当它表现在中小学生的一些具体行为上时却很具普遍性和代表性。在《学生自我问题与教育方案》中,没有那些罕见的特殊案例,所针对的问题都是日常教学中最常见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问题。 的自我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孙嘉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社会心理学。曾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编写心理教育读物《给孩子一个叫幸福的礼物——高情商孩子培养38妙方》,并长期为《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栏目供稿。

目录

第一章 走进中小学生的内心世界

第二节 过山车的感觉——中小学生自我的特点

在心理学中,与自我关联最大的是这样两个概念:自我概念与自尊。自我概念回答的是“我是谁?”这个问题,而自尊强调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换句话说,自尊是个体对自我概念的评价。

一、中小学生自我概龛的发生和发展

探讨自我概念的前提是学生的自我概念是否已经很好的建立,亦即他是否能把自己和别人区分看待。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是心理学里必须提到的一个词,它的含义很容易理解。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问不同年龄的孩子这样一个问题:“小明把糖果放在一个蓝色的盒子里之后就出去玩儿了,在他走后,妈妈悄悄地把糖果放到了一个绿色的盒子里,等小明回来他会到哪个盒子里找糖果呢?”

很多实验发现,年龄小的孩子(如3岁的孩子)会说,小明会到绿色的盒子里找糖果,而大一些的孩子则会说,他会到蓝色的盒子里找。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大一些的孩子能够把自己想象成他人,去体会他人的意图。这个时候,“自我”和“他人”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只有在很好的区分了自我和他人的时候,才能有自我概念的产生。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5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