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家的日语
释义

《大家的日语》是由日株式会社スリ一エ一ネットワ一ケ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发行的一套优质日语教学图书。

简介

本书正如书名《大家的日语》所说的那样,是为了使初学日语的人能愉快地学习,教师也能兴致勃勃地教下去,花了三年多的时间编写而成的。本书是作为《新日语基础教程》姊妹篇的一本教科书。

众所周知,尽管《新日语基础教程》是为技术修人员编写的教科书,但作为初级的日语教材,内容相当充实,对希望在短时期内掌握日语会话的学习者来说是一本十分实用、不可多得的教材,现在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

近年来日语教育逐渐向多样化发展。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和与世界各国人民交流的不断深入,各种背景不同、目的各异的外国人融入日本社会。像这样随着外国人增加所需的日本教育带来的社会变化又影响到各种日语教学实践,更求兼顾学习者学习目的的多样化。

在这种情况下,3A公司根据国内外多年进行日语教学实践的专家们的建议和要求,编辑出版了这本《大家的日语》。《大家的日语》不但具有《新日语基础教程》的特点、同样的学习项目和简而易行的学习方法,还在会话场景和登场人物方面,为了适应学习者的多样性,使其具有更好的广泛适用性,使国内外各种各样的学习者不会受到地域限制,而愉快地进行日语学习,我们进一步充实、改进了内容。

《大家的日语》的使用对象是在工作单位、家庭、学校、居住区内需要用日语进行交流的外国人。虽然是初级教材,但是登场的外国人和日本人进行交流的场面尽量反映了日本风貌和日本人的社会生活及日常生活。本书主要是以一般大众为对象,当然也可作为考入大学的预备课程,或专科学校、大学的短期集训用教材而加以利用。

课文内容范例

大家的日语在线学习

第一册:

01课 02课 03课 04课 05课 06课 07课 08课 09课 10课

11课 12课 13课 14课 15课 16课 17课 18课 19课 20课

21课 22课 23课 24课 25课

第 1 课

ことば

1. わたし 我

2. わたしたち 我们

3. あなた 你,你

4. あの ひと あの 人 他,她,那个人 ( あの かた ) ( あの 方 ) ( “あのかた” 是 “あのひと” 的礼貌形)

5. みなさん 皆さん 各位,大家

6. ~さん ~ 先生, ~ 小姐, ~ 女士

7. ~ちゃん (用於小孩的名字后)

8. ~くん ~君 ~ 君(用於男孩的名字后)

9. ~じん ~人 (表国籍,如 “アメリカじん”)

10. せんせい 先生 老师,教导者

11. きょうし 教师 教师

12. がくせい 学生 学生

13. かいしゃいん 会社员 公司职员

14 . しゃいん 社员 ~ 公司的职员(和公司的名称一起使用如 IMC の しゃいん )

15. ぎんこういん 银行员 银行员

16. いしゃ 医者 医生

17. けんきゅうしゃ 研究者 研究人员

18. エンジニア 工程师

19. だいがく 大学 大学

20. びょういん 病院 医院

21. でんき 电気 电,电灯

22. だれ( どなた ) 谁(哪位)( “どなた” 是 “だれ” 的礼貌形)

23. …さい …歳 … 岁

24. なんさい 何歳 几岁 ( おいくつ ) ( “おいくつ” 是 “なんさい” 的礼貌形)

25. はい 是,对

26. いいえ 不,不是

27. しつれいですが失礼ですが 冒昧请教一下

28. おなまえは? お名前は? 您贵姓?

29. はじめまして。 初めまして。 初次见面。(第一次见面时的寒暄)

30. どうぞ よろしく[おねがいします]。 どうぞ よろしく[お愿いします]。 请多关照。(第一次见面的问候语)

日语

全称日本语,是日本国的官方语言。语言系属有争议,有人认为可划入阿尔泰语系,也有学者认为是扶余语系,也有日本学者认为是孤立语言(有些日本学者继而提出韩日-琉球语族的概念、并认为日语从属之)或日本语系。

音韵学

讲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的人会发现日语的短元音--a、i、u、e、o的发音与那些语言很相近。长元音-aa、ii、uu、ei、ee或者oo的发音长度为短元音的两倍(尽管ei经常被发作两个元音)。长短元音间的区别很关键,因为它会改变一个词的意思。

辅音是k、s、sh、t、ch、ts、n、h、f、m、y、r、w、g、j、z、d、b和p。摩擦音sh(如英语中的"shoot")和破擦音ch、ts和j(分别如英语中的"charge"、"gutsy"和"jerk")被当作单辅音。g的发音通常都如英语"game" 中的浊辅音,而不是 "gene"中的那种g的发音。

与英语一个主要区别是,日语没有重读的重音:每个音节的重音相同。英语音节有时会被拉长,但在日语中,一连串的音节在发音时如节拍器一样规则。跟英语一样,日语有一种高低声调的重音系统。

日语中假名的来历

在古代,日本民族只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后来,汉文化传入日本,具有文化修养的日本人开始能用汉文记事。

到了公元五世纪中叶之后,日本人民创造了用汉字作为表间符号来书写日语的方法。至八世纪后,这种将汉字作为表间符号的方法已经被普遍采用,日本古代著名的诗歌集《万叶集》就是采用这种书写方法。如日语的“山”,读作“やま”,在《万叶集》中就用“也麻”两个汉字来书写。“桜”读作“さくら”,就用“散久良”三个汉字来书写。日语中的助词“て、に、を、は”等则用“天、尔、乎、波”等汉字来表示。这种书写方法后来被称为“万叶假名”。但是,用万叶假名式的汉字记事作文十分繁杂,在此后来慢慢简化,只写汉字楷书的偏旁,如“阿”->“ア”,“伊”->“イ”,“宇”->“ウ”等。另外,柔和的汉字草书适合于书写日本和歌,尤其在盛行用草书书写信件、日记、小说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简练流畅、自由洒脱的字体,如“安”->“あ”,“宇”->“う”等。

至此,日本民族终于利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由于这些文字都是从汉字字形假借而来的,因此称为“假名”。根据假名的书写方法不同,取自汉字楷书偏旁的称为“片假名”(カタカナ),从汉字草书演变而来的称为“平假名”(ひらがな)。片假名和平假名都是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表音文字。一般书写和印刷都用平假名,片假名通常用来表示外来语和特殊词汇。

例如:これは日本语のテキストです。 (译文:这是日语课文。)

平假名 这个句子中的“これは”、“の”、“です”就是平假名。平假名是日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直接构成单词,如例中的“これ”(发音“ko re”注:罗马注音)就是“这个”的意思(相当于英语中的“this”);の(发音“no”)是“的”的意思,前面的“は”最后的“です”用在一起表判断,也就是“......是.....”的意思。平假名也可以充当句子中的其它无具体意思的成份,如例中的“は”就是一个助词,用来分隔“これ(这)”和“日本语”。另外,它还是日文中汉字读音的基本单位,和汉语拼音的作用有点相似。

片假名 “テキスト”是片假名。片假名和平假名是一一对应的,读音相同,只是写法不同,你可以把它理解成英语中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的差别(但它们并不一是一回事,只是为了方便你的理解)。片假名主要用来构成西方外来语及其它一些特殊词汇。如例中的“テキスト”【英语:TEXT】(发音“te ki su to”)的意思是“课文”,就是从英语单词“text”音译过来的。

此外,日语中还有用源于罗马的拉丁字母来表示日语的方法,称为“罗马字”。类似我国的“拼音”。

罗马字主要多见于人名、地名、机构名等专有名词,并常用于日文电脑输入法。

日语里的汉字

中国字在日语中叫汉字,实际上是表意符号,每一个符号都代表一件事或一个观点。常见的是一个汉字有一个以上的音。在日本,汉字是用来书写起源于中国的词和土生土长的日本词。

“日本语”是汉字。“日本语”就是“日语”的意思了,但它的发音却不是中文发音。“日本语”的读音为“にほんご”(发音“ni hon go”)。在这里,假名“にほんご”就相当于日语中汉字“日本语”的拼音了(当然它并不是真正的拼音)。日语中有很多汉字,它们大部与其汉语意思有关,但读音往往不同。

尽管较完整的日文字典所收的汉字可达50000个,但现在使用的数目要小得多。1946年,文部省将通用和正式使用字的数目定在1850个,包括小学和初中所教的996个字。这一单子在1981年被略有扩大的1945个字的单子所代替,尽管大多相同。报纸以外的出版物不受此单子的局限。而且,许多读者了解词义的汉字的数目比标准的公立学校的课程所教的汉字多得相当多。

2010年4月,日本文化审议会汉字小委员会汇总了新常用汉字表的最终方案,共收录了2136个字。除在现行1945个汉字的基础上新收录“俺”、“冈”、“赂”等196个字外,还将删除“匁”等5个字。该委员会最快将于20106月向日本文科相汇报新常用汉字表,预计将在2010年内公布。

2010年的此次修改工作结合了电脑、手机等信息工具的普及使复杂汉字也变得易用的社会现状。这将是1981年现行常用汉字表制定以来首次被修改。委员会根据组词频率高、汉字比假名更易领会等标准进行选定。虽然仅在固有名词中出现的汉字原则上不在收录之列,但都道府县名称中所用的“冈”、“熊”、“茨”、“栃”、“埼”、“梨”、“阜”、“奈”、“阪”、“媛”和“鹿”共11个通用性较高的字被新收录在方案之中。此外,近畿的“畿”、韩国的“韩”也将添加至新表中。应内阁法制局的要求,最终方案中还增加了“法律中常用”的“勾”、“赂”等4个汉字。“郁”等笔画较多的汉字也将收录在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2: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