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鸡 |
释义 | 英 Daji (Cigarette) 大鸡”香烟已于2006年11月停产,山东中烟工业公司人士表示,不仅仅是“大鸡”,我省其他品牌香烟也都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将只剩下“将军”等5个品牌。 不舍大鸡不少烟民难舍“大鸡” 13日,本报《64岁“大鸡”烟告别市场》一文刊发后,不少读者打来电话,诉说对“大鸡”烟的喜爱之情,并希望有关部门能恢复生产“大鸡”烟。 “‘大鸡’烟没有了,真可惜呀。”提起“大鸡”烟,在省直机关任职的曹利感慨万千。他说自己和“大鸡”特别有缘,抽的第一支烟就是软盒“大鸡”,结婚时用的也是“大鸡”,20多年来,一直抽“大鸡”,“‘大鸡’物美价廉,可能是企业觉得利润太小,不再生产了”。 山东大学王利教授表示,“大鸡”烟诞生于1942年的解放区,已有64年的历史,见证了山东特别是济南烟草的发展历史,品牌意义比较重大,该品牌也应该属于济南的“老字号”,希望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护好“大鸡”这一品牌。 大鸡的离开销量卡住了“鸡脖子” 山东中烟工业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大鸡经历了64年风风雨雨,才走到了今天,退市确实比较可惜,公司也很不舍得。 但根据国家调控政策,每年我省只有200多万箱的香烟生产计划。为了保护和做大做强“大品牌”,销售量不高的品牌只能逐渐降低产量并最终退出市场。 由于“大鸡”只是区域性品牌,属于低档烟,销售的区域只是在济南周边以及我省的西部地区,年销售量仅为40万箱,这和年销售量达150万箱,与全国排名第五的“哈德门”等品牌相比,实在是太少了。 根据政策,一个地方只能保留一个香烟的品牌。在济南,已经有了一个知名度更高、已打入全国市场的“将军”系列香烟,该品牌无论是知名度还是销售量,都远远超过“大鸡”,因此只能割舍“大鸡”。 据了解,山东中烟工业公司已根据“大鸡”烟的生产工艺,整合成了特醇将军和吉祥将军,这两种香烟的口味和“大鸡”基本相同,喜欢“大鸡”烟的消费者,可在这两种烟上找到昔日的感觉。但山东中烟工业公司仍然保留“大鸡”商标,至于将来政策变化后,会不会恢复生产,现在不好说。 “大鸡”烟历史1942年秋,山东军区后勤部在莒南县横沟村的一户贫农家里,创办了利华烟草公司,后改称山东大鸡烟厂。开办之初,烟厂规模小,工艺简单,仅有4名职工用木盒卷烟,主要以销售卷烟为掩护,到敌占区搜集军事情报。 1943年春,山东军区后勤部对大鸡烟厂增加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将产品正式定名为“大鸡”牌香烟。 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烟厂随部队迁到了大店镇。1946年春烟厂先后从上海购进3台小型卷烟机,日产卷烟2000余条。当时“大鸡”烟曾是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用烟之一。 1948年元月,华东局决定将部队经营的卷烟工业移交地方政府统一管理。1949年9月建国前,省政府批准将“大鸡”烟这个牌号转到济南烟厂生产。该品牌一直使用至2006年11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