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环村 |
释义 | 1、广西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大环村大环村位于广西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东南部钦州湾的东岸,三面临海,总面积3.6平方公里,是一个以海洋捕捞、水产养殖为主的渔村。这个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富裕起来的沿海村庄29年来竟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也没有一起群体性事件。成为钦州市有名的 “平安小康”示范村。 三面环海的大环村,有浅海滩涂3000多亩。从1999年开始,许多外地客商看中了大环村得天独厚的海水养殖条件,纷纷前来投资开发。1999年以来,大环村成立了依法治村领导小组,拿出2.2万元作普法工作经费,保证了依法治村工作的正常深入开展。 由于大环村的社会风气和治安环境日益好转,外来投资者承包滩涂养殖从来没有发生过失窃和被抢现象。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促进了经济的稳步发展。2004年全村社会总产量7235吨,社会总产值2265万元,人均纯收入4570元;全村90%的农户建有混凝土结构楼房;2005年村级集体经济收达27万元。大环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凭着村级组织实业的收入,投资解决村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如侧难、看病难的问题。还修建村委办公楼,安装村中有线电视设备,资助学校建设办公楼,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村民们安居乐业。 2、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溶口乡大环村大环村距离溶口乡政府25公里,源自景石村而下的一条溶溪河将该村一分为二,依山傍水,溶景公路穿境而过,交通相对便利。境内山峦起伏、地势平坦,山场广大。全村下辖4个村民组,141户,总人口491人,劳动力274个,耕地422亩,人均0.86亩;水田387亩,人均0.79亩;茶园348亩,人均0.7亩;山场0.75万亩,人均15.3亩。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林、茶及粮食作物。隶属该村的河屋村民组,背山面水,人口152人,山场3000余亩,水田170亩。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已与有关林场投山联营造林1600余亩。由于一半山场已造林,可当时缺乏资金抚育,质量较差,至今仍无木材间伐,村民无收入来源,因此人均总收入仅千元左右。另一半山场,由于长期砍伐,已成为疏林地,急需重新造林。 2、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大环村(摘自香山报)大环村开村距今超过600年历史,先人们一代又一代延续至今,积聚了一笔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富有特色的碉楼群、庙宇、院落、名人祖居比比皆是,并且保存完整;还涌现出中国航空界“前辈”张惠长、一代广东音乐宗师吕文成……如果将整个大环村进行整合,犹如一座历史文化博物馆,也是一笔丰富的旅游资源。 大环村由渔民村演变而来,眼下,在大环村还可找到当年的开村遗址——石鼓公园。走进石鼓公园,两棵古榕树遮天蔽日,古榕树脚下遍布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花岗岩石群,当年,先民便是从这里上落码头出海捕渔的。很久以前,石鼓公园周围一片汪洋,吸引了一班来自南朗、小榄、新会等地的渔民,聚集此处一带打渔为生。历史上,这里不但有“石鼓渔坊”之称,而且也是多姓氏的村庄之一。到了明嘉靖后期,石鼓渔坊已冲积成滩涂,不能从事渔业,于是,先民们便在此开荒造田,耕种至今。后人为了纪念开村始祖,便于此处兴建了石鼓公园,作为缅怀先人的标志。 大环村横水渡河边,风格独特的碉楼沿河而建,它们有中式的古韵,也有西方移植过来的情调,可谓千姿百态,各竞风流,装饰着大环的风情。 据悉,大环村旅居海外的华侨多达千人,民国初期,在国外“镀了金”的华侨,为了防止被土匪、海盗入村抢掠,于是纷纷回乡兴建碉楼。据不完全统计,大环村有30座碉楼坐落于各条街道之内,多是混凝土结构,外墙厚实坚固,大门是沉重的红木、坤甸制作,窗户一律装有铁栅,碉楼里面配以精美的灰雕作装饰,人物栩栩如生,虫鱼跃然欲出,手工精致……一座座碉楼俨然屹立一方、保卫安宁的“勇士”。特别是篮碉楼和红碉楼,更是“楼中之王”。 在大环村委会旁边,有一座接近百年历史的破旧西式古宅,这座古宅是曾有飞行将军之称的张惠长当年仕途扶摇直上之际回乡投资兴建的。这座历经风霜的古宅,虽被丢空近半个世纪,但今天依然能捕捉到些许当年的“气势”。据悉,随着旅游大开发的到来,大环村委会及张惠长的后人,都有将张惠长故居开发成旅游景点的设想。 张惠长出生于1898年,青年时期,被孙中山委派往美国接受航空科技知识培训。毕业后,跟随孙中山筹建航空事业,曾返回家乡两任原中山县县长。后因支持国共合作,被国民党革职,软禁台湾,直到1980年,这位当年战场上的飞行将军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享年82岁。 是机缘也是巧合。飞行将军张惠长驾驶飞机捍卫家园的同时,与之同年出生、同一故乡的另一个蜚声乐坛的音乐大师吕文成,却创作了无数民族乐曲,唤起民族觉醒,呼唤民族自强。《平湖秋月》、《渔歌晚唱》等名曲,不但传唱超过半个世纪,而且奠定了其“歌王”的历史地位。这位为广东音乐作出卓著贡献的大环人,一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发明了高胡;创造了两腿夹持琴筒演奏方法;他还是粤乐唱腔的改革者;也是我省创作音乐最多,流行作品最广的音乐家。吕文成3岁那年,因生活所迫,随父母投奔上海谋生,眼下,在他的家乡大环村,除了有关他的故事外,别无实物留给村中的后人追忆,这使得大环人认为是“美中不足”之处。 4、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环村大环村位于大岭山镇西北部,与厚街镇接壤,距镇中心区约5公里,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约1500多人,其中本村户籍人口579人,外来人口大约1000多人,目前一共有企业12家。 村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认真抓好“三个文明”建设,以壮大集体经济提高群众福利为中心工作。支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会,积极培养高素质的后备干部和党员发展对象,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民主监督作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保持党员的 先进性,充实和壮大党组织力量,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带领全体党员群众奔康致富。 目前,大环村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巷道硬底化率达到100%,亮灯率达到100%,绿化率达到98%;建有一个文体绿化公园,公园设有篮球场、舞台、乒乓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器材、公厕等;建有一个绿化悠闲小公园;建有一幢垃圾压缩转运站;建有一个老人活动中心和残疾人活动中心,中心设有健身器材;建有一间图书室,藏书3000册。先后被评为镇安全文明社区、市计划生育先进村、市卫生村、省卫生村、市文化达标村、镇平安村、镇民营经济引资工作先进单位、镇两委会工作实绩进步村等。 大环村将确保党支部、村委会换届选举顺利进行,营造和谐、稳定、民主的生活氛围,同时着力抓好三件大事,增强村经济发展活力,集体收入比去年增长20%。 一、扶持三企业建设上马。一是协助广东建航资源再生技术有限公司全面建设,首期工程预计明年11月完工投产经营,既可解决废置石场口利用问题,又可以增加村的经济收入;二是东莞市施普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了土地出让的过户手续、建设审批手续等,该高科技化肥公司于4月开始动工建设,预计明年10月完工投产经营;三是康佳丽化工厂于5月投产经营。 二、兴建小型公园,为了更好地完善康体、文化设施,给群众提供最基本的健身、娱乐条件,使群众能够享受到基本的文体服务,同时,也为整治村卫生死角,优化投资卫生环境,该村规划在原二队仓库地塘再建一个占地5亩的绿化文体小公园,设篮球场、文化设施、小广场等,既可娱乐群众,又可摆宴设酒,公园于6月完工。 三、路灯巷灯线路改造。针对部分线路老化严重,巷灯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等,该村将投入10万元对对辖区内所有路灯巷灯线路进行改造等,给群众打造一个生活安全环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