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娣珍 |
释义 | 徐娣珍,浙江省慈溪市人,慈吉集团、慈吉教育集团董事长徐娣珍女士,24年前,她只是一位极普通的农家女,而今,已经拥有一个1.8亿元总资产的企业和教育集团。在搏击商海的人生历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对事业的不懈努力与孜孜追求,看到的是对党和人民深深的眷恋与难以割舍的情怀,看到的是位卑不敢忘忧国的一腔热忱。 徐娣珍是一位有着非同寻常奋斗精神的现代女性。14岁,正是小姑娘读书的年龄,可她上有3个姐姐,下有3个妹妹,因为家境原因辍学了。走进了一个条件异常艰苦的小工厂,加工纺织石棉,粉尘大,尽管带着口罩,每天鼻子仍是发干,痒痒的。可是为了挣钱,她一天到晚只管咬着牙拼命地干。一般人一天只能纺2斤,她起早贪黑,手脚并用,一天能纺5斤。干了两年,她又去学绣花,心灵手巧,时间不长,就飞针走线,让美丽的花朵绽放在一块块出口的刺绣服装和工艺品上,一天能挣8毛钱。在一群姑娘中,她绣的花最好,可她发现别人对绣花图案的领悟上要比自己好,原因在于别人学过缝纫,知晓裁衣。她要学!为了每个月交给家里的20元钱不能少,她一咬牙,去干了一件很能挣钱而别人都不怎么愿干的事:织玻璃丝布。一天拼命干能挣5元钱,真苦啊!一天织下来,身上看不到什么,可洗澡时,玻璃丝却象一根根针刺一样扎得全身疼痛难忍,苦不堪言。等够交给家里一、二年的钱了,她便去圆了自己的梦。 手艺会得多了,人也大了,胆了壮了。这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中国大地,19岁的她便勇敢地跃入大潮中。慈溪市新开了一个集贸市场,她便走出家乡,在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卖布、卖T恤衫、卖皮鞋,几年干下来,她挣了6万多元钱,她便用这笔资金买了两条船,在姚江里给人家拉沙子运货。后来,又办了一个塑料厂。有了一定的积累,她要办上档次的厂了,她征了5亩地,从办专门生产摩托车灯具的一个小厂,到1997年发展到生产整车,1998年出资100多万元兼并宁波摩托车厂,使企业成为浙江省摩托车制造业中最大的企业之一,生?quot;本野"、"慈吉"等五大系列的摩托车,产品获全国第十二届发明展览会优秀产品奖。这一过程她仅用了6年的时间。 企业如日中天,她把这一切归功于党的政策好,归功于党组织给她的智慧和力量。满怀着对党的敬仰和感激,1994年11月,她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