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元植 |
释义 | 人物简介徐元植,物理化学家。长期从事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尤其是在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学研究方面,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人物生平徐元植,1933年5月4日生于浙江省永嘉县城(今温州市鹿城区)的一个中医家庭。他是独生子,父亲对他管教很严,5岁时就考入康乐小学。后考入瓯海中学(今温州四中)。1946年转入永嘉县立中学(今温州二中),1951年高中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化学工程系。1952年因院系调整转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1953年成立北京石油学院(今石油大学),随之转入石油及天然气炼制工程系。1955年毕业,应届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1962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 徐元植于1965年春下乡搞四清。1966年4月,又被派到石家庄化肥厂。“文化大革命”初下放到工厂劳动。1970年1月作为“五七战士”下放到辽宁省复县泡崖公社,当年5月全家回到温州农村落户。同年10月被温州市借调到工厂,后来又被借调到研究所工作。直到1980年1月全家离开温州到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报到,方才结束了长达10年的下放生涯。 1979年初,本来已决定调浙江大学化学系任教。一个偶然的机会出差福州,当时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卢嘉锡教授设家宴招待他,邀请他到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卢老一席情深义重的恳谈,使他动摇了调浙江大学任教的初衷。经过卢老的努力,于1980年1月调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 作为浙江人,他仍然希望回到浙江工作。四年后,在当时的浙江大学校长、杨士林教授关怀和帮助下,于1984年8月调浙江大学化学系任教。他首先为浙大以及相关的兄弟院校的教师举办了两期“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学”讲习班。同时为研究生开出“催化化学”、“磁共振波谱学”、“仪器分析”、“高等结构化学”、“化学动力学”以及“超分子化学与分子工程学”等课程;为本科生讲“物理化学”、“量子化学”和“催化原理”等课程。同时开展“低维桥联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研究”,并两次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培养了19名硕士、11名博士。 技术成就1959年底,全国处于大跃进后的调整时期,大连化物所成立了自由基化学研究室。所长要徐元植担任自由基检测组的题目负责人,而检测自由基最有力的工具,莫过于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仪了。当时只能从采购元器件做起,加工、安装调试全得自己动手,更何况还要学习如何解析图谱。这对于从来没有听说过EPR,而又是学化工出身的他来说,无疑是有极大困难的。那时候科学院系统几乎同时在搞EPR谱仪研制的,还有北京化学所的徐广智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吴钦义、裘祖文等。相比之下,力量最强的是长春应化所。一年之后,科学院内部进行协调:科学院只支持长春应化所一家继续研制,研制出的第一台EPR谱仪,优先调拨给大连化物所使用。 1961年初,徐元植带领一个工作小组到长春应化所学习。1962年初,回到大连化物所正式开展EPR研究工作。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吴钦义、裘祖文、徐广智都先后把重点转向核磁共振(NMR)的研究,较少做EPR研究工作。只有他至今仍坚持在EPR的研究领域中奋斗,而且在过渡金属和稀土离子配合物的EPR研究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并获得国家教委(教育部)1995年科技进步奖。 “文化大革命”期间,面对被下放的厄运,徐元植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正视现实,努力进取,施展才能。1970年10月温州晶体管厂多晶硅车间一直不能正常生产,就把他从农村借调到厂里解决生产技术问题。他提出了一整套改造工艺设备的计划,不到半年就使之正常生产出品质优良的多晶硅棒。后来又被借调到温州地区工业科学研究所工作。他上矿山下车间,结合地方工农业发展的需要,做了许多课题,给温州科技界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还经常查阅CA(美国化学文摘),关注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保持着一位科学家对科技动态的敏锐反应。1979年上半年他回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做了题为“均相催化剂的多相化问题”的学术报告。同年10月晋升为副研究员。 1980年1月,徐元植在福州重新开始从事他被迫丢下15年之久的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学的研究。从十几年来结合地方工农业需要的应用性研究,一下子转向理论基础性研究,这对于年已47 岁的他来说,其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在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的四年对他后半生在学校的作为和业绩确实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徐元植被调到浙江大学工作后,有了施展才能的更大空间。在学术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之后,他需要从国外同行那里吸取营养,也需要让自己的学术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承认。1986年5月他邀请日本爱媛大学石津和彦教授来访。同年11月到日本回访,并在北海道大学召开的日本EPR学会1986年年会上作大会特邀报告,结识了日本EPR学会的主席、北海道大学相马纯吉教授。与相马教授共同发起并于1987年11月在浙江大学召开第一届中日双边EPR学术研讨会,开创了中日两国EPR学术交流的先河。1989年11月他作为中方主席率团(25人),赴日本京都大学参加第二届中日双边EPR学术研讨会。以后他又多次作为访问教授,访问了日本的京都大学、东北大学、东京大学、大坂大学、九州大学、名古屋大学、德岛大学、广岛大学、理化学研究所、冈崎共同研究机构等高等学府和著名的研究机构。1993年1月他被日本大坂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1989年5月他应邀参加在意大利比萨召开的第三届国际磁共振(核与电子弛豫)学术研讨会,并被选为国际学术顾问;访问了Florence大学、Siena大学和世界上最古老(创建于1088年)的Bologna大学,以及Trieste的第三世界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中心;顺访了布达佩斯的匈牙利科学院中央化学研究所和波兰的Wroclow大学。1990年起他被聘为“Applied Magnetic Resonance”的编委,1994年起任该刊的国际学术顾问;1992年6月作为国际学术顾问参加了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的第六届国际胶体和界面科学中的磁共振学术研讨会;1995年6月应邀参加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召开的第四届国际无序体系中的EPR学术研讨会和第一届应用EPR学术研讨会,并在这两个会议上做了大会邀请报告。会后,他顺访了索菲亚大学、德国的慕尼黑大学、法国的巴黎第六大学(居里大学)、英国的诺丁汉大学,以及波兰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从此打开了与欧洲同行们进行学术交流的渠道。 1996年10月徐元植应美国康奈尔大学、罗切斯特大学、休斯敦大学以及新罕布什尔大学的邀请访问了美国,与大洋彼岸架起了学术交流的桥梁。 1992年12月徐元植应台湾大学的邀请访问了台湾,同时还访问了中央大学和清华大学(新竹)。1996年4月应台湾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之邀再次访问台湾,并顺访了中央研究院原子与分子研究所、台湾师范大学、淡江大学、中兴大学、中山大学,为促进两岸的学术交流,建立合作关系做出了贡献。在途经香港时他还顺访了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 简历1933年5月4日 生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 1951-1952年 北京大学化学工程系学习。 1952-1953年 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学习。 1953-1955年 北京石油学院石油及天然气炼制系学习。 1955-1963年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实习研究员、题目负责人。 1963-1969年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题目负责人。 1970-1979年 下放在温州。 1979-1980年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0-1984年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副研究员、题目负责人。 1984年至今 浙江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7年至今 任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波谱学杂志”编委。 1990-1994年 任国际学术刊物《Applied Magnetic Resonance》编委。 1994年至今 任《Applied Magnetic Resonance》国际学术顾问。 代表性论著1徐元植,李晓平、卢嘉锡等.半胱氨酸VO(Ⅱ)络合物的ESR波谱研究.结构化学,1982,1(1):53 2徐元植,陈德余,程朝荣等.二(2-羟基苯乙酮肟)63Cu(Ⅱ)配合物中14N 核的ENDOR研究.中国科学1992(B)35(4):337 3殷开梁,徐端钧,徐元植等.超分子体系的物理化学研究进展.化学进展,1997,9(4):337 4徐元植.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学发展现状.国际学术动态,1997,(3):5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