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黑马羚 |
释义 | 大黑马羚(学名:Hippotragus niger variani),或称作安哥拉大貂羚,是黑马羚三个亚种中的其中一种,是安哥拉的特有亚种,仅在库安都河(Cuando River)流域繁殖生活。大黑马羚在安哥拉是一种崇高的动物,是这个国家的象征。 描述大黑马羚最教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头上的一双大角,最长可达1.6m。幼年的大黑马羚在外观上两性十分相似,但长到三岁时雄性就会披上一身黝黑亮泽的毛皮,并长出一对雄伟的大角。成熟的雄性平均体重可达238kg,高116至142cm,角的长度由81至165cm不等;雌性平均体重220kg,比雄性略为矮小,一双角的长度在61至102cm不等。除了雄性是黑色毛皮外,雌性及幼犊都是栗色,有部分在南方分布的雌性会略显黑褐色。所有黑马羚都有白色的眉毛,吻部突至脸颊两边亦有白色条纹,白色腹部亦延伸至臀部。小于两个月的幼犊呈淡褐色,并有疏落条纹。 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牛科 Bovidae 亚科: 马羚亚科 Hippotraginae 属: 马羚属 Hippotragus 种: 黑马羚 H. niger 亚种: 大黑马羚 H. n. variani 种类指名亚种(H. n. niger):低危。 大黑马羚 (H. n. varani):分布在安哥拉中部,极危。 赞比亚黑马羚(H. n. kirkii):分布在安哥拉中部和赞比亚西部,易危。 习性大黑马羚栖息于热带森林和草原地区,集群生活,每群7~30只,有时多达上百,由成年雄性领导,日行性,吃草、树叶、水果。貂羚每年5~7月交配繁殖,母兽的妊娠期约9个月,每胎仅产1仔,幼羚出示2周后即可自立,哺乳期6~8个月。雌羚2~3岁性成熟,雄羚长到3、4岁会被赶出族群另觅新家,5岁性成熟,寿命14~19年。与其他羚羊一样,大黑马羚也是比较谨慎害羞,但也有好斗的一面。雄性在受伤、受袭或被接近时,会变得极为 危险。在雄性之间的打斗时,它们会避重就轻,先将前足跪下,然后仅用大角互相扭斗,伤亡的情况并不常见。水源充足的森林是它们理想的栖息之所,丰饶的植被及大树能为他们提供大量食物。大黑马羚是传统的草食性动物,一些离地40至140毫米的树叶占了它们九成以上的食材,嫩叶及草本植物也是它们的心水,一些长在白蚁丘上的则更受欢迎。 年幼的大黑马羚会遭到豹及鬣狗等的攻击,但成年的大黑马羚则只有狮子才能威胁到它们。当受到惊吓时,大黑马羚在迅速冲刺后便会停下回望,但当发现被追杀时,它们会发足狂奔,最高速可达35英里每小时。 与人类的关系大黑马羚是安哥拉的国家象征,其图像印在这个国家为数众多的邮票、钞票,甚至是国家的护照上。大黑马羚在安哥拉是一种崇高的动物,当地政府及人民都对它十分崇敬,这也帮助它熬过近30年内战。安哥拉国家足球队的绰号就是大黑马羚(葡萄牙语:Palancas Negras),球队的标志也印上了大黑马羚的侧影。 与其他羚羊一样,黑马羚在非洲神话中代表有生气、敏捷、优美而且漂亮。 研究2002年9月3日,由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教授范-霍温率领的一支研究小组本周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东南400公里远的一座公园里发现了大黑马羚的踪迹,这一发现证明这种珍贵的动物物种并没有因为安哥拉的内乱而灭绝。这种貂羚据称仅生活在安哥拉境内,此前至少有20年的时间里人们都没有发现它们的踪迹。雄性貂羚可以最高重达140公斤,他们的羚角属于稀世珍品,有的长达1.5米。 2002年4月,安哥拉政府军与争取安哥拉独立联盟之间的内战终于宣告结束。上述研究小组也得以深入到安哥拉境内进行有关大黑马羚的搜寻工作,他们表示在上述公园里发现了成年和年幼貂羚留下的三个独立踪迹。于是,研究人员在经过了两个星期的搜寻之后发表声明称:“大黑马羚并没有灭绝,他们还生活在安哥拉Cangandala国家公园里。我们的研究证明,这种巨型貂羚至少有一部分存活了下来。” 安哥拉国内20多年的内战导致了该国西南部很多名贵的动物物种数量锐减,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曾将很多头大象杀死以获得象肉或是象牙。所庆幸的是,在部分地区,貂羚这种动物一直被视作神圣的象征,这使得它们获得了一定的保护。 保护现状随着1975年安哥拉爆发大规模内战,一直蔓延至2002年才结束,这严重威胁了这个狭布种的生存。在接近30年的内战中,当时对动物的保育及观察等完全中断,直至2004年1月,一群来自安哥拉天主教大学(Catholic University of Angola (UCAN))的研究人员才在 Cangandala National Park 找到一个牧群。现时大黑马羚在IUCN红色名录中列为极危物种,估计种群总数不多于400头。内战结束后两年后才有科学家重新发现这种尊贵的动物。普遍认为它们能敖过长时间内战的原因,与它们备受尊崇的身份有关。目前大黑马羚在IUCN红色名录内列为极危物种,种群数目估计小于400头,最多的一个牧群也不多于50头,因此要令这个物种重新复原并不容易,目前已经有数个地方划为专属保护区,狩猎大黑马羚也被严厉禁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