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需求偏好相似说 |
释义 | 需求偏好相似说(Theory of Demand Preference Simi-larlty) 又称偏好相似说或收入贸易说(IncomeTrade Theory),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 B. Linder)提出的,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相似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的理论。他认为赫-俄原理只适用于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不能适用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这是因为前者的贸易发展主要是由供给方面决定的,而后者的贸易发展主要是由需求方面决定的。 林德认为,工业制成品的生产的初期是满足国内的需求,一旦国内市场大到可以使工业得到规模经济和竞争的单位成本时,才会想到扩大销售范围,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由于该产品是为满足国内市场喜好和收入水平而生产的,故该产品较多的是出口到那些喜好相似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越相似,其贸易量就愈大,如果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完全一样,一国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也就是另一国的可能进出口的商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