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雄银白果 |
释义 | 品种信息作物类型:果 品种名称:雄银白果 审定编号:粤审果2006012 选育单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南雄白果生产指挥部办公室 品种来源:南雄坪田白果母树 特征特性营养枝生长量大,果枝粗壮,新叶伸展快;叶片绿色扇形,叶缘中部裂口较浅,叶脉二叉状分枝、无网结,叶表面光滑、披蜡质;在南雄,2月下旬至3月上旬萌芽,3月下旬至4月中旬开花,8月中下旬果实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开始落叶。种子呈卵圆形、较大,白果平均单粒重2.24克,成熟时外种皮黄绿色,披蜡粉,表面光滑;种核扁卵圆形,灰白色略带黄褐,向蒂端渐尖,顶端钝尖,壳较厚且坚硬;种仁淡绿色,多汁,具香味,采收时种胚不明显。鲜白果含水分50.5%,含脂肪1.56%、蛋白质3.50%、淀粉19.20%、可溶性糖1.63%、灰分1.20%、维生素C 1.47mg/100g。 产量表现在南雄5~7年生嫁接树平均株产白果2公斤,折合亩产91.0公斤。 栽培要点1.每亩定植嫁接苗40株,须按20:1的比例配置雄株作为授粉树。 2.培育良好的扇形或心形树冠。 3.人工辅助授粉有利座果。 审定意见经品审会审定:雄银白果为佛指类品种,早熟优质,产量较高,种核粒大,干物质含量较高。适宜于年平均温度19.6℃以下,海拔200~800米,土层较厚的山坡地种植。适合我省北纬24度以上的粤北山区栽培。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