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孤山 |
释义 | 1 辽宁省丹东市大孤山◎ 大孤山庙会◎ 时间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是大孤山镇一年一度的庙会。 ◎ 风俗文化说到孤山的庙会,据孤山镇志记载:“早在宋代就有庙会之举,庙会集会地址在下庙戏楼广场,规模鼎盛时期是在清代的乾隆年间,当时重修海神娘娘庙时,兴起了海神娘娘庙会和药王庙会,每年的四月十八天后宫举办民间娘娘庙会,随着时间的迁移,海神娘娘庙会日渐兴隆,特别是道光年间建成戏楼后,庙会盛况日常空前,庙会内容也日益丰富多彩,烧香拜佛,祈福还愿等,掺和着文艺节目、戏曲、杂耍、旱船表演,同时还有商品交易,解放初期和文革期间中断”。另据丹东作家张涛先生所著的《孤山独白》一书称:“娘娘庙会,是旧历四月十八,据记,这一天是天仙圣母的生日,僧侣和信徒为庆祝圣诞而兴办庙会,天仙圣母不是一个人,而是赵公元帅的三位女儿——云霄、碧霄、琼霄的合称,谓之三霄娘娘,故庙会又称为娘娘庙会。”据历史记载,孤山古建筑群开山始祖倪理休于清乾隆八年(公元1744年)来到大孤山托钵募化三载所建,如此算来,大孤山庙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百五十年以前了。时至今日,我们可以推想当年,当时,陆路交通并不发达,过往于鸭绿江的来往船只,遥望一巍峨高山矗立于黄海岸边,于是停船靠岸,上岸交易,盛况何其空前。特别是四月十八,正逢草长莺飞时节,长白山的山货兽皮要运往关内,江南的丝竹瓷器又从山东威海源源而来,孤山就成了南北货物的中转站,南来北往的商贾,周边出海打渔的船家,齐聚古镇,贸易商谈,会亲访友,为大孤山庙会增添丰富的内涵。 每年的庙会时节,正值春夏之交,树茂山青,绿草铺野,登孤山眺远海,天气或晴或朗,时而阴晴变幻,鹿岛氤氲缭绕,蜃楼时隐忽现,有时晴天万里,渔帆点点,帆樯往来,景象万千。“鹿门海市”、“渔岛远眺”已成为历年来逛庙会时登山的一大景观,特别是汤汤洋河滔滔东来,玉带般飘逸而去,更为登山人增添无尽的情趣和遐想。 过柞林,赏百年老柞,新叶刚展,神情合一,幽静古雅。登临圣水宫,掬一棒圣水,甘洌清甜,更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有一番飘飘如仙之感;与千年银杏相拥合影,叹历史沧桑;踏步地藏寺,看雕砖青瓦,飞檐画栋,巧夺天工;赏牡丹水杉,仰云柏青松,笑谈人间风云,几回流转。 改革开放以来,东港市、孤山镇两级政府连续多年举办庙会,每天的庙会都是盛况空前,来自内蒙、哈尔滨、沈阳的各种货物种类齐全。特别是近年来,庙会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是传统的物资交易,休闲旅游更是一种新时尚。猜谜,科普展览,求医问药,各类咨询宣传等林林总总,形式多样,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更加体现人性化。不但有惊险刺激的马戏、魔术,还有来自长春、哈尔滨的服装鞋帽,沈阳、大连的地方名优特产等,整个庙会办得丰富多彩。各种日用品更是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各种名特小吃,民族风味的美味佳肴汇聚古镇,让人垂延欲滴,烤蚬子、烧海螺、盐虾爬子、煮梭子蟹,让人留连忘返;服装区,餐饮区,演出区......八个区域各有特色,再加上各类团体的文艺演出,更让庙会火爆热烈,异彩纷呈。 照一张像吧,让老人们留个念想;十里八村的老亲故友借此来串个门,聚一聚;年轻小伙挽着未过门的小媳妇也来逛庙会;老领导、老部下故地重游,老战友,老同学借此相聚。连远在大连、沈阳的游客都慕名而来,庙会每年都盛况空前,人数在三四十万之多,交易额达上千万元。庙会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成为辽东一道独特的乡俗文化大餐。 ◎ 1.辽宁省丹东市大孤山大孤山位于辽宁丹东市西南东沟县(现更名为东港市)境内的大洋河河口右岸,孤山镇环绕其南麓。由丹东市或东港市出发,可乘汽车直抵山脚,然后沿石径登山,即可遍游其景点。 大孤山陡峭挺拔,孤峙于黄海之滨,兼得海山之胜,为辽东著名风景区。其山脊状如锯齿,主峰海拔近340米。沿山路上行,茂林巨树遮天成荫,野草闲花覆坡为锦,景色清幽,引人入胜。 大孤山山腰有一组寺庙建筑,供奉着儒释道的创始人和重要的神、佛、仙,如孔子、释迎牟尼、玉皇大帝、地藏王、药仙等,是一组典型的“三教合一”建筑。整个建筑占地5000平方米,有104间房间,其中除极少数始建于唐,重修于清乾隆年间外.其余则全建于清中、晚期。这一组建筑,皆为砖木结构,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十分美观,是辽东保存最完好的古寺庙建筑群之一。 大孤山寺庙依山势构筑,层层递升,错落有致,十分宏伟。整个寺庙分下庙、上庙两大部分,但上下贯通,连成一体。每个部分都由一个个小寺庙构成,每个小寺庙又都是一个四合院,有正殿和配殿。这种布局,是北方寺庙建筑群的典型布局。下庙左右翼连。左翼中轴线上,由前至后建有前殿、天后圣母殿;右翼中轴线上,由前至后建有天王殿、地藏殿、释迦牟尼殿、财神帝、关帝殿。下庙于正殿之外,还有东、西十王殿和吕祖亭等。上庙布局较散,由前至后有佛塔、观海亭、玉皇殿。玉皇 殿之左有药王殿,其右前方并列有龙王殿、罗汉殿、三霄娘娘殿。登上观海亭四望,海陆风光尽收眼底。海上,波涛起伏,风帆点点,獐、鹿二岛隐隐可见;陆上,屋宇参差,街道纵横,平畴沃野历历在目,真可谓气象万千,风景如画。游罢大孤山回丹东后,可至鸭绿江边一游,也可乘游船游鸭绿江。 省级风景名胜区大孤山风景区位于丹东西南100公里处,东临大洋河,南濒黄海,峭拔突兀,孤寺海滨,总面积42平方公里,由大孤山古建筑群,尼姑庵,大鹿岛景区组成。 大孤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结合体,是中国最大的道,佛,儒三教合一古建筑群落,有天后宫,地藏寺以及十多个宫,殿和戏楼,石佛塔及观海亭组成。站在观海亭举目南眺,黄海碧波和鹿岛风光尽收眼底。 大孤山古建筑群位于辽宁省东港市西南部,地处古老城镇--大孤山。 大孤山主峰海拔三百三十七点三公尺。山势雄伟,古树苍劲,风光妖娆,四季宜人,宛如浩瀚黄海之滨一棵璀璨的明珠。大孤山 山泉 河 风光相呼应,既相独立,各具特色,又以各自风姿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构成纷繁绚丽的自然景观,独树一帜,山上景色繁多,历史悠久,素有“水底洞天 鹿门海蜃 海岛渔舟 鸽洞云深 泰山魁楼 西岭松涛 孤山圣水 峭壁石人”八大景之说。这里蓝天 白云 晨曦 晚霞 珠海 绿洲青山 古城 古树 古刹交辉 实谓一幅诗情画意的天然美景。古人这样赞美孤山:“石笋凌云插碧霄,巍巍佛寺倚山椒,河随岸由盘雄镇,峰转阗回怒晚潮。”生动的描绘出大孤山景区名胜的特色。大孤山古建筑群,是辽宁省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建筑群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五千余平方米,殿宇楼阁一百零一楹。建筑群分下庙、上庙两部分。下庙有古戏楼、昊王殿、地藏寺、释迦殿、文昌宫、财神殿、关帝殿、天后宫等禅房组成,形成以地藏寺和天后宫为两条轴线的对称式布局,木架结构,青砖灰瓦,各抱地势。上庙有石佛塔、望海亭、药王殿、玉皇殿、三宫殿、一层楼、三霄娘娘殿、龙王殿、圣水等楼阁组成,登临远眺,茫茫黄海,渔舟点点,獐、鹿二岛,尽收眼底。 根据《圣水宫记》碑文记载:“圣水宫,原名望海寺,传系唐代古刹。”由根据伪满甲戌仲秋的《庄河县志》记载,辽代又重修建过佛爷庙。由于战争的烽火和风雨的侵剥,到明代末年,“殿宇荒废,仅存基埋。”现存的庙堂都是清乾隆年间以后建造的。解放以后,各级人民政府对大孤山建筑群的保护管理工作非常重视。一九六二年,将建筑群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大孤山古建筑文物管理所,对古建筑群进行重点保护和维修。 2 江西省鄱阳湖大孤山大孤山一头高一头低,远望似一只巨鞋浮于碧波之中,故又称“鞋山”,位于九江市湖口县以南的美丽浩瀚的鄱阳湖中,大孤山是两面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时期形成的小岛,它高出水面约90米,周长千余米,大孤山三面绝壁,辣立湖中,仅西北角一石穴可以泊舟。山上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水经》记载:大禹曾 在此山岩刻石记功,唐时建有大姑庙。关于大孤山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古时有一年青渔郎,姓胡名春,在鄱阳湖中网到一只盒子,内贮明珠一颗,便欣然回家。路上遇见一绿衣少女啼哭悲切,便问其故,说是丢失明珠,渔郎胡春当即奉还,少女拜谢而去。又一日渔郎打渔时忽逢狂风暴雨,刹时天昏地暗,正在危险之时,有绿衣少女手执明珠,为渔郎导航,方才转危为安。此少女原是瑶池玉女,名叫大姑,因触犯天规,贬于鄱阳湖,独居碧波之间,两人由爱慕结成佳偶。渔霸盛泰见大姑美貌似花,顿起歹念,但无法得手。另一方面玉帝知大姑与胡春结为夫妇,乃派遣天兵天将捉拿大姑,渔霸盛泰也趁机加害胡春。当大姑被劫持于空中时,见胡春被盛泰击伤,且欲置之死地。大姑无奈,即将所穿之鞋踢下,化作峭壁,将盛泰镇压于湖底。此鞋即成为山,所以大孤山实为“大姑山”。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明代诗人解缙题诗曰:“凌波仙子夜深游,遗得仙鞋水面浮。岁久不随陵谷变,化为砥柱障中流。”同时相传徐敬业讨伐武则天兵败后曾在此当和尚。明代建有普陀寺、宝塔、天后宫和梳妆台等建筑。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描述的正是鄱阳湖上的渔民捕鱼归来的欢乐情景。自宋到清,大孤山文人贾客荟萃,游山逛景,山下游船,浆声灯影,喧闹若市,山上暮鼓晨钟,梵乐悠扬。宋代诗人苏轼在《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中时写的“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描写的便是鄱阳湖大姑山的胜景。可惜这些建筑因历代兵灾和十年浩劫,大都破坏。近年,山上重建瞭望庐亭、云眠亭、宝塔、寺庙等建筑,山下建了停泊游船的码头,修了登山公路和接待室,成为鄱阳湖旅游线上一个重要景点。 大孤山上还有水鸟栖息,岩间营巢,这里有一种“乞食鸟”,在南北气流的回旋激烈搏击中,练就一双结实的翅膀,异常善飞,往来船只上的游客,向它们抛掷食物,不论抛物高低,它们都能准确地啄获,这也是大孤山的一大乐趣。 3 吉林省伊通县大孤山◎ 景观介绍大孤山坐落在伊通。这里山峦叠嶂,涧溪成网,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交相辉映,花草植被与珍禽异兽声色和合,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孤山素以伊通“七星山”之首而享誉国内外。“浸出式”火山机制形成了大量形状复杂,粗细各异的玄武岩柱状节理,构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独特火山风光。“塔林、石屋、天梯、神椅 ” 等景观巧夺天工;四座山峰姿态迥然。有的若 “ 金龟望日 ” ,有的若“ 巨象卧地 ”恰似一幅壮美俏丽的风景画,让人流连忘返。 ◎ 诗歌描述一 相逢诗酒各生香,半醉登高尽欲狂。 攀上天梯千百丈,大孤山顶过重阳。 二 重阳无雨又无风,万木经霜烂熳红。 卧虎亭前留一照,此身疑入画图中。 注:天梯.为大孤山北坡上山之天然石阶名.极险,须拉铁索而上。 注:卧虎亭,大孤山侧峰之亭名。 4 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大孤山街道大孤山街道 办事处驻白楼,人口2.46万人,辖6个社区居委会:白楼、影院、北选、西红楼、东红楼、十中。 5 大孤山是《红楼梦》的诞生地《红楼梦》是曹雪芹在大孤山用十年时间写成的,因为大孤山曹大汉是曹雪芹的本家“亲宗”人,所以曹雪芹和曹頫到大孤山寻亲族人来到大孤山,后来曹頫让曹雪芹留在大孤山写成了《红楼梦》。 曹雪芹和大孤山曹大汉家都是曹操曹丕曹髦的后裔,所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怀古诗的形式把他们家真正的家谱隐写在《红楼梦》中(十首怀古诗),这个家谱就是用大孤山曹大汉的家谱修补而成的。 上海复旦大学曹操后裔DNA检验已经证明大孤山曹大汉家族后人曹祖义是曹操后裔无疑。 总范世 探春范世 曹雪芹家和“亲宗”家家谱图示 54 14 曹锡章(曹锡远) 55 15 曹 霖 曹 云 56 16 曹 文 龙 曹元 龙 57 17 曹 峦(曹玺) 曹 岱 58 18 曹 寅 曹宣(荃) 曹宗政(长)曹宗孔(次) 59 19 曹 顒 曹 頫 曹 贵 曹 积 曹 信 60 20 曹雪芹 曹延聪 惜春范世 61 1 曹连增 62 2 曹庭文 曹庭武 63 3 曹际仕 曹际宗 64 4 曹广盛 曹广田 曹广义 65 5 曹天富 66 6 曹祖仁 此谱左侧是曹雪芹家真正家谱,是按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亲撰的家谱(十首怀古诗)样子复原的,右边是其“亲宗”家谱。 惜春范世谱联:莲庭际广天,祖传德集先;成己寅善起,世泽庆丰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