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兴太村 |
释义 | 兴太村地处四川省珙县巡场镇,是宜宾市唯一的全国文明村,1999年10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国家创建文明工作先进单位”。兴太村1990年与丰村分开时,共分得债务100万元,当时全村乡镇企业产值只有230万元,集体积累只有几万元,还不够还银行利息。由于债务沉重,该村干部工资不能兑现,村子的发展问题千头万绪,该党村支部、村委会经过反复研究,向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发出了“背水一战,共渡难关”的号召。 兴太村有较好的地理位置。一是紧靠铁路,二是处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包围之中,三是有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但要把这些有利条件变为经济优势,不仅要有敢创敢干的工作作风,还要有敏锐的市场经济眼光。经研究,他们确立了“以资源为基础,以铁路为依托,以环境为纽带,以政府为支持,以企业为龙头,以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动力”的发展思路。艰苦创业,求实奋进。兴太村首先做的就是改善铁路周边环境,为全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兴太村人以自己的勤劳、坦诚和热情取得了铁路单位的好评。他们与自贡工务段、内江车务段、重庆工务段等单位都有重要的业务往来和合作关系。为了扩大采石厂的产量,加大厂料的外销量,兴太村自筹200多万元资金,修建了200多米的专用车道,到目前为止,兴太村的厂料外运每天达到50个车皮,每月应收款近100万元。在企业的发展上,兴太村打破所有制的束缚,采取入股、联营、自营、自租、承包等多种经营形式,使企业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兴太村党支部上任后的第二件事便是调整农业结构。兴太村在抓好企业发展的同时,不放松农业发展这一根本,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全村共修建了5个水泵房,维修引水渠道2000多米,基本解决了农民的灌溉和饮水问题。另一方面,村党支部以市场为导向,引进先进品种和技术,拓宽农民增收的路子。兴太村每年都要组织2次以上有志于发展新型种植业的农户外出参观学习,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扶持。近年来,该村相继引进了德国良种兔、麻竹、优质肉、优质蔬菜等,并计划发展附加值高的苦丁茶深加工、精加工产业。 兴太村在发展经济,富民强村的同时,不忘加强该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他们制定了该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明确了创建工作的目标责任,和广大群众一起齐抓共建。由于该村加强了精神文明阵地建设,精神文明细胞建设等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村民的文明意识,进一步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全村文明之风盛行,好人好事层出不穷。4社村民许时金为方便群众过路,自筹800元资金,硬化了200米的人行道;村民黄德光出资1000元修了一座便桥,解决了长期以来村民淌水过河的困难。兴太村在短短的10年间经济快速发展,去年村集体企业实现利税1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200元,关键在于该村党支部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在带动全村人民发展一方经济上起到了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