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豆赤霉病 |
释义 | 中文学名:大豆赤霉病 拉丁学名:Fusarium roseum(Link)Snyder et Hansen、oxysporum Schlecht 病原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大豆 主要为害部位:豆荚、子粒和幼苗子叶 为害症状豆荚染病,病斑近圆形至不整形块状,发生在边缘时呈半圆形略凹陷斑,湿度大时,病部生出粉红色或粉白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或粘分生孢子团。严重的豆荚裂开,豆粒被菌丝缠绕,表生粉红色霉状物。 病原形态特征Fusarium roseum(Link)Snyder et Hansen称粉红镰孢和F.oxysporum Schlecht.称尖镰孢,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Fusarium roseu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两端细削,橙红色。Fusarium roseum oxysporum大型分生孢子梭形或镰刀形,无色,两端渐尖削,多具隔膜3个,大小19~46×3~5(μm);小型分生孢子卵形。无色,具1个隔膜,大小13~24×2.5~4(μm);国外报道F.semitectum Berk.et Rav.称半裸镰孢也是该病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荚和种子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发病适温30℃,大豆结荚时遇高温多雨或湿度大发病重。 防治方法(1)选用长农7号大豆、小寒王等优良品种,选无病种子播种。 (2)雨后及时排水,改变田间小气候,降低豆田湿度。 (3)种子收后及时晾晒,降低储藏库内湿度,及时清除发霉的豆子。 (4)必要时喷洒60%防霉宝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667平方米喷对好的药液50L左右,隔10~15天1次,连喷2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