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心理缓冲带 |
释义 | 心理缓冲带。 乔治·伊万诺维奇·葛吉夫将妨碍人们认识性格类型的主要障碍称之为“缓冲带”(buffers)。 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性格上的负面特征隐藏在了一个精心构建的内在缓冲系统中,或者称之为“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这种缓冲带的存在,让我们无法看到自己性格中的真实力量。 就像火车上缓冲器的作用,它们是为了减少车厢之间的碰撞而专门设计的装置。如果没有缓冲器的存在,车厢之间的碰撞震动既不舒服,还非常危险。缓冲器在不知不觉中削弱了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在人们的内心世界中,也有这么一种装置。这种装置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人们自己设计的。尽管是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这种心理装置产生于人们自身的矛盾:观念的矛盾、感觉的矛盾、言语的矛盾、行为的矛盾。 如果一个人能够感觉到他身上的所有矛盾,他将因为这些矛盾而疲惫不堪。人是不可能消除这些矛盾的,但是如果他心里有了“缓冲带”,他就不会因为自己观点、情感和言语的矛盾冲突而感到不安。 葛吉夫认为,尽管缓冲带能够让生活变得简单,它同样减少了系统的摩擦力,而这种摩擦力对于人的自我成长是很有帮助的。在缓冲带的帮助下,我们被带入一种催眠状态,这让我们的行为变得机械化。因为我们被缓冲、被催眠,我们就无法认识真正的自己,也不会知道我们的性格类型影响了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乌斯蓬斯基,一位非常多产的作家,他根据葛吉夫的理论撰写了许多有关内心世界的书,他也谈到了缓冲带能够减少自身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摩擦。他建议自己的学生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他们感到不自在的事情上,从而发现缓冲带的存在。 我们并不了解自身的基本性格,这一观点在今天已经被普遍接受。对于任何一位希望走向心理成熟的人来说,发现自己性格结构中的盲点、防御机制和矛盾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想成为葛吉夫所说的“真正的人”,这种发现就更加重要了。对于寻找真正自我的人而言,之所以要特别地关注缓冲带,是因为这种无意识的防御机制让注意力发生转移,从而影响了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