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群体事件观:贵州瓮安六·二八事件的启示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3月1日) 平装: 18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1187263 条形码: 9787501187263 尺寸: 22.4 x 16.4 x 2 cm 重量: 340 g 内容简介《新群体事件观:贵州瓮安"六·二八"事件的启示》作者、新华社高级记者刘子富通过对“瓮安事件”深入调研,提出了“新群体事件观”。即现场第一原则、就事论事原则、第一时间公布事件真相原则、反思自责原则、问责制原则以及慎用警力原则。这是对贵州省成功处置"瓮安事件"的系统的总结。《新群体事件观:贵州瓮安"六·二八"事件的启示》对各级领导干部化解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剖析瓮安“6·28”事件,使人深受启迪:没有不讲道理的人民群众,主要问题在于瓮安原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干部作风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出了偏差。一部分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牢固,群众观点越来越淡漠,忘记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这个夯实执政基础的法宝,群众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甚至严重缺乏安全感,导致当地党委、政府与群众的“鱼水关系”,逐步演变成令人痛心的“水火关系”。 目录序:单光鼐 前言 第一章 偶发案件引发群体事件 一、女中学生溺水死亡引发“6·8”事件 二、省委书记在现场三次向瓮安百姓道歉 三、第三次尸检确认仍为溺水死亡 四、“6·8”事件“看似偶然,实属必然” 五、迅速启动干部问责程序 六、依法严惩挑头闹事骨干和不法分子 第二章 学生打砸抢烧冲在前 一、无知少年成“罪魁” 二、“参加黑社会,有吃有喝有地位” 三、学校重授业轻传道 四、学校法制教育缺失 五、教育成了学校的单打独斗 第三章 丢掉“现场第一原则” 一、处置不及时,事态逐步升级 二、紧要关头,主要领导到哪去了? 三、缺乏政治敏锐性,事到临头无对策 四、权威信息“失语”,虚假信息泛滥 五、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 第四章 一时的政绩,几代人的灾难 一、掠夺性开采,剥夺群众生存权 二、政府不作为,企业出下招,农民使狠招 三、政策打架,移民攀比,政府头痛 四、与民争利,群众哭诉无门 五、公安推一线,干群变“水火” 六、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和谐 第五章 社会管理软弱无力 一、基层组织形同虚设 二、体制障碍削弱执政能力 三、黑恶势力甚嚣尘上 四、社会教育严重缺失 五、民主监督流于形式 第六章 以大智慧大勇气割掉“毒瘤” 一、创新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制度 二、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 三、整合民主监督机制 四、创建利益协调机制 五、建立完善教育培训制度 结束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