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村
释义
1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沙朗乡大村

大村隶属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沙朗乡,地处沙朗乡西边,距沙朗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到乡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离昆明市14公里。辖大村、西村、大麦塘、大凹、苦葛箐5个自然村。现有农户1006户,其中农业人口3954人,劳动力253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725人。海拔1900米,,年降水量1100 毫米,适合种植水稻、蚕豆、蔬菜、花卉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2714 亩,人均耕地0.69 亩,林地35626.4.4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4068.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88 元。农民收入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

中文名称:大村

行政区类别:乡村

所属地区:云南省昆明市

面积:27.40平方公里

人口:3954人(2010年)

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13℃

自然资源

全村耕地总面积2714 亩(其中:水田1881亩,旱地 833 亩),人均耕地 0.69 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蚕豆等作物;拥有林地 35626.4亩,其中经济林果地852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2亩,主要种植桃子 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74.5亩,其中养殖面积175亩其他面积2481亩。有石灰岩等矿产资源。

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1006户通自来水。有1006户通电,有 705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92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9.7 %、70 %和91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798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80户(分别占总数的79 %和68 %)。该村到乡政府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是柏油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拥有汽车 42辆,拖拉机32辆,摩托车26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941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面积1114亩,人均高稳产农田面积0.28 亩。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的农户7户;装有太阳能的农户207 户;建有小水窖 46 口。全村有5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有 2个自然村已通路灯。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49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14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0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80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490万元,占总收入的39.13%;畜牧业收入661万元,占总收入的 17.3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850头,肉牛110头,肉羊100头);渔业收入17万元,占总收入的0.45%;林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第二、三产业收入2356万元,占总收入的6.2%;工资性收入275万元,占总收入的 7.2%。农民人均纯收入4232元,农民收入以二、三产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7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0人(占劳动力的 0%),在省内务工514人,到省外务工128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 蔬菜、水果,主要销售往省内。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49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6%。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蔬菜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1043户,乡村人口4034人,其中男性1916人,女性2118人。其中农业人口4034人,劳动力2850人。该村以白族为主,其中少数民族3399人,白族3326人,其他民族73人。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691人,占人口总数的42.25%;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538人,占人口总数的88.43%;享受农村低保的38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卫生所面积为10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1公里。该村建有公厕3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8个。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1 所,校舍建筑面积 1168 平方米,拥有教师17人,在校学生455人。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55人,其中小学生334人,中学生121人。

全村业余文娱宣传队 2 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9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07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638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272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1070万元,有固定资产21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6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132人,少数民族党员119人,其中男性党员92人。女性党员40人。

村委会由书记、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 15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45人。

人文地理

地理环境

大村村委会位于沙朗坝子西南部,境内山清水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白族民居的主要特征。位于沙朗大村的白族一条街长约300米,街两旁是清一色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沙朗坝子自古出温泉,西翥田庄的官塘乃泉中民门,官塘系前"云南王"龙云所修建的温泉泡池,民间有传说,泡官塘可升官发财。此泉水温常年保持37℃,富含锶、偏硅酸等矿物质,对人体有多种保健作用。塘前至今仍保留有龙云"健体清心"的题字。

传统习俗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的火把节,是沙朗白族人民传统的节日,白族群众汇集在一起,唱歌、跳舞,欢庆美好的生活,祈求来年的丰收;白族村民至今仍保留着跳霸王鞭的传统习俗,歌舞刚毅矫健,婀娜多姿;白族群众还有杀年猪的习俗,每年春节临近家家户户杀猪宰羊,杀猪饭中的肝生、血灌肠、凉白肉是到沙朗必尝的白族三道菜。

新村建设

2006年以来,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区工作安排部署,大村人民群众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为主线,以产业结构调整和村容村貌整治为切入点,全面深入开展了新农村建设.随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好转,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村民的卫生习惯有所改变。各村均设立了垃圾集中堆放点,形成了垃圾定点放、定人管、定期运"的长效机制。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的实施使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栗树乡大村

该行政村隶属云县栗树彝族傣族乡,地处乡边,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乡道路为毛路,交通不方便,距县138公里。辖大村等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21户,有乡村人口1322 人,其中农业人口1322人,劳动力688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96人。

全村国土面积6.05 平方公里,海拔1200米,年平均气温23 ℃,年降水量1100 毫米,适合种植核桃、茶叶、紫胶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979亩,人均耕地1.5亩,林地4500亩。

3 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雨露乡大村

大村隶属于雨露乡大村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雨露乡西南边,距离大村委会1.00公里,距离雨露乡22.00公里,是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0.79平方公里,海拔1,500.00米,年平均气温15.60 ℃,年降水量780.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烤烟、玉米、油菜、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364.00亩,其中人均耕地204.00亩;有林地800.00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2户,有乡村人口282人,其中农业人口281人,劳动力19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3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3.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528.00 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牧业、外出务工、第二、三产业收入为主。

4 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妥安乡大村

大村自然村隶属于妥安乡高家村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妥安乡东边,距离高家村村委会0.05公里,距离妥安乡8公里。国土面积有1.89平方公里,海拔1846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682.7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936亩,其中人均耕地0.95亩;有林地804亩。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10户,有乡村人口877人,其中农业人口868人,劳动力57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03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3.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0.2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

5 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拖顶乡大村

大村隶属于拖顶乡.位于拖顶乡西南边,距离拖顶乡23公里。到乡镇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全村国土面积有 亩,海拔 米,年平均气温 ℃,适宜种植玉米、小麦、青稞、豆类等农作物。全村有耕地3157.37 亩,其中人均耕地1.144亩;有林地 亩,共有经济林果地× 亩, 全村有农户611户,共2830人, 其中农业人口2761人,劳动力2000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9065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3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林下产品为主.村今后发展的重点: 1、保障公路的畅通;2、修建村组公路;3、推广种植中药材;4、大力发展养殖业;5、滑坡治理;6、农网改造;7、安居工程;8、人畜饮水工程。

6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北古城镇大村

宜良县北古城镇车田村民委员会大村

村情概况

大村隶属于北古城镇车田村民委员会,属于半山区。位于镇西边,距离村委会1公里,距离镇7公里。国土面积1.12平方公里,海拔1560米,年平均气温16.3℃,年降水量971.63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等农作物。有耕地528亩,其中人均耕地0.73亩;有林地400亩。全村有农户188户,有乡村人口726人,其中农业人口726人,劳动力43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79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5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528亩(其中:田376亩,地152亩),人均耕地0.73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4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42亩,主要种植板栗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750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88户通自来水,有188户通电,有18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8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8.4%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1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0户(分别占总数的58.2%和37%)。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8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7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0辆,农用运输车6辆,拖拉机4辆,摩托车110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24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40户。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76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2亩。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33户居住土木结构住房,有2户居住其他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56.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32万元,占总收入的23.7%;畜牧业收入177万元,占总收入的31.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564头,肉牛20头,肉羊81头);渔业收入4.2万元,占总收入的0.7%;林业收入12.6万元,占总收入的2.3%;第二、三产业收入207.2万元,占总收入的37.2%;工资性收入15.6万元,占总收入的2.8%。农民人均纯收入357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5.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8人(占劳动力的4%),在省内务工18人。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1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55万元,占总收入的25%;畜牧业收入210万元,占总收入的3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421头,肉牛27头,肉羊95头);渔业收入5万元,占总收入的0.8%;林业收入15万元,占总收入的2.4%;第二、三产业收入221万元,占总收入的35.8%;工资性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1.3%。农民人均纯收入405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1人(占劳动力的7.1%),在省内务工26人,省外务工5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养,主要销售往本县。2010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41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0%。

宜良县北古城镇龙兴村民委员会大村

村情概况

大村隶属于北古城镇龙兴村民委员会,属于山区。位于镇西北边,距离村委会0.5公里,距离镇23公里。国土面积2.05平方公里,海拔1725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977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等农作物。有耕地227亩,其中人均耕地0.96亩;有林地1632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2户,有乡村人口222人,其中农业人口222人,劳动力14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7人。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43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27亩(其中:田105亩,地122亩),人均耕地0.96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63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55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6亩,主要种植板栗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1222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62户通自来水,有62户通电,没有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和96.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0户(分别占总数的96.8%和96.8%)。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8.5公里。全村拥有汽车3辆,农用运输车1辆,摩托车18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9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7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00亩,有效灌溉率为 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5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5亩。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1万元,占总收入的38.6%;畜牧业收入61万元,占总收入的38.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10头,肉牛16头,肉羊32头);林业收入11万元,占总收入的7%;第二、三产业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3.8%;工资性收入12万元,占总收入的7.6%。农民人均纯收入3243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3人(占劳动力的9.3%),在省内务工13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蔬菜产业。

7 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永定镇大村

隶属于永定镇麦依甸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永定镇东北边,距离镇政府20公里,是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1.46平方公里,海拔2050米,年平均气温16.5℃,年降水量8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烤烟、核桃、苹果等农作物。有耕地83亩,其中人均耕地0.88亩;有林地1345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4户,有乡村人口94人,其中农业人口94人,劳动力6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8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1.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

8 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大地基乡大村

大村属于大地基乡者力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 村委会9 公里,距离乡政府20公里。国土面积3.1 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15 ℃,年降水量81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水稻,包谷等农作物。有耕地180.6亩,其中人均耕地1.12亩;有林地398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6户,有乡村人口163人,其中农业人口163人,劳动力9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81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27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 ,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9 山东省诸城市林家村镇大村

简介

大村分为西大村东大村。属于诸城市林家村镇(原属瓦店镇,后瓦店归属林家村镇)。周边有小寨,埠子,西六吉庄村等。

主要农产品

苹果,梨,辣椒,果品,肉鸡,生猪,花生,蔬菜,黄烟

教育

现有幼儿园一所,小学1至6年级各2个班。学校占地10亩。

经济

现有集市每月农历一,六逢集。木器厂,服装厂,超市。

10 云南省鹤庆县六合彝族乡灵地村委会大村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917.8亩(其中:田526.7亩,地391.1亩),人均耕地0.74亩,主要种植包谷等作物;拥有林地1150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5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亩,主要种植梨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80亩;草地110亩;荒山荒地1705亩。

灵地大村隶属于六合彝族乡灵地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六合乡西边,距离灵地村委会0.5 公里,距离 六合乡政府15公里,是灵地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9.55平方公里,海拔2060米,年平均气温14.3 ℃,年降水量95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包谷、蚕桑等农作物。有耕地917.8亩,其中人均耕地0.74亩;有林地11505亩。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81户,有乡村人口1244人,其中农业人口1244人,劳动力73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62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1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3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15.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0万元,占总收入的23.23%;畜牧业收入36万元,占总收入的16.7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56头,肉牛127头);林业收入6.3万元,占总收入的2.93%;第二、三产业收入111.5万元,占总收入的51.81%;工资性收入11.4万元,占总收入的5.30%。农民人均纯收入923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第三产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1.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7人(占劳动力的5.93%),在省内务工54人,到省外务工6人。

11 元谋县羊街镇木溪悟村委会大村

村情概况

大村隶属于羊街镇木溪悟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羊街镇东边,距离木溪悟村委会0公里,距离羊街镇14公里,是木溪悟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4.37平方公里,海拔2100米,年平均气温14.7 ℃,年降水量85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152亩,其中人均耕地0.6亩;有林地6028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7户,有乡村人口262人,其中农业人口262人,劳动力18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1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1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12 云南省永胜县大安乡永乐村委会大村

村情概况

大村隶属于大安彝族纳西族乡永乐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永乐村委会北边,距离村委会5公里,距离乡政府16公里。国土面积0.58平方公里,海拔2050米,年平均气温17 ℃,年降水量9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有耕地140.8亩,其中人均耕地0.8亩;有林地4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8户,有乡村人口188人,其中农业人口178人,劳动力11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2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87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40.8亩(其中:水田13.9亩,旱地126.9亩),人均耕地0.8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拥有林地400亩;草地220亩;荒山荒地110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28户农户已通自来水,有10农户还存大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分别占总记数的74%和26%;有3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5户,分别占总户数的100%和9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8户,分别占总户数的100%。

该村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0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28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25户,小水窖1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5户。耕地有效浇灌面积100亩,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5 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之一结构住房为主,有3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占总户数的100%。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5.7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8万元,占总收入的25%;畜牧业收入17.2万元,占总收入的4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00头,肉牛2头,肉羊20头);林业收入2.08万元,占总收入的3%;第二、三产业收入4.9万元占总收入的14%;工资性收入1.8万元,占总收入的6%。农民人均纯收入157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7万元。

13 云南省华坪县通达傈僳族乡大村

村情概况

大村隶属于通达傈僳族乡丁王村民委员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3.50 公里,距离乡政府30.00公里,国土面积7.82平方公里,海拔2,550.00米,年平均气温15.00℃,年降水量1,10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洋芋、荞子等农作物。有耕地285.00亩,其中人均耕地1.23亩;有林地10,680.00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8户,有乡村人口233人,其中农业人口233人,劳动力14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30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2.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00.0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85.00亩(其中:田32.00亩,地253.00亩),人均耕地1.23亩,主要种植玉米、洋芋、荞子等作物;拥有林地10,68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2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52亩,主要种植核桃、花椒、苹果等经济林果;草地270.00亩;荒山荒地500.00亩。目前未探明有矿产资源。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无路灯。全村有39户通自来水,有1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占农户总数的32.75 %)。有5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2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5户。

该村到乡的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0.5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0.5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拖拉机3辆,摩托车10辆。

全村建有小水窖2口。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58户全部居住的是土木结构住房。

14 云南省大理市洱源县右所镇梅和大村

村情概况

大村隶属于右所镇梅和行政村,属于坝区。位于 镇东北边,距离梅和村委会3公里,距离镇5公里。国土面积0.68平方公里,海拔1980米,年平均气温15 ℃,年降水量800毫米,适宜种植农作物。有耕地647.1亩,其中人均耕地0.8亩;有林地367.5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43户,有乡村人口863人,其中农业人口863人,劳动力56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68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62.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60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243户饮用井水。有243户通电,有24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4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8.77%和 98.7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5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4户(分别占总数的64.61%和42.8%)。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拖拉机33辆,摩托车51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99户;装有太阳能农户5户;建有小水窖3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647.1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647.1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75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0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47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65.8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89.3万元,占总收入的62.11%;畜牧业收入65.6万元,占总收入的14.0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61头,肉牛8头);渔业收入2.07万元,占总收入的 0.44%;林业收入3.44万元,占总收入的0.74%;第二、三产业收入102万元,占总收入的21.9%;工资性收入3.4万元,占总收入的0.73%。农民人均纯收入2560元,农民收入以农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1人(占劳动力的3.74%),在省内务工4人,到省外务工6人。

15 云南省大理市云龙县团结彝族乡大村

村情概况

大村村隶属于团结彝族乡新宅村民委员会,属于山区。位于北边,距离新宅村委会5公里,距离团结乡政府驻地13公里。国土面积9.88平方公里,海拔2700米,年平均气温15 ℃,年降水量9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豆类等农作物。有耕地300亩,其中人均耕地1.5亩;有林地11039.4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4户,有乡村人口200人,其中农业人口192人,劳动力12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3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32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00亩(其中:地300亩),人均耕地1.5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1039.4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5.21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2250亩,其他面积1230.6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有4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89%)。有5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3%和2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户(分别占总数的7%和4%)。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5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3公里。

建有小水窖15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01.48亩,有效灌溉率为2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1.4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3 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0,0,34,20之一结构住房为主;有3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6: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