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课标名著必读:红楼梦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0月1日) 平装: 18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60165001, 9787560165004 条形码: 9787560165004 尺寸: 22.6 x 16.4 x 1.8 cm 重量: 358 g 作者简介作者:(清代)曹雪芹 改编:张娟 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家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颐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次年曹家从南京迁回北京。大约在乾隆元年(1736),曹家家道稍有复苏,但不久便彻底败落。晚年流落到北京西郊,生活十分穷困,靠朋友接济和卖画维持生计。他性格豪放,喜欢饮酒,多才多艺,工诗善画。“诗笔有奇气”,诗风接近唐代诗人李贺。他有气骨,孤傲不屈,嫉恶如仇。在穷困艰难的环境里,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坚持写作长篇小说《红楼梦》。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80回的稿子(生前已传抄行世),80回以后也可能有部分残稿,但遗失不传。今传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 内容简介《新课标名著必读:红楼梦(彩色插图版)》是一部中国长篇小说.写成于清中期,《红楼梦》书内提及的书名还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清乾隆帝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在此之前,此书一般都题为《石头记》。此后《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而成为通行的书名。《红楼梦》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认为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在现代产生了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主题的学科——“红学”。 目录黛玉投奔贾府 刘姥姥进贾府 大观园试展才学 听曲文悟禅机 西厢黛王痛吟葬花 晴雯撕扇 宝玉挨打 晴雯补孔雀裘 开夜宴与除宿弊 凤姐借刀杀人 大观园遭搜查 晴雯屈亡 迎春悲误嫁 宝玉通灵 黛玉焚稿断情 黛玉西去,宁府查抄 宝玉却尘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