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疆吐鲁番张礼臣墓绢画舞乐图 |
释义 | 【名称】新疆吐鲁番张礼臣墓绢画舞乐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公元655年—702年 【文物原属】新疆吐鲁番张礼臣墓 【文物现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简介】 佚名、屏、绢本、设色, 纵:51.5厘米,横:25厘米 1972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张礼臣(655—702)墓。随葬屏风画共六幅,分别绘四乐伎、二舞伎,这是其中的一幅。图中舞伎发挽高髻,额描雉形花钿,红裙曳地,足穿重台履。左手上屈轻拈披帛,可看出挥帛而舞的姿态。右手残损。人物形象清俊,身材修长。线条流畅,笔法细腻,设色鲜丽浓艳。人物面部运用了晕染技法,表现出娇嫩的肤色。这是目前我国最早有确切年代、在绢上描绘妇女生活的作品。 穿襦裙、半臂、披帛的妇女(新疆吐鲁番出土绢画)。本画出土于张礼臣墓,原画嵌在屏风上,画面人物似为舞伎形象。图中妇女头挽高髻,额描花钿,短襦长裙之外,还罩一件卷草纹半臂,足穿高头绚履。左手拈着披帛,可惜已破损而难得全貌。从人物动态及手臂的姿势来看,披帛的一端从胸前的衣襟中伸出,然后绕至背后。披帛的另外一端则由右手牵拈(右手也已破损,仅存手臂)。该图出土表明,半臂这种服饰,早在初唐即已出现,不仅在中原地区流行,西北地区的妇女也同样喜欢穿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