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释义

一 总体情况

建站背景:塔里木盆地南缘曾经是著名“丝绸之路”南道的经由之地,也是我国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历史上,因肆虐的流沙,策勒、民丰、于田等县城曾多次被迫迁移。上世纪80年代,沙漠前沿距策勒县城仅l.5km,沙临城下的局势使策勒绿洲再一次告急。鉴于此,1982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策勒县召开了沙漠化治理现场办公会议,决定建立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重点开展防沙治沙方面研究。

历史沿革:中国科学院策勒沙漠研究站于1983年建站,1993年迁至沙漠边缘,2001年列入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网络,2003年列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2005年成为国家野外研究试验站,定名为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

自然概况:策勒绿洲气候类型为暖温带极端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35.1 mm,蒸发潜力2595.3 mm,平均气温11.9°C,最高气温41.9°C,极端最低气温-23.9°C,无霜期196天;全年盛行西北风,大风天气3~9天,沙尘暴20天,扬沙90天,浮尘150天。土壤以风沙土、灌淤土为主,有机质平均含量0.8%左右,全氮平均含量0.6%左右, PH值7~8。植物种类以荒漠灌、草占优势,主要植物群落以骆驼刺、柽柳、花花柴为主。策勒境内有9条季节性河流,年径流总量为5.85×10m,春季占9.3%、夏季占76.8%。

区域代表性:策勒站南依昆仑山脉,北接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气候区划上,属暖温带极端干旱区,是世界三大极端干旱区之一;在生态区划上,属塔里木盆地与吐哈盆地绿洲-荒漠生态区,是世界上最为脆弱的生态区之一。气候极端干旱,荒漠景观占绝对优势,在世界干旱区具有典型性。

策勒站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是塔里木盆地两大主导风向的下风区域,形成了长达1400km的风沙线,风沙活动强烈,沙尘暴频发,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塔里木盆地南缘是我国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市最为集中分布的地区。

生态系统类型:策勒站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绿洲—荒漠过渡带上,发育着完整的荒漠生态系统和绿洲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大气干旱严重,成土过程微弱,水环境恶劣,物种单一,抗逆境性强,净第一性生产力低,遭受多重胁迫,以土地沙漠化为标志的生态问题十分突出。因此,策勒站是开展荒漠生态系统、绿洲生态系统乃至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监测、研究、试验、示范的理想场所。观测数据和研究成果对于解读极端干旱地区绿洲-荒漠生态系统生态过程及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于优化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