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草原响尾蛇 |
释义 | 大草原响尾蛇(学名:Crotalus viridis viridis)体色呈浅绿色或浅红色,具深色边缘的斑块。头大,三角形,略扁,颈明显,鼻眼之间有颊窝,是热能的灵敏感受器,可用来测知周围温血动物的准确位置;上颌短而略高,前端着生1对长而弯曲的管状毒牙和几对后备毒牙,张口时能竖立,闭口时倒卧于口腔背部。头背鳞片对称,体粗壮,尾短。食各种小型脊椎动物,幼体兼食蚯蚓或节肢动物。卵胎生。尾末端具有一串角质环,为多次蜕皮后的残存物,遇敌或急剧活动时迅速摆动,每秒可达40~60次,能长时间发出响声。 中文学名:大草原响尾蛇 拉丁学名:Crotalus viridis viridis 别称:草原响尾蛇指名亚种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爬虫纲 目:有鳞目 科:蝰蛇科 属:响尾蛇属 种:草原响尾蛇 亚种:大草原响尾蛇 命名者及时间:Rafinesque, 1818 英文名称:Prairie Rattlesnake 外形特征大草原响尾蛇长度在50-180厘米。体表面颜色变化很大,范围从浅到深褐色和橄榄灰色。腹侧区通常是奶油色。背部图案组成一些黑褐色斑点,中心通常是深色的花斑。尾部通常与背部具有同色的斑点并标有狭窄的黑圈。头部三角形,略扁,颈明显,鼻眼之间有颊窝,瞳孔竖枣核状。头背为对称大鳞,肛鳞1枚,尾下鳞成对或单行。响尾蛇的响环像一串干燥的中空串珠,摇动时响环会互相摩擦震动空器发出嘶嘶声警告入侵者,刚孵出的幼响尾蛇尾部只有一个响环,响环会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脱皮慢慢增加,响环越长串发出的声音也就越大,这也表示这只响尾蛇的年纪越大,而还没有响环的幼响尾蛇因为无法发出警告声音,因此碰到入侵者都会毫无预警的发动攻击。 生活习性大草原响尾蛇吃小型哺乳动物和啮齿目的动物(如兔),地面筑巢的鸟类,两栖类,爬行动物包括蛇,它们会以毒素快速压制猎物,而非紧压。这些毒素可以令猎物立即痳痹或死亡。响尾蛇会跟踪未被毒素压制及尝试逃走的猎物。它们的攻击距离可以达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二。 响尾蛇尾巴上由坚硬皮肤形成了一个角质轮。由这种角膜围成了一个空腔,空腔内又用角质膜隔成两个环状空泡,也就是两个空振器。当响尾蛇剧烈摇动自己尾巴时,在空泡内形成了一股气流,随着气流一进一出来回振动,空泡就发出一阵阵溪流的水声。响尾蛇用这种声音引诱口渴的小动物,是它捕食的一种办法。 大草原响尾蛇在早春和晚秋,天气温暖时,在白天进行狩猎。大草原响尾蛇既不能耐热又不能耐寒,所以热带地区的种类已变为昼伏夜出,暑天时躲在各种隐蔽处(如地洞),冬天群集在石头裂缝中休眠。响尾蛇皆为毒蛇,对人有危害。 生长繁殖卵胎生,每产仔蛇多达8~15条。 分布范围分布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省南部,爱达荷州东部,蒙大拿州,美国北达科他州东部,南达科他州,怀俄明州,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科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东南部,俄克拉荷马州和德克萨斯州西部,南下墨西哥科阿韦拉州北部和奇瓦瓦州西北部。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7年——低危(LC)。 相关知识响尾蛇是管牙类毒蛇,是美洲大陆伤人较多的一种毒蛇。身体长1-1.5米,最长可达2米,身体是绿黄色的,背面有菱形的黑褐色的斑纹。响尾蛇是通过它尾部响环的振动发声的,它的尾部每秒钟摆动40-60次,发出的声音,最响时30米以外也能听见。它喜欢吃鼠类和野兔,也吃小鸟、蜥蜴和其他蛇类。冬天常常是成千上百条聚集在一起冬眠。 响尾蛇是产于新大陆的一类毒蛇,属蝰蛇科响尾蛇亚科,大约有30种。它的特点是尾部摇动的时候,会发出尖锐的咔啦响声。两只眼睛和鼻间有一个能感觉热量的小颊窝。帮助它们追踪猎物。尾部有一串角质的连锁环,摆的时候靠这些连锁环发出声音。成年的响尾蛇尾巴有6—10块连锁环。 响尾蛇广泛地分布在从加拿大到南美洲的新大陆。通常栖息在比较干燥的地区。它们的身长差异很大。最小的是栖息在墨西哥的几种,身长只有30厘米;最大的是菱背响尾蛇,可长达2.5米。有些种类的响尾蛇有横向的斑带,但大多数在比较淡的灰色、淡褐色等的基色上,都有黑色的菱形、六角形的大斑点。也有些呈现出各种各样橙色、桃红色、红色或者绿色的图案,根据颜色来鉴别它们的种类往往比较困难。 大多数种类的响尾蛇食小的动物,特别是啮齿动物。年幼的体型较小的响尾蛇主要食蜥蜴。像其他蛇类一样,响尾蛇也不能适应过冷或过热的环境。在很热的地区,它们会变成夜行性动物,白天则躲在有庇护处避署。冬天在岩石的缝隙和斜坡上找地方冬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