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编四十八孝故事
释义

图书信息

书名:新编四十八孝故事

作 者:张云风

出 版 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定 价:18.00

I S B N :9787220082634

内容简介

在孝文化的教化、感染、熏陶下,中国古代涌现的孝子(含孝女、孝妇)不计其数。孝子的孝行,具有感恩报恩、博爱兼爱、尊老敬老、真善大善的鲜明特征,体现良知,体现美德,体现人格魅力,体现社会风气,高尚纯洁,皎如日月,闪耀着真、善、美、爱的灿烂光芒。就道德行为而言,各个时代的孝子,无疑也是那个时代的人杰,堪为所有人的表率、楷模与典范。《新编四十八孝故事》(编者张云风)是一本历史故事集,在元朝郭居敬所选二十四孝的基础上,新选二十四人,合成“四十八孝”,采用故事形式,叙写其孝行及有关事迹。《新编四十八孝故事》中的孝子分布兼顾各个朝代,孝行内容和尽孝方式多种多样,篇幅短小,一故事生动,文笔流畅,阅读品评,饶有兴味,从中可得到启迪:人之行,莫大于孝;儿女孝敬父母和老人,天经地义,古今同理。

目录

先秦

虞舜孝感动天

仲由百里负米

曾参啮指痛心

闵损单衣顺母

郯子鹿乳奉亲

老莱子戏彩娱亲

伍子胥弃义雪耻

两汉

汉高祖建邑孝父

汉文帝亲尝汤药

淳于缇萦上书救父

司马迁孝承父志

郭巨埋儿得金

江革行佣供母

蔡顺拾葚养亲

黄香扇枕温衾

姜诗涌泉跃鲤

丁兰刻木事亲

董永卖身葬父

陆绩怀橘遗亲

夏侯悖拔矢啖睛

魏晋南北朝

孟宗哭竹生笋

王裒闻雷泣墓

王祥卧冰求鲤

李密陈情尽孝

吴猛恣蚊饱血

杨香扼虎救父

庾黔娄尝粪忧心

阮孝绪循鹿找参

隋唐

魏木兰代父从军

狄仁杰望云思亲

唐玄宗注释《孝经》

高力士富贵寻母

唐夫人乳姑不怠

孟郊远游念母

宋元

宋太祖孝遵母训

范仲淹立身归宗

欧阳修美文祭亲

朱寿昌弃官寻母

黄庭坚涤亲溺器

岳飞舍孝报国

张菊花跪父留母

赵一德为奴孝亲

明清

姚伯华担尸葬亲

危贞防代父服刑

王原梦感寻父

康熙帝扶辇选米

李应麟负屈孝亲

吴老汉四子争孝

附录

一、《孝经》及白话译文

二、正史“孝子传”卷前语

三、二十四孝诗

四、劝孝篇

五、劝报亲恩篇

书摘

人常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盘古、三皇和五帝皆是传说中人物,虞舜便是五帝之一。所谓“五帝”,通常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人。这五人都具有高尚的品质和德行,其中虞舜宽厚仁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历来被列为“二十四孝”之首。

虞舜,姓姚名重华,字都君,号有虞氏,冀州(今山西永济一带)人。他的父亲叫瞽叟,母亲叫握登,算是黄帝的第九代孙。不过,他的家世早就衰败了,祖辈几代都是穷苦的平民。

虞舜刚降生到人间时,长得白白胖胖,结结实实,很讨人喜欢。尤其是一双又圆又大的眼睛,各有两个眸子,又黑又亮,更让人啧啧称奇。他的名字“重华”即由此而来。按说,这个小生命应该有个美好的童年,谁知命运之神偏跟他作对,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死了,父亲又瞎了双眼。从此,他失去了母爱和父爱,小小年纪便挑起了生活的莺担。

一个家庭没有女主人不成其为家庭。瞽叟不久又娶了个妻子,成为虞舜的后娘。这个后娘长相丑陋,脾气暴躁,又凶又狠,走路风风火火,说话大吼大叫,活像个“母夜叉”。第二年,她生了个儿子叫象。瞽叟偏心,既疼爱后妻,又偏爱幼子,心目中再没有了虞舜。后妻用心险恶,耍泼撒野,尽力挑拨瞽叟同虞舜的关系。可怜虞舜,在家中完全成了个多余的人,今天挨打,明天受骂,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他天性至孝,不论父母怎样对待他,他总是不反抗不吭声,尊父敬母,没有一句怨言。

象一天天长大了,瞽叟夫妇视他如心肝宝贝,宠呀娇呀,什么都向着他,由着他。象自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长大后更显得自私、贪婪、狂傲,盛气凌人,横行霸道。他与虞舜是同父异母兄弟,可是他跟虞舜的关系就像主子与仆役。象好吃懒做,文过饰非,做了错事,总把责任推到虞舜头上。瞽叟和妻子溺爱小儿子,偏听偏信,只要象告了黑状,他们必对虞舜进行处罚,轻则骂,重则打,有时还几天不让吃饭。虞舜呢?一如既往,绝不反抗。

可是虞舜越是恭敬,瞽叟夫妇越是生气。象迎合父母的心理,悄悄出主意说,干脆把虞舜害死算了。瞽叟愚昧无知,后母凶顽奸诈,二人竟然同意象的主意。他们秘密安排,准备在食物中下毒,毒死虞舜。虞舜非常聪明,发现了父母和弟弟的意图,跑进深山藏了起来,保住了性命。几天以后,他又回来了,亲热地叫爹叫娘叫弟弟,捧着采集的新鲜山果请他们品尝,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瞽叟呆呆地坐着,后母和象,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差一点没气死。

转眼间虞舜20岁了,远近都知道他是个大孝子。又过了10年,天子唐尧帝让部下推荐接班人。部下众口一词,说:“舜。”

唐尧帝说:“这个人我听说了。他的品行怎样啊?”

部下说:“舜是盲人的儿子,父亲愚昧,继母凶顽,弟弟狂傲,但他一心尽孝,做好事做善事,把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得很好。”

唐尧帝说:“原来是这样。不过,我还要考察考察他。”于是,唐尧帝让自己的九个儿子和虞舜交往,以观察他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并将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虞舜为妻,以观察他治家的本领。

虞舜忠厚老实,结婚以后,外靠九个小舅子的帮助,内靠两个妻子的支持,处理社会事务和家务得心应手,井井有条。他注重用自己的品行感化、影响周围的人,因此,在历山(今山西永济境内)耕作和在雷泽(今山西永济南)捕鱼的时候,当地人都表现出了谦让的风格,不再为鸡毛蒜皮大的小事发生争吵。他又到黄河之畔制作陶器,短短三年时间,那里便发展成为一个人烟稠密的部落。实践表明,虞舜具有杰出的才干。唐尧帝非常高兴,特地赐给他一件细葛布衣、一张琴,并帮助他建造了一座粮仓,赠给他一群牛羊。

虞舜一下子变得相当富裕了。

瞽叟夫妇和象眼看虞舜娶了两个如花似玉的大美人,而且有了那样多的财产,忌恨得咬牙切齿。尤其是象,看到两个嫂嫂那样漂亮温柔,不禁垂涎三尺,心猿意马,难以自持。他冥思苦想,又起了恶念头,鼓动父母,设下毒计,说什么也要害死虞舜,把哥哥的妻子和财产夺为己有。瞽叟夫妇对象向来百依百顺,当然是欣然同意了。

一天,瞽叟叫虞舜修理一下自家的谷仓。虞舜性孝,恭敬从命。当虞舜爬上仓顶抹泥的时候,他的父母、弟弟突然在下边放起火来,顿时浓烟腾空,火苗冲天,整个谷仓变成了一团烈焰。虞舜见势不好,急忙用斗笠护住身子,张开两臂,纵身往下一跳,算是逃过了一场劫难。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瞽叟夫妇和象又叫虞舜去淘井。虞舜知道父母、弟弟存心不良,有意害死自己,但还是高兴地答应了。这天,他下井淘井了。瞽叟、后母和象守候在井边,待虞舜下到井里以后,赶紧大筐小筐一起上,奋力朝井里填土。他们填呀填呀,直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不知填了多少黄土,眼见井已填满了,他们才歇手。这时,他们乐得眉开眼笑,相信虞舜必死无疑。因为朝井里填了那么多土,虞舜即使不被砸死,也会被埋在土里活活闷死。

象趾高气扬,眉飞色舞地说:“这个主意是我出的,看,怎么样?”

瞽叟夫妇点头大笑,说:“好,好!”

象最关心的是赶快把两个嫂嫂弄到手,于是宣布道:“害死哥哥,父母也有功劳。我看娥皇、女英两个嫂嫂,还有那张琴,归我所有;牛羊、粮仓就归父母吧!”

瞽叟夫妇表示同意。象马上一溜小跑去到了虞舜的住处,取了那张琴,胡乱地弹着;眼里冒着欲火,贪婪地看着娥皇和女英,恨不得一下子把两个美人紧紧地搂在怀里。

正当象得意忘形的时候,虞舜大踏步地跨进门来。象大吃一惊,瞪着眼睛直愣神,一句话也说不出,尴尬极了,好半天,才喃喃地说:“我,我正担心着哥哥呢!”

虞舜一点也不生气,笑着说:“好啊,你是我弟弟,我们应当一起管理好百姓。”

象面红耳赤,无地自容,夺门而出。

那么,虞舜为何没有死呢?原来这次他多了个心眼,预先在井壁凿了一个洞,通到旁边的一口井。当瞽叟等奋力朝井里填土的时候,他爬进井壁的那个洞,窝身藏在里面。直到父母、弟弟离开,他才从旁边的那口井钻了出来。娥皇、女英见丈夫活着回家,悲喜交集,又哭又笑,那情景感人至极。

瞽叟夫妇听说虞舜还活着,既纳闷又惊奇,以为一定有神灵在帮助,保佑他三番五次渡过难关。他们感到羞愧,不好意思再见虞舜。虞舜宽宏大度,以前的事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他和娥皇、女英更加精心、周到地侍奉父母,关心、关爱弟弟。瞽叟夫妇和象终于觉悟了,改变了对虞舜的态度。从此,一家人同心协力,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甜甜蜜蜜。

唐尧帝经过长期考察,确认虞舜治民有为,治家有方,具有崇高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干,于是放心地让虞舜摄行天子之政。三年以后,唐尧帝主动让出帝位,叫做“禅让”。虞舜继位当了天子,尽心竭力,造福于社会和人民,天下大治,风化一新。

传说中把虞舜的孝行加以夸大和宣扬,说他在历山耕种庄稼时,有大象帮他犁地,有百鸟帮他播种;当父母、弟弟加害于他的时候,娥皇、女英施用法术,让他穿鹊衣和龙衣,得以化险为夷。因此,人们把虞舜的孝行概括为四个字:孝感动天。虞舜活了100岁,死后葬于九嶷山(今湖南宁远境)。传说娥皇、女英异常悲痛,投湘水而死,化作湘水神。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