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辫戏
释义

大辫戏(俗称怀越调)形成于清末至民国初年,流行于旧怀庆府(今焦作地区和新乡)范围内,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在焦作地区是最早形成的民间戏班。民国初年(1912)黄河南(登封南阳地区)江湖戏班到博爱县下期城村唱戏,高昂婉转的曲调很是新颖,使人百听不厌,特别是旦角演员都有一条粗大辫,甩起来十分漂亮,让人感到稀奇,当地人称其为“大辫戏”。

当时村中绅士张生禄(前清举人后去台湾)觉得该剧种很好,豫北地区没有,就和村内有钱人张保光、张保贤、张保明商量,决定出资兴办大辫戏班,遂与戏班班主马老板(马六)协商,让其在此教戏,条件是管吃、管住、管吸烟(大烟)至此,怀庆府第一个“大辫戏班”成立。第一届演员有:朱廷富(旦角)、王应勤(生角)、王子义(老生)、李连春(武生)、张国喜(红生)、王子祥(旦角)、张龙广(丑角)、张树清(红生)、张三柄(花脸)、王应德(鼓师)、王如义(琴师)王子斌(大锣)、朱振富(大钗手)等人。历经一年多的时间,排练了《刘统勋私访梁乡县》、《方氏女上吊》、《跑汴京》、《铡西宫》《白罗扇》等传统剧目。初在博爱境内演出,管饭没工钱,衣裳行头大多由演员自备。

大辫戏有别于现在的越调,他是越调的前身,著名越调大师申凤梅最早也是学唱大辫戏的,后将大辫戏改革成现在的越调。大辫戏有其自身的特征,他是由民间流传的一种高腔曲调演变而来,唱腔婉转,吐字轻巧,拖腔圆润,本嗓真音,唱念具有明显的怀川韵味,富有较强的渲染力,戏剧舞蹈动作也是采纳当地的秧歌、旱船、火轿等基本动作并吸纳京剧、怀梆等剧种的武蹈动作,自成一体,具有明显的本土特色,逐渐形成一种地方戏曲,俗称怀越调(只在怀庆府流行)。

早在明清时期博爱县下期城村就流行一种民间小调,称为“哼小曲”配合秧歌、旱船演出,参与者较多,节庆庙会等社火活动经常演出,非常热闹,这是形成大辫戏的主要因素。大辫戏形成以后在当时很有影响,聘请者甚多,演出形式灵活,有钱人家娶妻生子过生日也纷纷请去唱堂戏(人称“围鼓圈戏”), 一条大辫甩遍怀川大地,唱响了东南西北沁河两岸,“大辫戏”在怀川大地牢牢地扎下了根。

1935年以后,大辫戏在旧怀庆府范围内影响越来越大,经常和“黄戏”(京剧)“怀梆”唱对戏,据老艺人讲,在和其他剧种对戏时,曾把黄戏、怀梆都对输了。艺人小缸、小留、张国喜、李连春等更是远近闻名,当地流传“三里五庄,谁不知下期城小缸”(朱廷富小名)、“少吃二斤油,看看小缸和小刘”(王应勤小名)。受其影响,随后就有焦作西王封村、李封村、博爱县蒋村、马营村、武陟县黄庄村等相继拜他们为师,成立了大辫戏班。

解放后 ,大辫戏受到了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县文化馆多次派人帮助指导,发展青年人参加,新老艺人得以传承,使大辫戏得以保存了下来。 2008年,县文化局和下期城村委组织老艺人座谈,成立大辫戏保护组织,确立保护措施,搜集整理老剧目,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购置了部分服装、道具、幕布、灯光音响等设备,恢复了剧团活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21: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