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谢熊 |
释义 | 谢熊,曾用名谢谓清、逢菊、柏淮,1908年9月出生,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石家乡人。其父母早逝,依靠其祖父支持完成学业。1915进入谢氏芝兰小学读书,1919年初小毕业后在家做农活。 1923年冬谢随其堂兄到湖南陆军第四师第九旅第二十六团当兵,由于年纪小,次年春便在团长的安排下回醴陵县城继续读书,旋进入醴泉高等小学就读。1925年秋考入长沙岳云中学,在校积极投身于大革命的群众运动,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5月长沙马日事变发生后,为躲避许克祥部队的追捕回到家乡居住。1928年8月考入长沙第一工业学校。1931年春从工业学校毕业后,与几个到纱厂实习的同学一同到了上海。同年秋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法学院市政管理学系,并在校参加国民党。 1935年9月谢从大学毕业后回到湖南,任省民政厅办事员,并加入复兴社。1936年10月任湖南省湘潭县公安局局长。1937年夏调庐山暑期训练团第一期受训,结业后仍回湘潭任原职。1938年9月因与张治中新派到湘潭的县长刘炎意见不合,被省政府免职。同年冬到浙江第二十八军军长陶广的军部担任秘书,1939年春离浙回乡,同年其妻病故,在家照顾三个小孩及年迈的祖父的生活,同时担任本县开明中学的历史、地理教员,兼任福星小学校长。1940年4月应醴陵县县长之邀,兼任县动员委员会书记长。该委员会负责征募抗日慰劳物资、慰问过境抗日部队,同时协助办理征兵事项。1941年4月兼任醴陵县政府社会科长。1942年8月离开醴陵到耒阳,任中央警官学校训练班教官。1943年2月任耒阳县政府军法秘书。1943年9月任湖南省警务处视察员。1944年6月日本侵略军加紧进犯湖南,谢辞职从耒阳经桂林逃难到达靖县。1945年1月在溆浦任第九战区招训会训导组长,同年5月到沅陵,任湖南省图书杂志审查处科长。1946年任湖南省救济分署视察员。1948年在长沙闲居。 1949年4月任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部军法官,兼长沙警备司令部军法处副处长。在陈明仁的直接领导下参与湖南和平起义活动。曾配合中共湖南地下党组织,积极参与营救遭国民党逮捕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如被逮捕关押的许在一、曹修朴、邓伟倬等18人被判处死刑,寻先治、司马魁等14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并交军法处执行。经司令官陈明仁批准重新审理案件后,谢与军法处长合作,设法以变更原有“供词”推翻“原判”,后得以全部释放。湖南大学学生龙汉河因从事进步学生运动而被捕,湖南省干训团教育长赵可夫以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湘鄂赣边区游击总司令”的罪名被捕后准备送往衡阳关押,均经白崇禧的华中军政长官部批准死刑。军法处接案后以各项案由拖延时间,至湖南长沙和平解放时得以脱险。1949年8月4日,谢跟随程潜、陈明仁在长沙起义。 1950年1月入中南军政大学湖南分校学习。1952年7月被错误判处有期徒刑三年。1955年获释后在西湖农场劳动就业,不久回长沙居住。1964年2月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秘书。1979年12月广州军区军事法院撤销对谢的原判决,予以平反和恢复起义人员对待。1983年7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谢熊1996年因病在长沙去世,享年89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