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蝎子毒液中毒 |
释义 | 疾病概述蝎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蜇人时,刺蜇器可将毒腺内含有强酸性毒汁注入人体。轻者引起皮炎,重者可引起全身中毒反应。 临床表现当尾端毒刺蜇入皮肤后,可立即引起剧烈疼痛,继之蜇处皮肤潮红、肿胀甚至形成小疱,偶有坏死。引流区淋巴结肿大。此为溶血性毒素所致。亦可产生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如不及时抢救、常在数小时内死亡,此为神经毒素所致。 诊断标准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蝎蜇史即可确诊。 治疗方法1、吸出毒汁:可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尽量将毒汁吸出。 2、防止毒汁扩散:受蜇肢体立即用止血带缚扎,并加用冰袋或氯乙烷局部降温,使血管收缩,并反复使用多次,以达到阻止蜇伤部位毒素扩散目的。 3、清除法:将蜇伤皮肤伤口扩大,立即用肥皂水、稀释氨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冲洗,然后再用碱性溶液如5%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湿敷。 4、中和法:将毒汁吸出后,局部应立即用5%~10%氨水或以乙醇调碱面外涂,以中和酸性毒汁,减轻疼痛。 5、封闭法:可用2%普鲁卡因液注入痛点处,亦可用1%盐酸吐根碱水溶液3ml注射在皮损下或伤口近心端。 6、中草药:以下几种治疗方法均有消炎、止痛作用。 (1)取鲜马齿苋或大青叶捣烂后,外敷伤口处。 (2)用鲜猫眼草折断其枝取其白汁外搽患处。 (3)用雄黄、枯矾研末敷于患口处。 (4)将鲜椿树嫩叶捣烂调蛋清外敷。 7、内用药物:对全身中毒症状应及时处理,可酌情给予抗组胺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必要时应及早采取抢救措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