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孝义巷 |
释义 | 简介孝义巷是福州一条狭窄的小巷,位于鼓楼区东街口附近。它的北头连着繁华热闹的东街,南头则潜伏于静谧祥和的竹林境小区。孝义巷是条小巷,长约400米,最宽处不过三四米,最狭窄处仅容两人侧身而过。巷内的民居,既有高大气派的小区建筑,亦有白墙灰瓦泥土夯筑的古老宅院,所谓现代建筑与古朴风貌并存。 传说孝义巷流传着一些民间传说:相传在宋朝时,这条巷的附近有两位大户人家。有一次,两家为了盖房的宅基地发生了纠纷,跑到县衙去打官司。其中一家的主人在京城做官,这家人为了造声势便给父亲写了一封信,想着让父亲在京城做些工作,让县官的判决有利于自家。当时的邮政通信还是挺便利的,没多久,父亲的亲笔信从京城寄到。家人打开一看,上面是一首诗:“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中人看罢此信,明白父亲的意思是为人要谦让,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争个你死我活,更不能仗势欺人横行乡闾。于是,这户人家主动撤出官司,并且建房时向后退了三尺。另一户人家听说此事前因后果,当然也就顺势退让,于是形成了这条小巷。两户人家毗邻为居,相互间谦和礼让,成为好邻居好伙伴。 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有史可查的资料显示,在南宋时,这条巷子有位居民叫陈元宰,他虽是个普通人,但一生行孝义之事,得到众人夸奖,还被推举为“台臣”,因此人们将他居住的巷子命名为“孝义里”。所谓“台臣”,乃是元朝时御史的称谓。 清朝时这条孝义巷出了一位名人,他叫何则贤,字道甫,原籍福清,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举。这位举人饱读诗书。他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籍记载他“游踪所至,见有秘籍善本,手自钞校不倦”。他专门建有一间书房名为“静修书屋”,藏书达5万余卷。他还开设书肆,刻印善本书,以供读书人借阅流传。在办学方面他更是多有出力。他曾与兄弟、亲友等在福州创办了8所私塾,广收莘莘学子。在他的家乡福清也创办了一所私塾。他还慷慨解囊出银资助当时福州有名的“凤池书院”,这个凤池书院就是福州第一中学的前身。在公益事业上,他更是出了名的出手大方,例如修桥筑路、赈灾济难等,他总是身先士卒。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福州发生灾荒,第二年又发生水灾,何则贤兄士卒。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福州发生灾荒,第二年又发生水灾,何则贤兄弟几人开设赈灾棚赈米赈粥,让受灾的百姓能吃上一碗饱饭。他的义举得到百姓称道,人们称他为“孝义何家”。今天在乌山上有座“先薯亭”,是为纪念从海外引进薯种、使百姓广为种植避免粮食歉收而受灾的陈文龙而建,这座亭的建造者就是何则贤。此外,他还主持修建了四先生祠、先薯祠等公益建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