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小蔗螟
释义

简介

小蔗螟最早是发生在加勒比地区的一种危害甘蔗的害虫,特别是在牙买加危害比较严重,以后又逐渐扩散到了西印度群岛和几乎整个美洲。1855年由西印度群岛传入美国。

基本资料

小蔗螟

学名 Diatraea saccharalis (Fabricius)

异名 (Diatraea sacchari Guilding

Crambus sacchari F.

英文名 American sugarcane borer

分类地位 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草螟亚科(Grambinae)

分布

美国(密西西比、佛罗里达、路易斯安娜、得克萨斯)、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多、格林纳达、安提瓜、巴巴多斯、古巴、多米尼加、巴拿马、背风群岛、瓜德罗普(岛)、马提尼克(岛)、圣卢西亚(岛)、圣文森特(岛)、海地、牙买加、波多黎各、特立尼达、维尔京群岛、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秘鲁、圭亚那、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拉圭、乌拉圭、委内瑞拉。寄主植物,小蔗杆草螟是甘蔗上的一种重要

鉴定特征

体长中等,翅展18~39mm,额突出,有时为淡黄色,颜面圆形,没有瘤或角质的尖。前翅稻草黄色和黄褐色,各有2条斜纹,2条斜纹比较清晰,由一排8个小的斑点组成,在2条斜纹上方各有1个黑色圆点。翅脉棕色,较明显,第4、5翅脉在末端几乎合并,第10翅脉紧靠第8~9翅脉。前翅的亚端线几乎是连续和不规则的波浪形,中线是分离的点或短的条纹。后翅丝白色至灰白色。雌虫较小。成虫在大小和颜色上变化较大。另外,同属的其他种与本种在形态上也很近似。Diatraea与稻螟属Chilo(极为近似,其主要区别是Diatraea无单眼,而Chilo多数种类有发达的单眼。

 无明显特征。

幼虫在冬季和夏季其外部特征变化较大。

夏季型体长一般平均为25.6mm,头深褐色,口器部分黑色。前胸背板淡褐色,腹面黑色。头部第三盾片透明。虫体白色,分节明显。趾钩双序。瘤突淡褐色或苍白色,第4、5瘤突合并。腹部第2瘤突卵形,与第1瘤突相隔约2个瘤突的距离。原生刚毛的颜色呈黄色至褐色,无后生刚毛。气门黑褐色,长卵形。幼虫体表色斑颜色较深。

冬季型体长一般平均为22.4mm,头黄色至深褐色,口器部分黑色,前胸背板黄色,虫体白色,分节清楚,趾钩双序。瘤突白色或淡黄色,不易与虫体颜色区分。第4、5瘤突合并,腹部第2瘤突卵形,与第1瘤突间隔2个瘤突的距离。原生刚毛黄色至褐色,无后生刚毛。气门黑褐色,长卵形,在休眠的虫体上非常明显。

老熟幼虫在茎杆内化蛹,蛹米黄色。

生物学

这种害虫在亚热带地区1年一般发生4—5个世代,在热带地区1年可发生7个世代。

成虫白天一般群集在叶片下面或作物周围的杂草里,夜间进行飞翔活动,且趋光性很强。据Fisk和Perez(1969)的研究结果表明:小蔗螟对光线的反应非常敏感。雄虫飞翔有一个高峰,大约在22点;雌虫的飞翔有两个高峰,一个大约在23点,另一个大约在凌晨4点。

雌虫一般天黑后产卵,产卵高峰多在晚上8点至午夜之间。卵一般被产在叶片表面,且经常靠近中脉附近。卵期为4—9天。初孵幼虫开始时在叶片表皮上取食,一个星期后,幼虫在叶鞘与茎秆之间活动,随后幼虫则咬破茎秆外壁进入茎秆,蛀食植株内部组织并在茎秆内部完成发育并化蛹。幼虫大多数为6个龄期。低温和短日照可诱发老熟幼虫滞育,这种滞育为兼性滞育。幼虫期和蛹期大约分别需要20—30天和6—7天。从卵到成虫的整个生活周期大约需要35—50天。

入秋后,小蔗螟的幼虫在茎秆内蛀食的隧道中准备越冬。在甘蔗田里,特别易在收获后剩下的甘蔗断秆残渣和留种用的宿根中越冬。在稻田和玉米田中,这种害虫可在水稻和玉米的茎秆和残梗中越冬。玉米上越冬虫口的大小与玉米成熟的早晚成正比。在杂草中也发现过越冬的幼虫。发生地区的气温和日照情况对小蔗螟的越冬时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越冬场所的环境和冬季的天气影响着越冬后的虫口数量。冬季地表植株残留部分中越冬幼虫的死亡率要比地表下的蔗茬和宿根内的高。而在越冬期间或越冬后幼虫开始活动期间内遇有低温或大雨天气都会降低其虫口数量。总的看来,小蔗螟喜欢高温环境,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害虫。

生活习性

这种害虫能够从苗期一直到收获前不断进行为害,为害的虫态为幼虫期。在植株的苗期,幼虫侵入植株的生长点,为害心叶,造成“死心”苗。在植株生长中,后期,幼虫则钻入植株茎杆内部蛀食植株的内部组织,受害严重的植株有时只剩下植株的纤维组织。初孵幼虫开始时在叶片表皮上取食,一个星期后,在叶鞘与茎杆之间活动,随后则咬破茎杆外壁进入茎杆,蛀食植株内部组织,并在茎杆内部完成发育化蛹,以幼虫在水稻和玉米茎杆或残梗中越冬。 传播途径,随寄主的茎杆、杂草、甘蔗的繁殖和包装材料作远距离传播。

危害情况

从苗期一直到收获前都可危害。危害的虫态为幼虫期。在植株的苗期幼虫侵入植株的生长点,危害心叶,造成“死心”苗。在植株生长中后期,幼虫则钻入植株茎秆内部蛀食植株的内部组织,受害严重的植株有时只剩下了植株的纤维组织。由于这种害虫可以以上述两种方式进行危害,所以使得植株的正常生长受到了抑制,影响了植株的正常生长和茎秆的伸长,从而导致了植株矮小。幼虫钻蛀后的孔道又成为病原菌感染植株的通道,使植株易于感病。同时又由于幼虫危害造成的机械损伤,植株在遇到大风天气时,会导致植株风折。所以,总的来说,受到危害的植株一般早熟、重量较轻,造成减产。对甘蔗来说,植株受害后,糖分的含量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在美国,估计每年损失甘蔗4-30%。

检疫与防治

对该虫的寄主甘蔗、玉米、高梁、杂草茎杆及使用这些植物做包装的材料进行仔细检查。有关检疫规定,小蔗螟是我国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中规定的二类危险害虫,应严格施行检疫。

对可能携带该害虫的寄主(甘蔗、水稻、玉米、高粱、杂草、特别是茎秆),使用这些寄主作包装材料的物品应仔细检查,并应采取下列措施。

1.不从疫区调入甘蔗繁殖材料或进口甘蔗。

2.必须调入的种茎,应及时处理——在50℃的水中浸泡20分钟。

3.对于包装、铺垫用的材料应及时烧毁。

其他防治方法

可采用农业防治,如设立黑光灯,诱杀成虫;及时清除和烧毁斩茎后的枯叶、残茎和不留作宿根用的蔗头;翻耕清理大田(玉米、水稻和高梁田);在50℃水中浸泡20分钟处理甘蔗宿根;注意选择无虫口的健壮蔗茎作种。也可于苗期发生枯心时,将枯心割除,有利于清除幼虫;配合害虫发生期,适时剥除枯叶鞘,一方面可以直接消灭产在叶片上的卵,另一方面改变幼虫的侵入环境,减少螟害节。还可采取生物防治得方法,释放天敌也收到较好的效果。化学防治可抓住防治时机,在植物生长中后期施用,世界上用得较多的杀虫剂是杀虫脒、杀螟丹、杀螟松等,药效较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