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答阳刺史城 |
释义 | 作品名称:答阳刺史城 创作年代:唐代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何坚 作品原文素履衡门秉直忠[1],挂冠金阙回江东[2]。 戢羽应知非健翮[3],守雌或可谓知雄[4]。 午夜闻琴餐云露,深山弄月友赤松[5]。 多感君侯欢导饮[6],临流遣兴醉碧筒[7]。 作品注释[1]素履:纯朴的行为。衡门:横木为门,比喻简陋的房屋。作者身为京官生活简朴。 [2]“挂冠”句:《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后来将辞官称为挂冠。金阙:指皇宫、朝廷。江东:自汉代至隋代、唐代称自安徽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三国吴的全部地区称江东。道州为古江东境域。 [3]戢羽:收敛翅膀,停止飞翔。比喻退隐,翮:羽毛。 [4]“守雌”句:《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即知雄守雌,意为外表表现为柔弱而不与人争,内心却很刚强。 [5]“深山”句:写退隐后的幽闲生活。 [6]君侯:指道州刺史阳城。 [7]碧筒:竹筒。六律六吕称为十二筒,截竹为筒,破以为牒,可书写文章。 作品赏析道州刺史阳城作有《赠何国子监司籍坚》诗:“久仰高朋抱朴忠,倏传马首向城东。锦袍光射三千里,汉史功高百二雄。童稚候门烹雀舌,藜老植杖盼菊松。皇天应欲逸冢辅,故遣盘桓醉碧筒。”何坚次韵答阳城诗,道出作者为人忠耿正直,生活简朴,不附宦官而退隐家乡,逸情山水辞章。阳城耿直敢言,因弹劾得罪权臣裴延龄,被贬为道州刺史。阳城勤政爱民,罢除奴贡、不忍收苛税而挂印辞职,退隐以后不再做官。 作者简介何坚,湖南道州人,长通经史与百家之说。786年(唐德宗贞元二年)进士及第,入太学,除授国子监司籍,踌躇满志,曾赋诗:“九重天子重英豪,御殿传恩赐绿袍。乐道直欲学商尹,致君恒切佐唐尧。琼林日照宫花灿,金榜风摇姓字高。幸荷召颁入太学,相期联步觐天朝。”十年后,何坚退隐回乡,同道韩愈作有《送何坚序》勉励何坚:“倡其州之父老子弟,服阳公之令。”倡导州民成为有道之士,希望道州“鸟鸣而凤翔”。何坚与阳城一见如故,以诗酬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