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关大街 |
释义 | 现中山路与元纬路交叉口至金纬路与狮子林大街交叉口之间,以前有一条路,叫小关大街。“小关”的“关”,天津人习称带儿话韵,不同于西关街、北大关的称呼法。当初这条街西北起自金钟路,经锦衣卫桥大街,南至狮子林大街,路呈弓形,全长880米。 小关大街的历史至少也有700多年了。街名源于盐硝税关而得名。元朝初年,这里地处北运河与金钟河之间,三面环水,水运十分发达。元世祖在金钟河今贾家大桥附近(小关大街与中山路相交处)设关,征收盐硝税,此处称“硝关”,“硝”与“小”同音,讹读“小关”。明朝初年,天津建城,在城北门外的南运河岸设置“北大关”税衙和“钞关”。这儿也设了一个“钞关”,两关相比,西北处为“大关”,故此地称“小关”,又称“硝关”。尔后“小关”则逐渐演变成为这一带的地名。 “小关”得名很早,但起初尚未形成村落。“小关”附近出现最早的村落是锦衣卫桥村和周乔庄。锦衣卫桥村以桥得名,桥名起于官衙名。周乔庄的出现稍晚于锦衣卫桥。相传锦衣卫中的两个姓周和姓乔的都尉告老后,就在附近居住下来,后来建立村庄,即以周、乔两姓为村名,叫周乔庄。 从现有文献、碑记上看,小关村落的形成当在明中期以后。1982年6月9日有人在小关街上的小关第一小学的石台阶上发现了许多刻字,经考证,这是小关地方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创建关帝庙时的勒石刻碑,小关一小就是关帝庙旧址。据传小关大街的三元庵、玉皇庙也是明万历年间建起来的,后来庙已不存,但一直当作胡同的名称。 入清以后,当局沿袭明制,继续在这儿设置税卡,征收往来运盐船的盐税,“小关”一带人口逐渐增多。《续天津县志》在记述“城东北之小关口”时称:“其小关口当北河之冲,北场坨盐尽堆于此,倘有冲决,商本尽倾。”可见“小关”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历史的久远。 几经沧桑,至清末民初,“小关”一带已是住户丛集,村落连成一片,逐步形成了里巷交错、街道纵横的居民区。自贾家大桥至土地庙(元通观胡同)形成一条街道(小关大街西段),除建有三元庵、玉皇庙、元通观、土地庙等庙宇外,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有榨油坊、药铺、米面庄、酱园、理发店等,大街西口还有金钟戏园。民国初年,据官府统计,当地有居民361户,已经形成一条颇具规模的街道。当年街口立有“小关公村”牌坊,整个小关大街,过去没有统称,仅是按段称呼:小关街、土地庙、吹风口、韦驮庙、关帝庙,1952年接顺统称小关街。1958年改称小关大街。 当年的“小关”关卡设在何处?父老们回忆,就在贾家大桥桥口那个地方。贾家大桥是金钟河上的一座老桥,该桥于1953年填河筑路时被拆除,其址就在早先河北区文化馆礼堂。今日的金钟路当年为金钟河,系北运河的支流。作为水陆要冲,又处于小关大街之头,这里在半个世纪前显得尤其热闹。据老人们讲:“那时桥口很繁华,坐西是山泉涌豆腐房,还烤芝麻烧饼,炸果篦、油条(长劈)、套环等,现炸现卖,吃着方便,还制售豆腐,豆浆。这里的豆浆,汁浓味醇,豆腐鲜嫩可口,顾客来吃早点,一碗豆浆端上来放一会,便浮起豆腐皮,用筷子挑起,就着香油炸的果子,吃着新烙出的烧饼,那白里透黄的豆浆,喝起来真是又香又甜又糊嘴。豆浆房对过是干货铺,这家卖的干货十分齐全;从花生、果仁、黑白瓜子、葵花籽到榛子、核桃、乌枣、柿饼、杏干、桃干以及脆枣等一应俱全。货既全,价又廉,生意作得很红火。干货铺前有炒锅,刚炒熟的花生米,个个带着小红皮,“买到手里您品尝,准保个个脆又香。”如今在这里已看不到往日的喧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